随笔
-
戒骄破满 为人忌狂 :周 波
读过《三国演义》的朋友会记得,有位祢衡,真是够狂的。他初见曹操,就把曹营中机深智远的谋士、武将尽数,贬个一钱不值。却吹嘘自己“天文地理,无一不通。上可致君为尧、舜,下可配德孔、颜。…
-
“低头族”:为了安全和健康,请抬起头!( 作者: 陈景胜)
“低头族”是最近网络上比较流行的一个词语,它是指那些呈现出“低头看屏幕”状的人群。坐公交车时聊QQ,走路时收发短信,过马路时打电话,无论是在地铁、公交车站,还是在行走的路上,等红灯…
-
诗人的“眼睛” 与 诗友们交流: 周 波
在诗人的一双眼睛里,应该是明亮的湖水,那里掠过的云影,闪过的阳光,飘过的花絮,都有人民的喜怒哀乐、得失成败。 当你面对大山、大河,常因联想到大海的翻腾而思绪飞动,又因夜空的深邃而凝…
-
浅议写作的“无技巧”境界: 周 波
俗话说得好:“大巧若朴”、“至巧近拙”,实际上是指技巧的高度圆熟。“朴”与“拙”,是技巧进入出神点化、烂熟于心的“化”境,而表露出来的质朴。 陶渊明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用…
-
坏习惯(作者:黄兴洲)
书画社门前有一盆花叫五色梅,薄荷叶样的叶子,有薄荷味,花开得极艳,一茬接一茬,天天璀璨无比,从春天到冬初,下雪了还开,也叫马缨丹,四季梅。 她的每朵花从蕊到外层,五种颜色,大红,黄…
-
临窗写作随想: 周 波
多年习惯了。写作的写字台临窗靠阳台,低头写几行,就抬头看窗外。如在乡村,能看到蓝天,天上飘着白云。窗外是静悄悄世界,活生生的自然,似乎能隐隐感到来自乡野的脉脉关爱。 而当下住进城市…
-
让激情与生命同步: 周 波
无论是声乐,还是器乐,都离不开旋律与激情。每当我琴声响起,似乎激情突然从生命某一部分升起,整个身心为之一热。这些激情与冲动,有时源于内心的愉悦,有时也许是痛苦。这可能就是通常所说的…
-
想“钱”想疯啦!(作者:汹涌)
“钱”是好东西,离开不行,尤其是当今,待“钱”比什么都亲,甚至让不少人迷失方向,的确,无论在什么年代,钱的位置都很高,可是,有一句古语说吗?“君子爱财,取之有道”,再难也不能偏离道…
-
“警笛之鸣”为哪般?: 周 波
说到“警笛”,我的记忆最早还是从样板戏《红灯记》里知道的。那唱词是:“警车叫,跳下来鬼子搜查急。”所以,在人们的记忆中,鸣警笛是为紧急搜捕、追捕行动而鸣;在城市里,听的较多是消防车…
-
人民的“爱戴”(作者: 周 波)
据报载,多年前,某省一穷县的县委书记到任后,想的不是如何带领全县人民脱贫致富,而是首先更换坐骑。他让县财政拨款十多万,然后亲自到县有关部门要款三十多万,购回五缸奥迪一辆,一年多后,…
-
“申报”的悲哀: 周 波
“申报”制度,作为反腐败的一项措施,已经叫了有近三十年时间。据资料记载,早在1995年5月24日,新华社就播发了《关于党政机关县(处)级以上领导干部收入申报的规定》,说是借鉴了世界…
-
兴酣落笔摇五岳 诗成笑傲凌沧洲 ——浅议李白诗歌艺术成就及影响 :周 波
我国文学史的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两个伟大的传统,在唐诗中都发展到新的高度。而李白的诗歌在浪漫主义中有着崇高的地位。 远古时代人民口头创作的神话传说,是我国文学史上浪漫主义的萌芽。到了…
-
独到视角观察 别具一格篇章 ——马淑宝同志散文写作印象 :周 波
马淑宝同志步入文坛较晚。退休前,他是水利、建设工程方面的技术干部,是邳州乡贤重要人才。几十年来,邳州大小河流、桥涵治理,留下过他的身影,特别是老城区运河高架桥建设,有过他重要贡献。…
-
雄奇奔放富于曲折 简练生动浑浩流转 ——浅议韩愈的散文艺术 :周 波
韩愈,文人们都很熟悉。他三岁而孤,由嫂郑氏抚养成人。由于家庭环境的影响,其早年即以一个复古主义者自命。二十五岁成进士,二十九岁始登仕途,在科名和仕途上屡受挫折,这与他的复古思想有关…
-
祝贺《瑞香寺来客》佳作问世:刘波涛
江苏省邳州市文艺界知名人士张士伦老前辈,从他六十多年文学创作中,精心选出部分得意作品汇集成册出版发行的《瑞香寺来客》著作,现已与读者见面啦!这是张老一生心血得意的结晶,也是社会各界…
-
怀慕隐逸 思古幽情 ——孟浩然山水田园诗刍议 :周 波
孟浩然是盛唐山水田园诗派主要作家之一。其前半生主要是在家闭门苦学,曾一度隐居鹿门山。四十岁到长安,求仕失望。 孟浩然一生经历比较简单,大都过着隐居生活,他内心相当矛盾。他的《书怀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