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笔
-
“宠辱不惊”刍议(作者: 周 波)
《中华掌故类编》中记载一个“宠辱不惊”的典故。在唐高宗总章初年,卢承奎担任吏部尚书,负责朝廷内外百官政绩的考核工作。有一位官员监督运输,遇大风损失了一批粮食。卢考核时这样评定:“监…
-
听《游牧时光》歌曲有感 (作者:陈志宏)
初听《游牧时光》,我激动不已,这是继《可可托海的牧羊人》之后的又一首好歌。首先歌词蕴含丰富,舒情感强,意境特美,″把寂寞和忧伤都赶到天上″就无忧无虑了。让我能想象到牧人在蓝天白云下…
-
我的爬格子人生 (作者:张士伦)
读书·灯光 读书是增长知识、感悟人生、拓宽视野、积累经验、造福社会、塑造自我的最好途径。书,是人的良师益友。 我生长在旧社会 ,建国后开始读小学,那时的书特别希少和金贵。生…
-
磊落长存天地间 ——古典文学中石意象浅谈: 周 波
邳州同盛广场有玉石一条街,店铺林林总总,玩石者众多。由此想到了石的磊磊落落,质地形态各异,其给予中国古人的想象联想也复杂多端。传统文学中的石意象大都散落在志怪传闻与叙事文学中,但抒…
-
使女都有当妾的心,春梅为何又嫉又羡孙雪娥 : 徐景洲
出于什么原因,西门庆将自己头一个娘子的使女孙雪娥纳为妾的呢?能干?漂亮?对头一个娘子的怀念?或者是头一个娘子的临终之托?或者西门庆特别喜欢她?……我们可以设想出许许多多的理由来,但…
-
散文写作也要“落地” (作者:陈亚丽)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以杨绛、金克木、萧乾等为代表的老生代散文家在中外文化的厚重积淀中“化”出了难得的通达与洒脱,他们的创作与王小波娴熟的反讽、史铁生深层的人生终极关怀、韩少功人文关怀…
-
求真务实 勿图虚荣: 周 波
如果说荣誉是一种赞誉性的评价,那么虚荣则是一种虚伪性的浮夸。做人要求真务实,勿图虚荣。 一个人一旦染上了虚荣病,产生了虚荣心,就会出现种种畸形的心理病态:好出风头,自吹自擂,夸夸其…
-
认识你自己 真正的聪明 :周 波
老子在《道德经》中说:“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能认识他人,是智慧;能认识你自己,才是真正的聪明。 从认识论角度看,自知就是实事求是地、辩证地看待自己。不知自己…
-
七夕漫谈 ( 作者: 京生)
年年七夕,今又七夕,热浪滚滚暑未消。七夕本是平常的日子,当它被赋予了特殊的意义,就显得那么耀眼夺目。 七月初七日为七夕节,原名乞巧节。七夕乞巧,书上说起源于汉代。亦称“乞巧节”、“…
-
拉开人生大幕(作者: 周 波)
人生如戏。拉开,就是一幕一幕。 人生就像种地。播种与收获一样,耕耘中有喜悦,喜悦中有痛苦。没有艰辛的播种,哪有喜悦的收获? 期望在这块土地上,收获比前人更多的果实,别无选择,只有把…
-
为何说苏东坡就是一部媲美金瓶、红楼的传奇大书 : 徐景洲
积十余日零碎时间,把林语堂的《苏东坡传》读完了。书写得太好,好像身不由己在作者的文字长河里随性漂流,但又留下许多折页,是让人留连忘返的奇美景点,待再读时细品。用林语堂的话说,苏东坡…
-
缺什么想要什么 : 李国庆
人生就是永远走在追求的路上。缺什么想要什么。 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不外乎对物质和精神的追求和渴望。 没有钱想要钱,没有车要车,没有房想要房,没有别墅想要别墅,没有伴侣想要伴侣,没…
-
珍重名声(外一章): 周 波
名声,一诞生便值得人们向往。人们径直走向它,深进去,沉入底。生之门墓之门,看上去遥远,其实是紧连着。人们就这么信它,看重它,而直奔。 背着沉重的名声,匆匆起程,驱体挽满月之弓,如箭…
-
珍重友谊 天长地久: 周 波
友谊是人生旅途中激人奋进的伴侣,是人类最美好的感情之一。 真正的友谊,是人与人之间心灵相通、亲密往来的友善。这种友谊,在思想上互相帮助,在品行上互相砥砺,在学问上互相切磋,在事业上…
-
由“海市蜃楼”说开去: 周 波
大海的生命最初发源地,也是人类真正的故乡。从古到今,大海的波涛也在激荡着人类生命的情怀,融汇与扩散着不同的文化意识、审美情愫。 说到大海,人们自然也会与“海市蜃楼”联系起来。这一奇…
-
“清盘”应该注意文明 :文/徐敬军
一天上午,我在小雨中慢步,心中感到不安,其原因,看到家乡农村办喜事,喝喜酒的视频,欢乐的场景,锁呐的吹奏,不但没有使人高兴起来,反而看后教人难受,脸上无光,感到无地自容、失望和心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