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笔
-
拉开人生大幕(作者: 周 波)
人生如戏。拉开,就是一幕一幕。 人生就像种地。播种与收获一样,耕耘中有喜悦,喜悦中有痛苦。没有艰辛的播种,哪有喜悦的收获? 期望在这块土地上,收获比前人更多的果实,别无选择,只有把…
-
为何说苏东坡就是一部媲美金瓶、红楼的传奇大书 : 徐景洲
积十余日零碎时间,把林语堂的《苏东坡传》读完了。书写得太好,好像身不由己在作者的文字长河里随性漂流,但又留下许多折页,是让人留连忘返的奇美景点,待再读时细品。用林语堂的话说,苏东坡…
-
缺什么想要什么 : 李国庆
人生就是永远走在追求的路上。缺什么想要什么。 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不外乎对物质和精神的追求和渴望。 没有钱想要钱,没有车要车,没有房想要房,没有别墅想要别墅,没有伴侣想要伴侣,没…
-
珍重名声(外一章): 周 波
名声,一诞生便值得人们向往。人们径直走向它,深进去,沉入底。生之门墓之门,看上去遥远,其实是紧连着。人们就这么信它,看重它,而直奔。 背着沉重的名声,匆匆起程,驱体挽满月之弓,如箭…
-
珍重友谊 天长地久: 周 波
友谊是人生旅途中激人奋进的伴侣,是人类最美好的感情之一。 真正的友谊,是人与人之间心灵相通、亲密往来的友善。这种友谊,在思想上互相帮助,在品行上互相砥砺,在学问上互相切磋,在事业上…
-
由“海市蜃楼”说开去: 周 波
大海的生命最初发源地,也是人类真正的故乡。从古到今,大海的波涛也在激荡着人类生命的情怀,融汇与扩散着不同的文化意识、审美情愫。 说到大海,人们自然也会与“海市蜃楼”联系起来。这一奇…
-
“清盘”应该注意文明 :文/徐敬军
一天上午,我在小雨中慢步,心中感到不安,其原因,看到家乡农村办喜事,喝喜酒的视频,欢乐的场景,锁呐的吹奏,不但没有使人高兴起来,反而看后教人难受,脸上无光,感到无地自容、失望和心痛…
-
戒骄破满 为人忌狂 :周 波
读过《三国演义》的朋友会记得,有位祢衡,真是够狂的。他初见曹操,就把曹营中机深智远的谋士、武将尽数,贬个一钱不值。却吹嘘自己“天文地理,无一不通。上可致君为尧、舜,下可配德孔、颜。…
-
“低头族”:为了安全和健康,请抬起头!( 作者: 陈景胜)
“低头族”是最近网络上比较流行的一个词语,它是指那些呈现出“低头看屏幕”状的人群。坐公交车时聊QQ,走路时收发短信,过马路时打电话,无论是在地铁、公交车站,还是在行走的路上,等红灯…
-
诗人的“眼睛” 与 诗友们交流: 周 波
在诗人的一双眼睛里,应该是明亮的湖水,那里掠过的云影,闪过的阳光,飘过的花絮,都有人民的喜怒哀乐、得失成败。 当你面对大山、大河,常因联想到大海的翻腾而思绪飞动,又因夜空的深邃而凝…
-
浅议写作的“无技巧”境界: 周 波
俗话说得好:“大巧若朴”、“至巧近拙”,实际上是指技巧的高度圆熟。“朴”与“拙”,是技巧进入出神点化、烂熟于心的“化”境,而表露出来的质朴。 陶渊明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用…
-
坏习惯(作者:黄兴洲)
书画社门前有一盆花叫五色梅,薄荷叶样的叶子,有薄荷味,花开得极艳,一茬接一茬,天天璀璨无比,从春天到冬初,下雪了还开,也叫马缨丹,四季梅。 她的每朵花从蕊到外层,五种颜色,大红,黄…
-
临窗写作随想: 周 波
多年习惯了。写作的写字台临窗靠阳台,低头写几行,就抬头看窗外。如在乡村,能看到蓝天,天上飘着白云。窗外是静悄悄世界,活生生的自然,似乎能隐隐感到来自乡野的脉脉关爱。 而当下住进城市…
-
让激情与生命同步: 周 波
无论是声乐,还是器乐,都离不开旋律与激情。每当我琴声响起,似乎激情突然从生命某一部分升起,整个身心为之一热。这些激情与冲动,有时源于内心的愉悦,有时也许是痛苦。这可能就是通常所说的…
-
想“钱”想疯啦!(作者:汹涌)
“钱”是好东西,离开不行,尤其是当今,待“钱”比什么都亲,甚至让不少人迷失方向,的确,无论在什么年代,钱的位置都很高,可是,有一句古语说吗?“君子爱财,取之有道”,再难也不能偏离道…
-
“警笛之鸣”为哪般?: 周 波
说到“警笛”,我的记忆最早还是从样板戏《红灯记》里知道的。那唱词是:“警车叫,跳下来鬼子搜查急。”所以,在人们的记忆中,鸣警笛是为紧急搜捕、追捕行动而鸣;在城市里,听的较多是消防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