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笔
-
做官总有“终了”时(作者: 周 波)
现实生活中,一些退休官员有时小聚,还想谈点“仕途之道”,或对仕途往事作些回望,这也无可厚非。不过回望讲回望,最佳心理状态,还是要“知趣”,做官总有“终了”时。 世界上的事物,都有荣…
-
毛主席谈论《甲申三百年祭》的匠心 (作者:周 波)
如何防止胜利时骄傲的毛病,是毛主席老人家生前一直思索的问题,从《甲申三百年祭》,到与黄炎培关于“周期率”的谈话,无不体现毛主席的深谋远虑。 1944年3月10日,郭沫若为纪念李自成…
-
无奈(作者: 陈志宏)
有许多年没有超强体力劳动了。今年暑假,回邳州装修我们家在万兴路上的门面房。在七月十六号清理垃圾的这天,着实把我累坏了。情况是这样的。 工人师缚,让我把门面房内抢下的墙皮以及原来的垃…
-
创作,寂寞者的事业 ——微信诗 坛简窥 (作者:周 波)
每天一打开微信,进入眼帘最多最泛的是诗在“排行榜”。有的诗思想贫乏,内容空洞;有的把感觉或色彩写成诗,从认识和审美作用看意义不大;还有些诗,作者思想就很不清晰,诗表面看朦胧,实际是…
-
淄博,共产党执政与社会主义实践 (作者:张忠臣)
共产党执政的社会制度一定是社会主义制度,社会主义制度在不同国家或在同一国家的不同阶段、不同地区、不同领导、不同认知和实践条件下,一定是不同的模式。 这就给出我们两个结论:第一,共产…
-
读书随想 :文/黄海昇
我爱读书,哪怕让我呆在屋里几天几夜,只要有一点食物和水,没有任何人来打搅我,只要有书读,便可度日安生。 只要有闲暇,我总爱泡在图书馆,选几本钟爱的书,沉浸其中,此时,我与书同在。就…
-
十年奋进砥砺行 扬帆起航创辉煌——我与大运河文化研究会的情缘 ( 作者: 陈景胜)
邳州大运河文化研究会是由我市爱好运河文化的人士自愿组成的学术性、地方性、可读性的社会组织,学术顾问:田秉锷、赵明奇、王守荣、刘克宁、顾钦雍、刘善明、张士伦、刘兆文。袁登峰名誉会长,…
-
让代表“质询”名副其实 (作者:周 波)
据报载,某省人大代表在全省人代会上,依法对政府某职能部门提出质询,而该部门头头因三次答复均未获得通过,数十名人大代表联名向省人大提交议案,建议撤销其职务。 根据我国相关法律,地方人…
-
谈如此“变化” (作者:刘波涛)
提起“变化”,经过改革开放的四十五年以来,一路风风雨雨、坎坷泥泞,着实不易。社会环境变啦、人的精神面貌变啦、物质生活变啦、人与人之间的和睦关系随之也变啦!社会在发展,经济在腾飞,好…
-
“依法治国”重在依法行政 (作者:周 波)
说起“依法治国”这概念,如在普通老百姓口中说出,感觉有些大;如在国家行政机关公务员那说出,应该是实实在在的行为准则。 可在现实生活中,或在依法办事的实际操作中差距甚远。在“长官意志…
-
从歌曲《罗刹海市》火爆说起 (作者:陈志宏)
这些天来,我被刀郎的歌曲《罗刹海市》搅和的无心思阅读和写作,甚至连吃饭都心不在焉,把我的正常生活秩序给打乱了。原因是全网被搅动得波涛汹涌,争论不休,多数都是赞誉和肯定声不绝于耳,但…
-
不尽悔恨 教训可鉴 ——浅谈唐明皇施政(作者: 周 波)
唐明皇,即李隆基,后来称唐玄宗,公元712—754年在位。 李隆基是唐睿宗李旦的三子,青年时期精明强悍。公元710年,与太平公主合谋发动政变,杀韦皇后,拥立自己的父亲李旦即位,因有…
-
深思“周期率” 勿忘“人民监督” (作者:周 波)
说到“周期率”,国人们并不陌生,无论是阅史书,还是看电视,都载有过这段佳话。 抗战胜利前夕,1945年7月4日下午,毛主席邀请黄炎培到家里作客,整整长谈了一个下午。毛主席问黄炎培,…
-
漫话西瓜 (作者:陈景胜)
立秋之前,夏日炎炎,闷热的暑天,吃一片清凉多汁的西瓜,那种甘甜沁心的畅快感,真让人神清气朗。那真是"香浮笑语牙生水,凉入衣襟骨有风“,美哉!西瓜为夏季之水果,果肉味甜,能降温去暑。…
-
一代伟人 尊师敬老的典范(作者:周 波)
毛主席他老人家生前饱读经史,对文学典故谙熟于心。他曾批注,简明扼要地总结秦末农民首义失败,是由于陈胜犯了成功忘本、重用奸人两个致命的错误。陈背弃了自己阶级的兄弟,残害了生死与共的部…
-
每天发了“早安"就心安 (作者: 陈景胜)
七月再见!八月你好! 自从有了微信,打那以后我与一些微信好友每天互发早安,早上好、早安吉祥;或文字,或图片,或表情等。开始是几人、十几人,随普时间的推移,如今已有几百人。互道早安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