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笔
-
话说徐州人(作者 :马浩)
讲此话时,通常是步出了徐州地界,且尚未走出江苏的版图,若跨越了省门,大都言说江苏人,圈子或扩大或缩小,其身份属地的界定亦随之盈缩,其目的不过为了寻找某种”心”…
-
浅谈“阅历” (作者:杨 玲)
说起“阅历”话题,我觉得不够格,主要是阅历不够丰富,更没出彩的,平平淡淡而已。有人问:那你还怎么还敢谈呢?我抱着班门弄斧,抛砖引玉的虚心态度,请来高人赐教。 在《辞海》上关于“阅”…
-
关羽为什么瞧不起马超 (作者:冯子礼)
臣事君要忠,这是一个大前提,但即使在儒家的经典规范里也并不是无条件地强调愚忠。孟子云:”民为贵,君轻,社稷次之。”就是说他还承认得把君主与国家和人民区别开的…
-
视野开阔 高远格局——浅谈散文写作选题 (作者:周 波)
作家的视野决定作品的格局。选择什么题材创作,关系到作家(写作者)驾驭作品的能力和作品的含金量。近一段时间,我一直在推崇邳州文友圈的散文写作高手谭丰华、李修运、马淑宝三位同志。其主要…
-
散文写作中的冷思辨(作者:周 波)
邳州网络文坛很活跃,如同繁花似锦,让人目不暇接。然而,真正有沉淀、有功力的佳作还有待提高,特别是散文写作中的“冷思辨”问题值得关注。此前,我曾多次发表过拙见,也引起过一些文友的共鸣…
-
善有善报(作者:逍遥游)
面馆,一老头举着10元钱说:老板请给我一份面打包。老板说稍等下,马上来。 一轮椅姑娘手拿着l0元钱喊老板付钱。老板接过钱,一看说,这张钱是假的,随手退给了她。姑娘说,这是别人找给我…
-
劝君过好每一天(作者: 黄兴洲)
忙忙碌碌几十年,辛辛苦苦数万天,终于熬得身上不背债,床头无药罐,吃住不需愁,良朋一大串,如今思考怎么玩。 十年前,朋友给我写了一条幅“过好每一天,便能过好一生”,掛在门里边墙上,每…
-
提炼语言精髓 升华诗意美感 ——浅谈诗的语言(作者:周 波)
写诗,要在短小篇幅里表现尽可能多的内容,尤其要求有精美的语言,尤其是语言的艺术。 高尔基说:“文学的根本材料,是语言——是给我们的一切印象、感情、思想等以形态的语言,文学是借语言来…
-
意象相吻合 境界呈高远 ——再谈诗的意境(作者:周 波)
每天阅读微信,诗歌占比几乎是“半壁江山”。无论是写律诗,还是写现代诗(自由诗),有意境的诗(好诗)涌现很多,给文坛吹来缕缕清风,十分喜人。但也要清醒看到,还有一大部分诗作离有意境相…
-
生活五态(作者 :徐景洲)
粗粗分析起来,我大致生活在五种状态中吧? 第一种是自然状态。我每天都要花一定的时间与动物植物打交道。那十五六只笼鸟儿,要换两次食和水,要清理一次粪便,还要专门喂点虫儿水果蛋黄…
-
贾琏为何称二爷(作者 :冯子礼)
最近,一位《红楼梦》爱好者来信问我:从来没有听说贾琏有哥哥,而且,现在通行的人民文学出版社版的《红楼梦》,,第二回”冷子兴演说荣国府”时也介绍说:&#…
-
微信写作的希望 (作者:周 波)
自从微信普及后,传统意义上的文体写作受到前所未有的冲击。一部分写作、阅读大军都花心思在微信上做文章。有的作者做的很好,特别是散文写作,一些高水平有深邃内涵的散文,其巨大魅力在微信阅…
-
螺帽(作者 :箫笛)
某一天,一个男顾客手拿一个螺帽进入了一家杂货店,说要买一个这样的螺帽,杂货店老板为了这个螺帽把整个杂货店翻了个底朝天,最后找到了。顾客很感谢店主的顾客至上的服务意识,为了那么一颗不…
-
气韵趣味是真魂 ——散文写作浅议(作者: 周 波)
常听人说散文“贵在散”,可“随意去写”,心中不免戚戚。 散文的“随意”不是信笔涂鸦。大匠运斤、大巧若拙的随意,只有那些天赋很高、艺术功力很厚的散文大家才能获得。此“随意”,是无技巧…
-
切勿傲慢 好学不倦 (作者:周 波)
做人做事做学问,谦虚谨慎为要,切勿傲慢。傲是目中无人的盲目行为,慢是不自量力的狂妄作风。一个傲慢的人,他既然瞧不起别人,别人也就不买他的帐。如此,傲慢者只能孤芳自赏,结果必然是在傲…
-
高考后的选择 (作者 :陈景胜)
今年的高考结束了,全国许多高中毕业生便面临一场生活之路的重要选择。 我是在恢复高考第二年参加考试的,分数够了,但是由于身体的原因,未能上大学。落榜后,我打过工、干过服务员,当过工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