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
-
手机说(作者: 陈志宏)
科学在发展,时代在进步,我们的通讯工具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手机成了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工具。有人在说,一部好智能手机,只有你想不到的,没有它做不到的。这话我信。 去年年底,我…
-
七月赞歌 (作者: 陈景胜)
斗转星移,沧海桑田,我们的党成立102年了。七月的天空阳光灿烂,七月的大地繁茂葱绿。我们用激扬的热情、信仰的圣火点燃我们党102岁诞辰的红烛,唱响火红七月的赞歌。 七月是一面火红的…
-
军旅散忆 ——軍号嘹亮(作者:李敬亚)
离开部队已经有很远的年头了。在这漫长岁月中,我心里始终还有两道风景线没有消失,时常慰籍曾经拥有的那段军旅情结。一是连队嘹亮的军号声,二是黑山底山村早晚升起的袅袅炊烟。让我常常怀念军…
-
军旅散忆之三 : 一连岁月(下):文/李敬亚
巍巍青山從入云! 我们背着背包向山顶出发了。 虽然有路,但十分陡峭。开始还行,越走越艰难,这么冷的天,身上却拧出汗来。每向上爬十几米,就得停下来歇歇喘口气。我们都是在平原长大的,这…
-
狗尾草的夏天 (作者:哲言)
六月的雨,一场连着一场;夏天的云,汇聚成海的形状;再次回到故里,展眸已非少年。 云天之下,梧桐树招引彩凤;青纱帐内,狗尾草翘首以盼;五线谱上,小燕子喜出望外。每一条乡路,每一道河沟…
-
军旅散忆之二 “一连岁月”(上):文/李敬亚
我们邳县籍2000多名新兵是乘一列長長的闷罐车奔赴军营的,一路沿途风景什么也没看到。第二天清晨,到济南站临时停车,我们下来在兵站吃完早饭后,继续北上。列车在华北平原疾驰飞奔,越过河…
-
红色之旅(作者:黄兴洲)
烈日炎炎七月天,今古传奇开座谈。寻找伟人韶山来,五湖四海大团圆。 2023年7月7日这一天,是一个不平凡的日子,“寻找毛泽东”伟人致敬团的全国二十多个文学艺术家在伟人的家乡韶山相聚…
-
归程曲折、情谊满满(作者:黄兴洲)
7月10日上午,我们告别了《今古传奇》组织《寻找毛泽东》伟人致敬团的队伍,圆满地完成寻访历程各自返家。 上午九点四十七分,我和老伴以及老娄三人登上韶山南开往长沙南的G6460次高铁…
-
军旅散忆之一: 奔赴军营(作者:李敬亚)
1969年12月份早已进入冬季,那一年家乡的冬天不算太寒冷。中午祥和的阳光让人感觉暖暖的。俗话说人逢喜事精神爽,12月9日我收到了应征入伍通知书。这对我和全家人是一件特别的大喜事。…
-
花喜鹊 :文/徐敬军
花喜鹊尾巴长娶了媳妇忘了娘花喜鹊尾巴长娶了媳妇忘了娘。 这首民歌,在村里流传,代代传唱。我没有论证过花喜鹊是不是这样?但亲眼目睹过在村里发生的这样事情。 他在村前住,独家独院,三间…
-
高考之后 (作者:梦之蓝了)
“你的水平,这分数没亏待你!” 七年前,拿到高考分数,父亲对我说。 他清楚我的实力。 但母亲不能接受! 从小学开始,母亲就从辞职回到家里,在县城里租了一套房子,全身心的陪我读书。 …
-
从墙门、墙门间说起(作者:周曙明)
墙门,是设在围墙正中间开的大门,供人们出入院子、正屋的第一道门。座北朝南的七间(或5间,或9间等)堂两边的落檐头,朝南镶接上了厢房,就成了“一正两厢房”。浦江镇召稼楼东南角的宁俭堂…
-
回忆走过的路 :文/贺中平(湖北竹山)
人已老矣,总爱回忆。梦想年轻,岁月无情。 少时心思,总向往中年人的才气风度,也羡慕老年人的沉着谦和,受人尊重。于是天天盼望着自己快快长大,恨不得一夜成人,从此能够自己做主,将命运掌…
-
水杉情(作者: 陈志宏)
今天下午三点左右,闲着没事干,便拿起手机刷视频,恰巧刷到徐景洲老师制作的《邳州城最美的水杉小道》小视频。题目名字起的好,最美是当之无愧的。如果我没记错的话,当年植树人植树的那会,这…
-
最早的记忆 (作者:李敬亚)
我出生于上个世纪的一九四八年初秋。因为兄弟姐妹六个,母亲也没记清我的出生日子,就知道我姐比我大八岁。姐说,她记得我出生那天上午,她在北湖地里摘绿豆,邻居人到田里喊她,才赶紧跑回家。…
-
中国电影从这里走向世界——银川电影城参观记 ( 作者: 王以太)
电影,大家都看过,是一种生活愉悦。若能看一下拍电影的地方,就是一种精神享受。但如能看到拍摄过走向世界的影视基地,那岂不是更高境界的享受?甚至有点奢侈了! 记得在云南旅游的时候,参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