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

  • 麦穗之光—— 献给农行成立七十二周年: 文/徐敬军

      难忘的时光,光阴似流水,往事回首犹如昨梦。 我转业邳州市农行的时间应该是一九八八年二月。但实际入行是在一九八七年国庆节过后的一天。 当时情况是这样的:一位朋友到邳州市…

    2023-05-22
    04.4K
  • 场屋 (作者:沈静)

    村子里住着三十多户人家,共有两个姓氏“彭氏”、“沈氏”。谷场就以一片菜园为中界限分为两大片场地。每逢丰收的季节,人们就把谷场压的平平的,准备放粮晾晒。我们家的谷场当然就在沈氏一边。…

    2023-05-19
    12.6K
  • 养蚕的日子 (作者:沈静)

    要来蚕了,家家户户都忙忙碌碌的,收拾蚕屋,刷洗养蚕用品:蚕拨、蚕架、蚕框、蚕网、蚕被(盖蚕用的薄膜)。一一进行消毒后,屋子就封闭起来等待蚕姑娘的到来了。 “又黑又小的蚕姑娘,吃了几…

    2023-05-11
    02.2K
  • 照镜子(作者:马浩)

     照镜子,差不多是人人每天都要做的事,更有甚者,凡反光处皆可为镜。“我与我周旋久,宁做我。”每日与镜中人相对,日久生情,自恋生焉。       或许有了这份自恋,由内及外,花红柳绿…

    2023-05-10
    01.8K
  • 弹琴治病(作者:云峰 )

    中医楚一尘,医术高超,一般的病从来是不屑一顾,专治各种疑难杂症,并且手到病除,名满秦巴。西医联盟学会对此非常不满,决定当面挑战楚尘,打破中医神话。西医联盟挑选了一位四十多岁的女病人…

    2023-05-10
    01.2K
  • 老照片的回忆 ——老夫重发少年狂 (作者:黄兴洲)

    这是2010年9月9日在九龙上九个老同学的合影,十几年过去,合影照上的石启胜已驾鹤西游了,想想他的诙谐和健谈,回忆一下他的博闻强记,追思一下一起走过的路,不由黯然神伤。 照片上的九…

    2023-05-09
    74.8K
  • 怀念邵燕祥先生(作者:林贤治)

    邵燕祥先生离世不觉两年了。 认识邵先生快近三十年,在寥落的朋友中,他是我联系最多、感觉最为亲近的一位。邵先生一生追求真知与真理,少年时便倾向革命,即对黑暗的反抗。即使如顾准所说,“…

    2023-05-09
    02.7K
  • 我小舅(作者: 程守忠)

    我小舅于2023年1月24日病逝(大年初三), 28日(初七)下葬,享年84岁。 外公、外婆育有子女6人,大舅、小舅、大姨、二姨、小姨,我妈是老三,小舅排行老五。外公、大舅、二姨,…

    2023-05-08
    11.8K
  • 在运河小学读书的日子 (作者:吴三胜)

    一九六二年我进入运河小学校学习读书班主任是何怀荣老师,那时我才六岁,我从运河镇幼儿园来到了运河小学一年级,给我的感觉就是一切都很朦胧也很新鲜,我第一次写我的姓我感觉姓吴的只有我一个…

    2023-05-06
    11.7K
  • 追寻连队的足迹 : 文/徐敬军

    庆祝39军115师,炮兵团,火箭炮四营,十一连(八连)成立五十三周年 庆祝十一连(八连)退役老战友第三次无锡聚会 原十一(八)连是一九七O年五月由炮兵团,步兵第344团选调精兵强将…

    2023-05-05
    12.4K
  • 母亲的明前茶(作者:王永清)

    “茶以春为贵,春贵在其时。”前天收到母亲从乡下捎来的新茶。拈一撮放入玻璃杯中,缓缓地将沸水冲下,茶叶在杯中沉浮、舒展,亭亭玉立。汤色嫩绿明亮清澈,抿一口,鲜爽甘香,沁人心脾。 离清…

    2023-05-03
    01.6K
  • 俺哥 (作者:听海)

    大哥与我好像是很遥远的,他今年67岁。我呢,也已是不惑而近知天命。父亲不识字,性格怯懦,家里有事都是大哥挺身而出,我在家中是老小,从小一直把大哥视作父亲,仰视般只叫俺哥。 改革开放…

    2023-04-30
    23.3K
  • 十分钟的一堂历史课: 文/黄海昇

    二月二十日上午临近十点,也就是农历“二月二龙抬头”前一日到南京夫子庙游玩,信手闲游,走马观花,没有留下什么值得记忆的东西。这儿店铺除了卖吃的还是卖吃的,无论大店小店,还是新店老店,…

    2023-04-30
    01.5K
  • 寻圣夫子山 (作者:王福祥)

    河南永城,芒砀山侧,一山隐然。春秋时期,圣人孔子讲学路此遇雨,躲在此山,故名曰“夫子山”。 据传,孔子避雨时,洞穴较小,未能遮体。于是石檐复伸,一而再,再而三。直至完全遮住雨水方停…

    2023-04-30
    53.4K
  • 在绝路中寻找出路——我的回忆录之六:我的同学(作者:李坚强)

     我所居住的邳州市八义集镇(那时候还是八义集乡)石横村全村百分之九十九以上都姓李。据说我们李家最早的先民为首的是亲兄弟俩,他们带着家人从山西迁居而来,当时从西往东正要通过现铜山区郑…

    2023-04-23
    21.7K
  • 一灯亮,改航向(作者:林友侨)

    人生是一场意外,常由一个个偶然组成。就像夜间迷航,前路茫茫,不辩方向,突然一灯亮起,便循光而行。当初我走上新闻报道这条路,就是无心插的柳,临时改的航。 1991年4月16日下午,海…

    2023-04-21
    01.5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