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
-
四妹的日子(作者: 陈志宏)
三十年前,四妹东躲西藏生了一个大胖小子,一家人不敢声张,因为那时候"计划生育"特别紧张。 四妹生儿了的时候,是在红卫制衣厂工作,因为前面已经生了两个闺女了,已经是超生了,况且生二闺…
-
“骑行诗人”拾荒记(作者:周葆亮)
“诗人的视觉更清晰、更具洞察力,可以把事实美化,能展现那些未知的美。”卡尔顿.诺伊斯写在《诗歌总论》的这句给予诗人的话,似乎是对拾荒诗歌的授奖词。 一切伟大的、真正的诗歌,都是灵感…
-
为岳母寻找亲人(作者:顾遵亚)
(岳母和两个女儿合影) 岳母,于1995年2月5日(农历正月初六)去世,我是她的二闺女婿。在老人家去世时,为了弥补生前的遗愿,联系上了与她失联几十年的弟弟。弟弟由于年迈,…
-
与石榴树不解之情(作者: 陈志宏)
从我儿子出生到现在,我们家从未渐断过石榴树。因为在所有的花木果蔬中,我最喜欢石榴。这并不是我固执,而是它确实寓意着美好吉祥。我并不迷信,可就是对石榴情有独钟,有好感。所以,我一直不…
-
军旅散忆 —— 遥远的小山村(末篇):文/李敬亚
时间过得也算很快,转眼间在旧营盘这个小山村已度过半年多了。这期间,我和李国胜班长曾两次请假回过连队。每次回去,连排首长和战友们都十分亲热,问长问短。最长住上两天,让我有点不想回走了…
-
军旅散忆 ——遥远的小山村(续):文/李敬亚
每逢星期六和星期天,支农工作队队员便在七令沟大队部集中两天,汇报工作,学习上级文件,讨论工作中遇到的问题。 大队部有个篮球场地,每次开完会都要举行一次篮球比赛。我喜欢打球,经常参加…
-
东南大学一游(作者:陈志宏)
2 0 2 3年8月8日上午十点钟,我随儿子、儿媳妇和小孙女出了地铁,进入和平公园,走进四牌楼东南大学东门时候,就有一棵巨大的墨西哥落羽杉映入了我的眼帘。说它巨大,一点都不过分,因…
-
来凤,一个美丽的传说:文/南春莲
《山海经》中“南山经”记载:“有鸟焉,其状如鸡,五彩而文,名曰凤凰。首文曰德,翼文曰义,背文曰礼,膺文曰仁,腹文曰信。”凤凰,集德义礼仁信一身,是图腾,也是中华民族文化精髓的重要组…
-
牵手的美丽 ( 作者:刘波涛)
你的牵手,我的爱。守望着幸福,在你的身边。感谢你一路的陪伴,让我这一生不再遗憾。与你携手并肩,多么的温暖。看着鸟儿飞过我的眼前,像是在唱歌,也像是在诉说,我们的爱,我们的故事,我的…
-
军旅散忆 —— 遥远的小山村(作者:李敬亚)
离开七令沟旧营盘,已经五十多年过去了。每当回忆起当年在这里生活工作的情景,这个遥远小山村的事儿,犹如昨天一样清晰在我心。 一九七0年三月中旬,我刚入伍才几个月,連里就抽调我跟二班长…
-
青剑湖上保洁人 :文/徐敬军
雨后的苏州市工业园区,靑剑湖平静的象一面镜子,映着蓝天,白云,高楼,岸柳,美丽的象淑女,岸柳青青,娇艳的开放野玫瑰,给湖岸增添倩色,野鸭成群游戏在水边,白鹭飞翔,尚有几只在岸边伸头…
-
【爱莲遐思】(作者:徐善义)
从小对莲情有独钟,一则其味,二则其色,三则其香,视之如饮甘泉度夏。 更有甚者,中学钟爱周敦颐之《爱莲说》,其中“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更是令人为之敬仰。喻人品质,高风亮节,洁…
-
实惠小酒馆(作者: 陈志宏)
实惠小酒馆真正名字叫“聚源小酒店,”离我家很近,坐落在中兴西路邳州窗帘城对过。十多年来,我从这家小酒馆门前路过的次数,真是数也数不清。放在饭店门前那一个个小地锅,烧着木柴红红火火,…
-
老家味道–芝麻盐 (作者:郑彦芹)
老家邳州,人文荟萃,历史厚重 ,底蕴丰厚,有6000多年的大墩子文化遗址,流淌千年的运河之水从这里穿过,孕育了灿烂辉煌的运河文化。还是一门三烈的宋绮云,徐林霞,宋振中烈士故里。陇海…
-
军旗颂 (作者:陈景胜)
猎猎军旗,红底金字,五星引领,八一生辉。迎风飘扬,似火如炬,燃烧熠熠;军号声中,所向无敌。人民军队,来自人民,人民军队,为了人民。长风破浪,扬帆沧海,扬我国威,护我社稷。伟大时代,…
-
运师,我们的文学摇篮 ——上世纪六十年代邳州文学点滴 (作者:黄 清)
写这篇小文的缘起,大半是看了下面两份资料文字: 一是《邳县志》,第二十二编文化第二章文艺创作,第一节诗文简记“张文英的《篱笆记》,1979年被编入《江苏短篇小说选》”; 二是《邳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