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
-
父亲(作者 :刘涛)
上小学时写作文,我写过父亲一次,那时的父亲正当年,在县城工作。我为父亲在城里工作十分自豪,也让我的小伙伴们羡慕不得了。所以,我那篇写父亲的作文得到老师的表扬,还在班级里读给同学们听…
-
赤脚医生向阳花(作者: 李修运)
那时,正放电影《春苗》,那个插曲的旋律至今在我脑海回响:“赤脚医生向阳花,贫下中农人人夸。一根银针治百病,一颗红心哪,一颗红心暖万家呀暖万家。”我怎么看我们大队的赤脚医生李秋赋,都…
-
当年那些俊美村姑,究竟飞花落谁家(作者: 李修运)
青 葱 青葱的美,是那种亮眼的小巧的美,小鼻子小脸小身段,搭配在一起,那么妥帖匀称,真是一分不可增,更一分不可减的。前几年有个唱歌的,大概也红火一阵,跟赖昌星侄子腻歪一起,就式微了…
-
立秋随想 (作者 :陈景胜)
时间过的真快,立秋到了,当炎热的夏天在淡寒里逐渐消融,秋天就来临了。秋天让人感慨万千,岁月无情、时光一去不复返。秋天让人向往,令人陶醉。秋天的气息从容豁达,瓜果蔬鲜,阳光明媚。秋天…
-
和作家一起滚麦苗地的仨姑娘(作者 :李修运)
罗曼克是我的酒友,码字的,称为作家,整天“吭吭哧哧”地写,没见挣到几个小钱,头上的白发和脸上的皱纹倒增添了不少,特显沧桑。男人到一起就会吹牛皮,没有浪漫的事也硬说自己有,脸面。下面…
-
往事悠悠 一 一读许广洲《故园往事》(作者:黄兴洲)
用了十几天时间读完许广洲先生大作《故园往事》,仿佛一下子回到农村田园,往事从脑海里一样一样浮现眼前。田园里那些往事我曾亲身经历过,比如小时候“摔泥碗”,也叫摔钢炮,还一边唱着“整泥…
-
百日祭母(作者:庞立亚))
娘走了一百天了,她走得很安详、很平静,让人想起就很心疼!看到孤独的父亲一个人哆哆嗦嗦的,便更会想起娘那瘦弱的影子。她了完今生今世的因缘,静静地走了! 也许去了人们期望的天堂;也许到…
-
难忘的竹床 ( 作者:刘波涛)
竹床,听起来很普通,现在到处都是,不被人特别注意。有人可能说,不就是夏天躺在上面睡觉的床吗?什么大惊小怪,还能提上面吗?是的,我也认为,可是,我所讲到的这个竹床,那可有故事,它是千…
-
珍 藏(作者: 向阳小学 刘轩志)
那鲜艳的西红柿与灿烂的鸡蛋在盘子上翩翩起舞,缓慢流动的汤汁成了他们华丽的点缀。细细品尝,鲜美的汤汁在舌尖上散发出一股股浓郁的清香。这,就是我久久珍藏在心间的美味——番茄炒蛋。 记忆…
-
毛驴黑黑 (作者: 陈乃平)
生产责任制第二年,也就是1982年,大队把筒子队分成三个小队,小队又分成两个小组,小组自愿组合,多数是家族、亲戚近亲。有着家族和亲戚的优势,表叔自然而然地被选举当上了小组长(相当于…
-
时光隧道 :之三(作者:马浩)
时间到了上世纪九十年代,镇里新上任了一把手,似乎很有创新意识,要打造一条豪华旅游线,点就选在黄庙,计划在黄庙重修庙宇,在旧的汪塘、现在的干沟开挖一个大湖,美其名曰:月牙湖。…
-
脚上有泥好干部(作者 :李修运)
日前,李总理脚上有泥的照片,在网上好评如潮。那张照片上的其他陪同人都鞋洁袜净,真够讲卫生的了。 并非说,只要脚上有泥,就是深入基层;但绝对可以说,只要脚上没有泥,就一定没有深入基层…
-
五次韶山行 (作者:路兴录)
岁月流逝,星移斗转。回顾往事看现在,党的富民政策就是好。笔者先后五次登韶山,一次比一次感受深刻。五次韶山行的见证人就是谢家屋场的女主人,后来改革致富为毛氏饭店的老板娘汤瑞仁女士,每…
-
幸福像内衣还是像外衣(作者 :徐景洲)
老张的幸福,是大家公认的,因为他的三个儿子大学毕业后,一个定居国外,一个定居首都,一个定居省城。 与老张的幸福相比,住在对门的老李家,无论他本人,还是别人,都认为他太没福气,因为他…
-
沧桑白马河(作者 :王以太)
白马河畔,曾经流传过一首古老的民谣: 白马河,三道湾, 岸边紧靠晒银山。 十年不下雨,九年不会干。 一桥跨三拱,金柱银镶边。 白马河的名字已叫人生奇,美丽的民谣,更令人神往了。 白…
-
时光隧道 :之二(作者:马浩)
武河,从山东发源,终结于京杭大运河。姚庄临河而居,武河是家乡的母亲河。上有2百(碑)担8孔母猪桥,下有沂武交流,其实,桥就8个桥孔,桥头有两座石碑,玩的是文字游戏,母猪桥的桥址就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