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
-
老家堂屋里至今供奉着毛主席塑像(作者 :李修运)
在我乡下的老家堂屋里,至今还供奉着毛主席塑像。那是一尊全身石膏像,他老人家穿着长大衣,敞开着,衣襟被风吹起,他老人家凝视着远方,左手握着一本卷起的书。 当然,他老人家是和许多神像摆…
-
袁启楼解密传真情——后悔(作者:路兴录)
98岁的袁启楼老人接到2020年第二期《军休风采》,看了第24页“老军休人的创作情怀”这篇文章的内容后,立即在病床上给作者打电话解密,说:“我盼的风采终于到了,它是军休人的珍贵刊物…
-
七十年代的三大件 (作者:路兴录)
一九六四年在扩军备战的形势下,随全村的十多名年轻小伙子一起应征入伍后了。爱人一人在家带着两个孩子过日子,生活非常困难,除抚养两个孩子外还肩负着包括我在内的四亩责任田,还要参加生产队…
-
怀念运河师范老校长范季同先生(作者 :黄清)
先师范公季同原名同曾(一九0五——九七一)江苏淮阴人中共党员诗书世家少怀大志勤学精进早年毕业于前江苏教育学院以兴教育人为己任致力人民教育事业凡四十余年建国前夕出任江苏省运河师范校长…
-
那些让人捧腹的顽劣(作者 :李修运)
不管时代和家境是贫穷还是优渥,童年都是美好的。儿童就像小羊羔或者小狗,被踢了一脚,转身就擦着泪眼笑了。心地的干净和善良即为童真,无意识的顽劣和成人看来可笑之举即为童趣。 从前,柳树…
-
一本《苦菜花》让我吃尽了苦头(作者 :宋智)
确实没有想到,也万万没有想到,一本《苦菜花》,竟使我吃尽了苦头。 那是1966年春天,我正读初中三年级。班上的同学在暗地里传看长篇小说《苦菜花》。因大家都早日看到这本书,所以你争…
-
孙犁先生(作者 :李修运)
如果有人问我:你喜欢的作家有哪些?我会告诉你,外国的有巴别尔,蒲宁,中国古代的有司马迁,杜甫,近代有孙犁,汪曾祺,当代有莫言,迟子建,刘庆邦等。孙犁好在哪里?淡远,清新,脱俗之美。…
-
吹笛子的老人(作者: 黄立杰)
立冬。寒流再一次光顾这个苏北的小城。寒风裹着枯枝败叶夹杂着灰尘和白色的垃圾,在自由市场飞舞。街口坐着一位吹笛子的老人,他那花白的头发上沾着草屑,面前的破布被石块压着,破布上散乱的放…
-
父亲的嘱托是一生的坚守(作者 :李春萍)
我永远不欣赏那一份做出来的洒脱和表面的坚强。我从不讳言我爱阳光和带有阳光味的空气;我爱变幻的霓虹灯和高楼上炫目的广告牌。我一直以为我会成为一名教师,从没想到我的一生会拿着听诊器和铁…
-
难忘童年(作者:娄德华)
八集镇果满山脚下,房亭河南岸是我的家乡—一腊条园。我的童年就是在这里度过的。 我有三个小伙伴,大的叫路军,还有大骚、二随,我叫小华,路军憨厚诚实,助人为乐,会捕鱼,外号叫鱼鹰子,大…
-
我的高考坎坷路(作者: 许宝民)
一九六六年六月,我即将高三毕业。面临期待许久的高考和对大学的憧憬,我常常兴奋和激动。我这个来自于农家的子弟,贫困与经常饥饿的窘境,可能即将结束。这一年,新沂县共有三个高中毕业班(…
-
麦秸垛里的爱情(作者: 李修运)
民办教师李毛团被打得满地翻滚,打断了两根柳木棍。 这是1976年的麦收时节。麦场上,电灯亮如白昼。人欢马叫。数十把木锨扬起的小麦,骤雨般落下,打在扫糠人的斗笠上,大珠小珠落玉盘。马…
-
英雄的大武汉(作者:路兴录)
江城大武汉,遭遇半年多冠魔疫情袭击还未完全解除,这又连续数天的暴雨引发洪涝灾害。省防汛指挥部不得不采取了紧急措施,沿两江两岸筑堤防范。看到他们冒着雨水,和着汗水备料防范的壮举,使我…
-
又到高考时 (作者:黄兴洲)
今年的高考,因疫情的干扰推迟了一个月,这几天温度有点高了,考生们将经受一场考验。 我记得1977年七月里我参加高考那天,骄阳似火,身上燥热,汗水顺着胳膊朝下流。现在条件好多了,听说…
-
朋 友(作者: 黄立杰)
有人说,亲情结于血缘,爱情源于依恋,友情结于人格的吸引。我深信这句话的道理,是因为人是最害怕寂寞的动物,其实,每个人或多或少都体验过那种纠结万分的黑暗阶段,在社会这个大家庭中假如能…
-
难忘邳城中学(之三 )一一邳中见闻片断 (作者: 黄兴洲)
邳城中学大门向北,门西旁掛着“邳县邳城中学”牌子,旁边有“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标语,门东边掛着“中国教育工会邳中委员会”,旁边是“教育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标语皆为红纸黑字,两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