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
-
怀念我的爷爷 ( 作者:顾遵亚)
我的爷爷生于1913年,于1968年9月23日病故,享年56岁。顾氏家族18世祖,名:家生。 我爷爷一生吃了不少苦受过许多难,爷爷兄妹六人,他是老大,和曾祖父分家早,我父亲兄妹七人…
-
行行出状元 ( 作者: 陈文华)
在安徽灵壁下楼这个农村集镇上,只要提起陈老三的名字,几乎无人不晓。无不对他翘首称赞。 这与他卖电动车有很大关系。 老三自合肥财校毕业后,便进入镇财政所上班。上班后,主要是下村收取农…
-
桃李情 (作者:黄兴洲)
在邳州市新中医院骨科病房,我意外遇到一位四十几年从未谋面的学生一一骨科丁主任,令我激动不已。 老伴的腿膝盖总是疼,我带她去过东大医院,又做磁共振,又做CT,又查血,一圈下来,医生看…
-
走月亮( 作者:张渝晨)
秋天的夜晚,月亮升上枝头,散发出皎洁的清光,透过枝叶的缝隙,斑斑驳驳的倾泻在地上。 这时候,妈妈总会手拉手地牵着我,在洒满细碎月光的小道上,走啊,走啊……啊,我和妈妈走月亮。 以往…
-
我家四代人的车库 (作者:马其亚)
现在,要说谁家有车库或者专用车位,一般不会有人质疑。但是要说六七十年前,谁家有车库或者专用车位,绝大多数人会认为不可能。在我四五岁时的模糊记忆中,我家就有车库,不过那时叫车屋,也叫…
-
那些年,那些事 (作者: 李永生)
我和刘逸老师特别有缘分,他是我高中时的老师也是大学时的老师。随着时代的变迁,他的命运也跌宕起伏令人唏嘘,引人反思。 1965年的暑假后我升入高三。这年,教育部增加了一个新的数学高考…
-
我的老师李永生( 作者:刘波涛)
看过李永生老师所著的《古镇苍黎》书籍,让我心情久久不能平静,犹如打碎调料瓶,酸甜苦辣顿时涌向心头,思绪如脱缰野马刹那便给拽到多事之秋的七十年代。 我上小学时,李永生老师在官湖新华一…
-
月光下的“山芋干” (作者:刘波涛)
看到胞弟海涛发在微信上一张“晒山芋干”的照片,瞬间又勾起我时代的回忆,酸甜苦辣不时涌向脑海,思绪犹如脱缰野马驰骋在广阔田野,久久不能平静。 现在我看到不少人试山芋为上等食品,爱不释…
-
大美碾庄 :文/黄海昇
身为红色碾庄中的一员,我被家乡几十年来翻天覆地变化感慨万分!家乡的一路风风仆仆的艰难走来,真是不容易啊!我是亲眼目睹亲身经历家乡由贫穷变富足的历史见证人。 80年代末90年代初的邳…
-
武术之乡 :文/徐敬军
苏北鲁南有一个小山村一—燕子埠,村东、南、西三边都有山,唯独北面没有山,却紧靠大运河,叫它山村名副其实。燕子埠的山头占邳州市三分之一还多,山的威武,造就了这一方人,山泉水润育了一代…
-
钟辉将军依宿情 (作者:朱思强)
铮铮铁骨,八十春秋,壮哉钟公。历土地革命,万里长征,抗日烽火,解放战争。金戈铁马,虎帐谈兵,屡为革命建奇功。飞捷报,传大江南北,威震胶东。 建设人民炮兵,为祖国树钢铁长城。展雄才…
-
我见过的独轮车 (作者: 马其亚)
我小时候见过最多的车,是独轮土车。二大爷,双肩搭着车袢,双手紧握车把,弓着腰身,蹬着后腿,呼着号子,推着装满淤泥的独轮土车,从汪塘里吃力地爬上岸,再把淤泥倒在宅上的坑洼里。这个已经…
-
忆我大爱的姑妈 ( 作者:刘鹏涛)
十一假期我们全家去艾山风景区游玩,途经姑妈的村庄,铁富镇张道口村。母亲说:“如果你姑妈在世,我们一定去她家坐坐、看看她。”是啊,姑妈已经去世三年多了,回顾姑妈生前的点点滴滴,不由浮…
-
官湖老街“青石板路” ( 作者:刘波涛)
走在家乡古色古香、厚重而坚实的“青石板”大道上,那种自豪自信的感觉油然而生。但,不幸的是,这条官湖历史之路,随着时代的发展,现已荡然无存,可惜可叹! 官湖镇青石板路,在八十年代末之…
-
桂表姐 :文/徐敬军
首语,都说迟桂花香,但谁知它经过多少风雨和霜雪? 又到桂花飘香时节,我想起桂表姐,过去的事象电影一样浮现。 桂表姐大我一岁,一九五四年出生,属马。从小我们一块长大,虽然大我一岁,但…
-
学徒琐事 (作者:顾遵亚)
1974年,在坚持半年时间,我就高中毕业了,但是由于处在那个时代,高中毕业后没有机会去参加高考,上大学都是大队推荐,像我这样的家庭曾祖父成分不好,是没有希望上大学的。考虑到将来要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