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
-
木匠小仁( 作者:刘波涛)
木匠小仁,中等个头消瘦灵巧的身体,两眼炯炯有神,给人的印象就是精明能干。他外貌滑稽特点就是不笑不说话,笑时还漏出两颗突出外翘,“微微庞大”的两颗大门牙。这个人心灵手巧,木匠技术过硬…
-
烙煎饼(作者: 徐善义)
记忆中,烙煎饼也是春节时娘要忙活的家常活。只是最近几年,我们劝说,娘才勉强答应不再打理了。可是,今年专种的麦子有了个好收成,娘又盘算着烙上一小盆,叫我们再重温下以往百…
-
旋转小火锅 ( 作者:刘波涛)
某天下午六时左右,因清闲无事,便到外面轻松溜达溜达。当我来到邳州运河街道李口菜市街十字路口北边曲折小道,漫步向前行走时,突被不远处热闹景象所动,看一门面不大的小店,顾客出出进进热闹…
-
“鱼鹰”( 作者:刘波涛)
说起鱼鹰大家不陌生,今天我所提到的鱼鹰,可不是生活中扑鱼的鱼鹰,那可是活生生的人啊。 黄老三(因在家弟兄中排行老三)逮鱼能手,鱼见逃不掉,所以大家给他起个外号叫“鱼鹰”。 黄老三和…
-
夜顾沈阳歌德书店(作者:陈奕通)
每到一城,只要时间允许,总会去寻访这座城的博物馆和书店。 博物馆需要用白天相对完整的时间,常常不能如愿至少不能尽兴。书店就不同了,随时可以前往,停留的时间可长可短,即使是任务繁重的…
-
悬.“四分钟 ”( 作者:马其亚)
前几天,14:23,高铁G56准点到达南京南站。我带着小孙子坐在2号车厢,我们从宁波过来,目的地徐州东站,然后转车去老家。 夫人在南京南站也是乘坐这趟车一同回去。我在网上给她抢票时…
-
正能量文章:《爱的牵挂》(作者:何光燕)
9月14日这天,天下起了毛毛细雨。在岳阳县新开镇龙湾双雁村九组有一位名叫袁玉梅的九十二岁老奶奶离开了这个充满爱恋与不舍的世界。 走前奶奶对她的爱人邹大爷说:“老头子,我先走了。去鹊…
-
婆婆也是妈妈!(作者:董妮)
儿媳生病,婆婆不离不弃的照顾,感恩之情溢于言表,后悔之前不应该对婆婆横眉冷眼。 为了给儿子娶媳妇,李家夫妇几乎花光了所有的积蓄,还欠了十万块钱的债,买楼买车,还给儿媳妇15万为彩礼…
-
谭资源:爱在矿山
人们常说矿工的爱永远在矿山,矿工在矿山是献了青春献终身,献了终身献子孙。矿工热爱矿山,依恋矿山,建设矿山,矿工和矿山的感情里,有乡情的高雅,有友情的圣洁,有爱情的纯真。她像一杯酣醇…
-
“二抹头”米饭 ( 作者:马其亚)
有一种饭叫“二抹头”,不知各位听说过吗?二抹头就是稀稠度介于干饭和稀饭二者之间的饭食。稀饭是喝的,干饭是吃的,不干不稀呢,用筷子抹着吃,所以人们形象地称之为“二抹头”。 现在如此吃…
-
家乡的羊肉汤 (作者: 衡思文)
隆冬时节,走进羊肉馆,喝碗热腾腾的羊肉汤,吃两三块焦黄的热锅饼,我顿时满头大汗、春风荡漾。 一锅羊肉汤,香盈全家和四邻。记得我懵懂的时候,恰逢食不裹腹,很难喝上羊肉汤。有一次,在社…
-
冬至了,上坟去 (作者: 黄兴洲)
父母相继谢世已二十多年,每逢七月十五和冬至两个节日,我和老伴总会带着孩子们回一趟老家,在父母坟前烧把火纸,儿媳给父母还叠了许多元宝,儿子总赶时髦买了许多冥币,钞值都是百元一张的,一…
-
把最后一朵花拍成照片 (作者:赵继敏)
为了参加一个活动,及早地赶到那几棵广玉兰树下等车。 夏日清晨的阳光照不透玉兰树宽厚的叶子,微风不动声色地吹来,院子里透着清凉的气息。匆匆来去里,不觉已到了七月下旬,六棵玉兰树上只剩…
-
牵挂(作者:杨月珍)
母亲今年77岁,一生操心受苦,勤俭持家。不知道哪天起,白发爬上了头,也不知啥时累弯了腰。母亲一生坚强,从没有喊过累,更没有睡过天明觉。 听母亲说那时生活艰苦,吃糠咽菜不饱腹,起早贪…
-
柔性的雄关 (作者:龚培义)
沿着苍凉的丝绸古道蜿蜒向西,在河西走廊的戈壁荒原上,巍峨着闻名遐迩的天下第一雄关——嘉峪关。 嘉峪关是万里长城西部的第一关。关城建于明洪武五年(公元1372年),由内城、外城、城壕…
-
黄家茶铺 (作者:刘波涛)
茶铺的黄老伯夫妻俩,每天忙忙碌碌不辞劳苦地经营着他们的小茶馆,呼哧!呼哧!吃力费劲地拉动着硕大沉重的风箱,为了来来往往商人和顾客及左邻右舍乡亲的生活方便,为了家庭孩子们的幸福,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