邳州文化网编辑
-
《红楼梦》告诉我们:活得好的女人,都有这几个特点!(江国)
读罢红楼一生梦,愿学金陵十二钗。 红楼女儿竞风流,百花齐放各千秋。 《红楼梦》中的女子,就如大观园中盛放的百花,个个都出类拔萃,美得不可方物。 有人喜欢宝钗的温柔,有人崇拜凤姐…
-
社会生活百事通 ——《胡打算》(高伯华、尚华启)
《胡打算》是有200多年历史的长篇叙事诗歌,为清乾隆年间进士、宿羊山人陈略所著。清代末年至民国初年,邳州及周边地区的私塾和学馆,均把《胡打算》作为学生的启蒙课本,民间…
-
耄耋老人谈读书(陶孝义)
书是人类语言的记录,是人们思维的物质表现。我们这个民族自从有甲骨文,就有了书的存在,随着时间的推进,后来又有了竹简的问世,那是用竹片刻上文字,用绳索把许多竹片穿连起来…
-
梨园奇葩拉魂腔 ——柳琴戏(高伯华、尚华化启)
邳州柳琴戏,旧称“拉魂腔”、“轴鼓子”、“小戏子”,形成于明末清初,是徐州地区最具影响的本土剧种,流布于邳州及周边接壤的苏、鲁、豫、皖地区。清乾隆后期,柳琴戏再次吸纳…
-
“亲情絮语”全国诗文大赛作品展|给母亲洗脚(张利侠)
秋天,是一幅醉人的山水画,豪放中不失婉约。秋水映长天,落叶恋枝头。这正是出游的好机会。我不能出游,想着回家陪陪妈妈。 母亲今年六十六了。但她一点也不服老。洗洗涮涮,家里家外…
-
刘波涛:“澡堂子”趣事
澡堂子”,出生在七十年代之前的人,对它还是有深刻印象的。所谓“澡堂子”就是现在浴室代名词,在说洋气一些上档次点就叫“洗浴中心”。追思过去“澡堂子”酸甜苦辣的往事,顿时涌向我心头…
-
家书(张印珍)
大哥二哥三哥: 多少年没通信了,可是我的心底却时常想起你们,也常常念叨你们。只是老了的妹妹我身体不好,一个人不方便去看望你们。 又快过年了,禁不住想给你们写一封…
-
三百年不衰闻好音 ——琴 书(高伯华、尚化启)
邳州琴书,旧称“丝弦”、“唱扬琴”、“打扬琴”,源于明代小曲,成熟于清康熙时期,距今已有300多年的历史,流布于邳州全境及周边接壤的鲁南、豫东、皖北地区,随着60年代…
-
倚在时光的角落说往事(清雅)
岁末我倚在时光的角落里,开始回忆往昔,多少次悲欢离合,多少次欢声笑语,多少次风花雪月,一切都是命运的赐予,记忆的长河中,时间总是那样无情,在不经意间从我的一呼一吸中悄悄溜走,等到我…
-
刘波涛诗:医院(外一首)
医院 每天,医院 人来人往,川流满为患 干啥? 挂号奔各科室排队看病 为何爆满 空气污染,水,食品劣质 生活相连 侵害人们痛苦难言 吃有害,不吃也难 形形色色 让人无处不粘 攻击你…
-
植根邳州活化石 ——银 杏(高伯华、尚化启)
银杏树,俗称“白果树”、“公孙树”。邳州银杏栽培历史悠久,已有1600多年的历史,银杏浑身都是宝,兼具食果、用材、制药、绿化、美化等多种功能。 银杏为落叶乔木,是一种…
-
市井村陌有知音 ——唱花相(高伯华、尚化启)
唱花相,也称“说花相”,是传统的民间口头即兴说唱艺术。花相历史悠久,商周时期称之为“说乐”,意为使人心和悦安乐。汉代,“说乐”被民间丐帮所利用,以说唱形式作为谋生手段…
-
花仙(周唯一)
在花市上,我全神贯注地观看一盆含苞欲放的月季花。卖花的人见我久久注视它,就主动的向我介绍说:“这个花好,一‘年四季常开,俗称月月红,也叫常春花。宋朝杨万里有诗云:只道…
-
参观台儿庄战役纪念馆(胡敬平)
携子驱车鲁地奔,台庄战役去寻痕。 血融古运三千水,泪念群英一万魂。 浩气悠悠弥赤县,响雷滚滚震乾坤。 丰功刻在民心上,一曲清歌永世存。
-
撑起山岳是脊梁___献给男人的歌 (周 波)
风雨袭来你是无言的屏障, 困苦降临你黙黙坚强, 责任远离柔弱, 使命让你拥有力量。 男人的脊梁, 踏着坎坷扛着坦荡。 背负艰辛你是挺立山梁, 营造温暖你是灿烂阳光, …
-
我眼中的刘向侠老师(杨月珍)
认识刘向侠老师,转眼即逝已有两个春秋。两年前的某一天,张士伦部长和刘向侠老师告诉我,他们想要收集一些邳州民间出名艺人资料,准备出版一部《邳州民间艺人故事》一书。所以我便有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