邳州文化网编辑
-
夜和花的名字(悄然)
盛满茫然的夜 不是沉重 也没了失落 霓虹灯溢出卖醉的闪烁 路灯 站成一个个问号 让忐忑的风逃避 钻进狭窄的巷子里 陪伴黑的寂寞 橱窗里 一…
-
老夫聊发写作狂 乐为生活唱赞歌—王以太散文集《乡村春秋》序(徐景洲)
一年前微信公众号“文化佳园”作者春节聚会,我曾对王以太先生夸下海口,说照他现在这样的写作势头发展下去,慢了两年,快了一年,就能出本书。 王先生当然不相信…
-
写给外婆
农语(给外婆) 诗人的太阳很远 农人的太阳很近 就滴在锄头上的晶莹里 然后慢慢发烫 诗人喜欢风柔柔的 农人喜欢风猛猛的 看麦子泛起波浪 然后感到清凉…
-
神韵万代不朽 ――大树赞歌 (周 波)
兴安岭有你飒爽英姿, 天山离不开你锦绣。 城市大道遮风挡雨, 造福乡村财富成就。 何时何地,傲然屹立, 披风沐雨,不停战斗。 性格各异,品质优秀。 生来热爱阳光, 千…
-
特殊任务 ( 黄兴洲 )
呜——!一声长鸣。 D11次列车以300公里时速穿越秦岭遂道。 靠窗坐席上,公安警院毕业生赵飞,望着飞速逾越的峡谷,脸上流露出上任公安局刑侦科的三分喜悦。 火车行至三…
-
刘栋梁:诗歌三首
南柯子.望春 残叶恋枝梢,新芽似花苞。 春风得意柳自摇。 只待三月阳高、寒未消。 但闻莺啼声,枝头不见影。 巢在莫愁燕不归。 到处鸟语花香、春已到。 &…
-
英魂长存(刘波涛)
踏征程,怀英烈 九十多位供电职工 心情沉重 来到革命圣地 微山湖,抱犊崮 铁道游击队 威风凛凛 爬火车,搞机枪 毁日列,炸桥梁 驰骋铁道线上 打的鬼子魂飞胆丧 抱犊崮…
-
暮年(刘波涛)
九十老母,面容呆滞 一走三停,一挪三寸 扶着走,慢慢行 粗粮不进,打糊慢咽 看着心酸,年老无办 想当年 精明能干,好说走玩 脚蹬三轮车 挨家常串 心情好…
-
国粹京剧如何在苏北邳州传承120多年(王圣华)
京剧是我国的国粹,是流行于全国的重要剧种之一。迄今已有200多年的历史。清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在扬州演出的三庆、四喜、春台、和春四个安徽的徽调班陆续进京为乾隆…
-
刘启康:献给尊敬的二嫂——汤桂兰
精读暮年泪潸然, 青葱岁月如云烟。 当年巾帼凌云志, 如今青丝难寻见。 脸皱溢满辛苦水, 双目浑花心明潭。 腿脚不便走江海, 脑不灵光怎怨天。 生不逢时千般苦, 可否…
-
“妇女”强大(汹涌)
“妇女”响亮名字 您有宽阔胸怀 也有柔情似火 无论家里家外 您都有一颗包容大爱的心 无论处逆境还是顺境 您都一马当先,勇往向前 您做事认真,肩有担当 一但责任在身 您都全身对待 不…
-
春嚼野菜香(老店)
“七九河开,八九燕来”,经和煦的春风一吹,沉寂一个冬天的运河立马变得有了生机,呈现出繁忙景象。帆船东来西去,或逆流,或顺风。时不时有货轮经过,发出的汽笛声俨然与农田里牤牛的叫声相似…
-
邳州演剧场所的百年历史变迁(王圣华)
戏剧,就要有戏剧演出场所。据周贻白先生于1936年出版的《中国剧场史》介绍,中国最早的演剧场所,可以追溯到汉代的“平乐馆”,亦作“平乐观”,即观赏百戏之处。在一空旷之…
-
邳州方言的语法特点(王如坤)
一、代词特点 邳州方言的代词,主要是某些人称代词和指示代词,用法上在邳州内有一定的特点。 (一)人称代词:1、第一人称:“我”、“俺”、“咱” ①“俺”既表单数又表复数,如俺家…
-
《蝉噪轩词话》节选:老行当(周绍俊)
言的是,行业三百六十行, 表一表,当年过去老行当。 老式的,老式老的老一套, 各行业,各行各业各别样。 俺家里,三四月时忙不开, 打镰刀,一天到晚炉火旺。 大人说,麦到小满麦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