耄耋老人谈读书(陶孝义)

 

耄耋老人谈读书(陶孝义)

书是人类语言的记录,是人们思维的物质表现。我们这个民族自从有甲骨文,就有了书的存在,随着时间的推进,后来又有了竹简的问世,那是用竹片刻上文字,用绳索把许多竹片穿连起来,形成一个整体,一捆就是一部书了。古代有个臣子给皇帝上书,最多用了三千多根竹片。后来又改用帛来书写文字。像皇帝的圣旨,大概就是丝绸之类的帛书。蔡伦造纸出现后,才把人类的书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度。

有了纸质供书写文字,才把人们的思维、语言,各种活动的成果记录下来,才有了四书五经,上下五千年,四库全书,二十四史,资治通鉴,四大才子书,各式各样的如农耕桑麻,冶铁陶瓷,天文地理,水文气象等专著的出现。

书的存在是人类进步的体现,它体现了人们文明程度,一个没有文字的民族,必定是落后的民族。高尔基就说过“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所以说《书》对于人类是至关重要的,没有文字,没有文化是不可能管理好国家和推动社会向前发展的。经有人说“半部论语治天下”,这句话是夸张了一点,但在旧社会科举制度下,的确是那么回事,因为科考制度时,要想做官就得从乡试考起,一级一级地考到京城参加皇考。姣姣者才能得到皇帝亲自钦点状元和榜眼、探花。那考试的内容都是出自四书五经,你不熟读四书五经,哪能考出好成绩呢?

当然也有少数官是推荐的,那只能做个谋事和师爷。只有考岀来的状元才能得到皇帝的重用,能考上进士的起码能封个县太爷,有的是太守,封得好的也能进六部为官。像桐城的父子宰相那也是一级级得到皇帝恩宠最后进了内阁,成为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当朝首辅大臣。

现在虽然不像旧社会的科考,但读书考试还是少不了的,不是流传这么一句话吗,“考、考、考,老师的宝;分、分、分,学生的命根。”还是一张考卷定终身,从来也没有大字不识的人在管理国家大事,现在连公务员都要考试了,千军万马过独木桥,好不容易才能考个公务员的饭碗。难怪孟老夫子早就说过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这是千古一律,试问,不读书行吗?

书与读书如此重要,现实情况如何呢?

工作的那年月无暇串门,亲戚朋友家来往机会也不很多,就是偶尔走动一下,蜻蜓点水,坐一会就走了。退休后,一方面没有时间的限制,再者空闲的人就欢喜找点亊来填补,所以串门机会多起来了。还有就是现在与过去不同的是,房改以后,大多数人家有了自己的房子,不像从前住公房,各家最多一两间房,烧饭都在走廊过道上。

特别是这些年,不少亲戚朋友家打工赚钱了、土地征用旧房拆迁,都有钱盖了新居,买商品房住的也有。

这串门了能不参观一下他们的新居,你别说,不看不知道,这走一下瞧一瞧,是感到现在人们的物质生活变化太大了,哪家不是两室或三室一厅,厨房卫生间配套的。自己做房的人家房子更是宽裕得很。家家电噐齐全,日常用具都是新式的,卫生间的化妆品琳琅满目,打开衣橱各色衣服万紫千红,眼花缭乱。这一切真让人看了兴奋不已,是过上了好日子。

每次串门回来,我总习惯性的反思一回,觉得还是缺了点什么,那句老祖宗的话“穷不丢书,富不丢猪”的古训萦绕心头。什么都不缺,就是缺了书。

缺书就是缺少文化,从现实生活中,大体上有以下几种表现:

有些人是没有什么文化,但他靠能干的双手和聪明才智,又抓住了机遇,在国家政策的驱动下,富起来了,这样的人还为数不少。就是这先富的人,在他富了之后,回过头来他也感到文化的重要,自已文化缺了点,把希望寄托在儿子甚至孙子的身上,要儿子、孙子学好文化读好书。这部分人还是明白了读书的重要。不就是因为他自己没读什么书,让儿子不要重蹈覆辙吗?

还有为数不少的人,寄希望于读书让子女跳出农门,这在城市和农村都非常普遍,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唯一的办法就是让孩子考取大学,毕业后就业,弃了锄头当白领。想办法把孩子送到名校去上学,像六安的毛坦厂中学,每年有上万人参加髙考,学校教育成了镇上的产业,在学校边上的房子,都被陪读的学生家长租住了,全镇人都围绕教育做文章。

其它的城市也是如此,学区周围的房子,几乎全是租房陪读的。弄得城市里的学区房走俏起来,有的经济实力强的人,孩子在读髙中时,就直接把孩子送到国外去就学了;有的送到贵族学校去培养。有的孩子读不好书,成绩上不去,家长们千方百计花大价銭也要请家教,让孩子上补习班。虽说是走读书成名之路,但和古代人读书成名道理还是一样的。这就是十年寒窗苦,一举成名天下知。

上面这两种情况应该说是好的,还是重视读书的。但就是这么浅显的道理,现在还有人没搞懂,就像我文章前面写的,不少人打工赚了钱,或者做生意赚了銭,到城里买了房子,或者是在家乡做了一幢又一幢新房子。车子买了,旧的换了新的,低档换高档的。衣服穿名牌,家里用的样样俱全,你到他家里去体验一下,什么都不缺,唯独少的就是书,更不要说书橱和书房了。上辈人缺文化,这一代依然如故,现在第三代人也有了,可是在教育上还没引起高度重视,不要说学文化,连习惯、品行,举止的教育都没有教好。如此下去恶性循环,将是一代不如一代。

也有这样一些人,知道文化的重要,但是就是学不进去,和文化无缘。也有一些人,文化是没有,但是现在有钱了,要把自己打扮成有文化的样子,买个平板不为上网查资料,而是方便自己玩游戏。买几本趣味的书放在案头摆摆样子,翻没翻过都不知道。

正如我自己,某日,我无意中踩入自家的书房,看着我家三代人存放的书,摆满了好几架书橱,精装的、线装的,社会科学的、自然科学的,有历史的,有现代的,有理论的,有实用的,应该说门类比较齐全,这些书花了我祖孙三代人不少钱。

儿孙看过多少我不知道,这些书我是看得微乎其微,不少书翻也没翻过,想想书的作者辛辛苦苦地写出来,我们又花钱买回来了,束之高阁,从不问津,书多又有何用呢?也是摆摆样子,图有读书人的名声罢了。近两年我是深知读书的重要,耐着性子每年都读了几本书,可是有时也有反复,觉得年纪老了,读了也是消磨时光而己,走马观花,也不过是猪八戒吃西瓜,食而不知其味,走走过场。上面讲了读书的重要,也透视了几种对待书不同的人,包括我自己。

读书是件容易的亊,只要你挤出时间,要有耐心,有目标的读,根据自已的水平由浅入深地读,能读出点名堂来,只要不是当作玩味来读,就一定能读出成绩来。不是有人写过一副对联叫做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吗,这对联准确不过了。我自己虽然年老了,读书虽说是消遣,但读书也能陶冶情操,提升修养呀,也不能说一点无益。所以还得活到老学到老。

学生读书是打基础,为了升学,为了将来生存找职业。但是多数人都定型了,为什么我还提倡要读书呢?因为书里面包罗万象,有工具书比如字典、辞海,可以帮助你读懂书,比如社会科学中的哲学,它是各学科的锁匙,帮助你提髙认识能力,分析能力,看问题的方法,让你不会一成不变机械地看问题。

当然还有门类不同的学科,你做财务的,不妨多学点经济学;你当教师,你可以根据你的教学内容多学点东西,丰富你的知识,充充电;最起码的是比如你身体不适,你也可以查看一下什么原因引起的,吃点什么药,怎样去治疗。

有人说,我是手艺人,是打工的,即便如此,你也可以了解一下,你干的行业是朝阳行业还是夕阳行业,前途如何,就是你所介入的是个好的行业,你也可以从书中去学点东西提髙你的技艺,多读点书有什么不好呢?

再者有人现在亊业没有定型,或者是想换个行当,你也可以作点社会调查,从书中了解一下社会需求,确定方向,从头再来,学点新的谋生本能嘛。总之一切都离不开书,因为它是前人或者说是高人留下的宝贵经验和财富,为什么我们要把它拒之门外呢?

所以有人说,读书足以怡情,足以博采,足以长才,可以增广见闻。我们中国是泱泱大国,几千年的文明积淀,而书中就承载了这些宝贵的知识,暂不说书中有黄金屋,颜如玉,但是书确实是不说话的老师,要想跟上世界发展,跟上社会进步,唯有挤岀时间读书。

作者家里的书架

 

读一书,增一智。比如你要知晓桐城父子两宰相,你只有认真地读读白梦老师写的那上下两册《父子宰相》,如果你不深究书中精髓,你就不可能领会张英的礼让和张廷玉谦让的一生。

经常在网上看到这样一些消息,说什么中国的游客在国外不文明的举止;还有些国外的某些媒体评论,说什么中国人的文明是世界倒数。不论这些评说真实与否,但在日常听到、看到的社会现象中,人们的道德风尚是存在一些不尽人意的事,比如看到路上有老人跌倒,人们明明看见而不敢搀扶;遇到弱势的女孩子或者老人的钱包被坏人抢劫,也少有见义勇为者去追赶;至于像以往修桥补路之类的公益的亊,几乎没人去做了——当然在遇到地震、水灾、火灾这些大灾的情况,献出爱心者还是比比皆是。

对于挤公交,不让座,购物付款不排队,随手扔杂物,公交上吸烟,甚至路边小解,随地吐痰等等不文明不卫生的现象,更是屡禁不止。从这些公民应有的文明素质而言,与有些国家的水平,是存在很大差距。

按道理说,我们是五千年的文明古国,过去是积累了诸多的优良的道德风尚,是有好多人在不经意间,把这些好的品质丢掉了,当然也有很多人从来就没经过良好的道德风尚的熏陶,从这个意义上来讲,读书可以陶养性情,给人以正能量,引领人们知书达礼,思想上进,这也是必要的。

朋友,让书带我们畅游幻想的天堂,让书带我们遨游知识海洋吧!

 

特别声明:本站的文章内容由用户投稿和系统自动采集,不保证其真实性,敬请自行核实内容的真实性,本站不承担由此产生的一切法律后果!如有侵权、违规,可直接反馈本站,违规文章举报入口
(0)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