邳州柳琴戏,旧称“拉魂腔”、“轴鼓子”、“小戏子”,形成于明末清初,是徐州地区最具影响的本土剧种,流布于邳州及周边接壤的苏、鲁、豫、皖地区。清乾隆后期,柳琴戏再次吸纳本地区的花鼓、道情、俚曲、民歌的表演、唱腔艺术和其他戏曲的表演形式及曲调而日臻成熟。
邳州柳琴戏由早期的唱门子,到多人组合的跑坡班子,20世纪30年代又出现了以家庭为主的大型戏班,排演大型剧目演出。戏班由开始在农村摞地摊或于广场搭台演唱,后逐步走进城里,入剧院演出。1953年2月,徐州地区根据拉魂腔的主奏乐器柳叶琴,而定名为“柳琴戏”,从此柳琴戏进入繁荣发展时期。
邳州柳琴戏的唱腔曲调优美动听,表演质朴幽默,声腔缠绵激昂,有着浓郁的地方特色。尤其是女腔腔尾常有上行七度大跳的拉腔,独具听觉魅力,闻之牵魂绕梦,因此观众至今仍昵称柳琴戏为“拉魂腔”。现在邳州民间仍流传着“三天不听拉魂腔,吃饭睡觉都不香”的民谣,可见观众对柳琴戏的喜爱。许多剧目脍炙人口,风靡全国,至今久演不衰。如《喝面叶》:
陈士铎(念)五月忙,五月忙,大麦小麦都上场,
高粱红,谷子黄,七八月里还是忙。
我陈士铎,陈家洼人氏。我家里有五六亩地,还有一头小毛驴。娶了个老婆叫梅翠娥,比我小五岁,今年才二十一。俺俩过得还不孬,人家都说我陈士铎有福,娶了个好媳妇;不管场里地里,纺纱织布,粗活细活,烧茶做饭,样样都能。就有一样,脾气不大好,我骂她一句,她就还我一句,我得顺着她。顺着她就顺着她,反正是我娶来的老婆买来的驴,任我使来任我骑,还能不听我的!今年麦子收进了家,东庄上麦后唱会戏,我又好看戏,又好赌个小钱,一去就住了三四天没回家。今天戏完了,我带的几个钱也花光了,想给俺老婆买几个粽子,买几根麻花的钱都没剩下。唉,连我自己也还没有吃东西。……(看天色)赶紧回家要紧。
陈士铎(唱)
大路上来了我陈士铎,
我赶会赶了三天多。
我想起东庄唱的那台戏,
有几个唱的真不错。
头一天唱的“三国戏”,
赵子龙大战《长坂坡》;
第二天唱的《七月七》,
牛郎织女会天河。
那个“黑头”嗓子实在大,
十里地以外听得着,
有个“小旦”装得好,
外号就叫“人人学”。
看了戏,饭馆进,
要了四两老酒喝,
炒了一荤一个素,
吃了五个大馍馍;
酒足饭饱心高兴,
赌博场里我带几合,
头一回我输了一吊五,
二一回输了三吊多。
一吊五,三吊多,
心疼的士铎直跺脚。
回家吧,回家吧,
老婆在家等着我。
赶路热得我一身汗,
肚里饿的我真难过。
紧紧腰,擦擦汗,
看看还有五里多,
我顺着大路走下去……
邳州柳琴戏的唱腔曲调源自民间音调和生产劳动号子等的音韵,后又不断吸纳民间曲艺及民间歌舞的音乐元素,通过长期融汇、整合,形成了清丽、秀美、泼辣的演唱艺术风格。邳州自古就是南北文化艺术交融地。受此影响,柳琴戏既有南方音乐的古朴舒雅,又有北方音乐的火爆激越。它的唱腔色彩丰富,结构独特,组腔方法既不同于板腔体戏曲,也不同于联曲体戏曲,而是用基本腔、色彩腔、民歌小调三种具有个性色彩的曲调相互穿插、功能互补来组构成喜怒哀乐轻重缓急的多种唱段。
邳州柳琴戏的演唱多用本嗓,但在女腔唱“拉腔”时,都使用小嗓(即假声)。从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一些女演员也开始使用真假嗓结合的唱法,但是,青衣行当的演员仍用本嗓演唱。演员演唱时注重字韵的平仄,却不计尖圆。许多老艺人的唱法讲究“字正腔圆”、“字领腔,腔不裹词”、“气发丹田,胸脑转圆”等不成文的法则。
由于柳琴戏是从唱地摊起家,逐渐形成饰演传统大戏的,所以,艺人与行当在传承延变中确立了自己的独特性。行当有:大生(老生)、小生、毛腿子(花脸)、武生、老拐(彩旦、丑旦)、奸白脸(白面)、小头(闺门旦)、二头(青衣)、二脚梁子(青衣兼花旦)、老头(老旦)、勾角(丑角,丑角中又分有文丑、武丑、老丑、小丑)等角色行当。
邳州柳琴戏有大小三百余出剧目,二百多个“篇子”。这些剧目和篇子多从生活趣闻、民间故事、章回小说中改编而成,喜剧较多,悲剧很少,还有一部分是以忠孝爱国、惩恶扬善为内容的大戏和连台本戏。艺人把最有影响的剧名连接起来编成顺口溜:“东西回龙二五反,点兵四告大花园,大小隔帘老少换,禅州西歧小燕山”。因柳琴戏酝酿、形成于我国清代农耕时期,艺人的先祖又均来自于农民、灾民,他们是剧目创作的主体。所以柳琴戏的剧目也必然以农民的审美情趣为依据,形成了质朴、幽默、爱憎分明、充满憧憬等风格特点。据艺人讲,在柳琴戏二、三百年的发展过程中,少有文人介入,所以,剧目中的故事及人物品质行为等都是艺人自己生活体验的展现。因此,这些剧目和篇子的内容、人物全都被“农民化”了,即使是皇帝、高官,他们说的也是农民的话,做的是农民的事。剧情多以大团圆、皆大欢喜来结束。
解放后,在邳州市政府和文化部门的支持下,经过几代演职人员的努力实践,邳州柳琴戏已发展成为一个独具艺术魅力和较高艺术价值的地方戏曲剧种,产生了一大批群众喜爱的表演艺术家和优秀剧目。1954年,《喝面叶》在华东区戏曲观摩演出大会上获奖,全剧被江苏省人民广播电台录音播放,这是柳琴戏有史以来第一个被省电台录音播放的剧目。同时该戏还被上海唱片社录制成唱片,在全国发行,这也是柳琴戏剧目中首次被灌制成唱片的剧目。1958年,《相女婿》在江苏省第二届戏曲观摩演出大会上获奖,被江苏省广播电台录音播放。1959年,《喝面叶》、《相女婿》两个剧本被《中国地方戏曲集成》收入并出版发行。1964年,《志群接鞭》在江苏省现代戏观摩演出大会上获奖,《新华日报》、《江苏青年报》特发了剧评和赞扬文章。1980年,《红桃图》在江苏省戏曲现代戏观摩演出大会上获奖,剧本发表在《江苏戏剧》杂志。1982年,江苏省电视台录制并播放了邳县柳琴剧团演出的《灵堂花烛》。1983年,《步步高》在江苏省青年演员新剧目调演中获奖,剧本发表在《江苏戏剧》杂志。1984年,《步步高》、《红桃图》两个剧本被收入《中国戏曲志》。1998年,《王继天》荣获江苏省、徐州市“五个一工程”奖。还有市柳琴剧团演出的《休丁香》、《莲子恨》、《大雁滩》、《哨声嘹亮》、《春秀》、《梅雨情》、《甜水弯弯》、《杨松林》、《一门三烈》、《三八六一向前进》等数十出剧目参加徐州市戏剧汇演(调演),分别获“五个一工程”奖和优秀剧目奖。《灵堂花烛》、《王华登基》、《鸿雁捎书》、《十五贯》、《刘墉私访》等一大批传统剧目久演不衰,深受广大民众的喜爱。
邳州柳琴戏作为地方剧种,充满浓郁的地方特色,有着较高的观赏性。尤其是它丰富的思想内涵和特定区域的审美观念,具有极高的历史、文化研究价值和艺术价值。
2007年,由徐州市联合申报的《徐州柳琴》入选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