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笔
-
自信与自强(作者:刘同富)
作为一个人,每个人的想法、理想、抱负都是不一样的,这不容置疑;古人说得好:“人上百,形形色色;人都是不一样的,自然这些人追求都不是一样的;每个时期,每个时期你角色不同,想得到的和取…
-
崇高的事业 多彩的人生——《坚守》序(作者 :朱广生)
编者按:日前本刊发表的马其亚先生的《由吸烟想到平民县长朱广生》一文,引起读者极大反响,纷纷留言,表达对已故朱县长的深切怀念之情,追念他在邳州当“草根县长”时的近乎传奇的真正的人民…
-
“杏林”与“杏坛”,一样吗?(作者:马其亚)
在第三十六个教师节来临之际,微信群很多朋友互发微信祝贺节日。有人把老师比作杏坛,也有人把老师说成杏林。很多城市有“杏林苑”和“杏坛苑”小区。杏坛、杏林都与杏或杏树有关,虽然一字之差…
-
怀念伟人日记 (作者: 徐景洲)
四十四年前的今天,伟大领袖和导师毛主席逝世,我写下这篇长日记,记录了当年20岁知青的我的所见所闻所感,那真是亿万人民失去最亲亲人的痛苦啊!。近半个世纪过去,世事沧桑,但老人家开创的…
-
功到自然成(作者:刘同富)
只有功夫深,铁杵磨成针;一份耕耘,一份收获。一滴水长年累月的落在石头上最后把石头滴穿了。成与功同时且也与熟能生巧息息相关:北宋有个射箭能手叫陈尧咨,一天,他在家练箭,十中八九,旁边…
-
一缕画香( 运师附小五(2)班 袁琨来 )
笔者喜欢画画,沉浸其中,自得其乐。
-
祛石小记 (作者:天山)
仲夏的午夜,潮湿而燥热。晚间发起的胸闷和隐隐作痛,已冲破服药自愈的防线,发展到了剧烈疼痛的地步。疼痛渐渐的辐射到肩胛,淋漓的大汗浸湿睡衣,一种危及生命的恐慌相伴而来……在迷困与疼痛…
-
要饭小女孩(作者:黄兴洲)
某天晚上我应约去酒店喝喜酒,骑电瓶车路过公安大楼东边绿化带边,从树边迎面出来一个小姑娘,十岁左右的样子,天色已有点黑,女孩的模样不十分清楚。她怯生生地拦住我说:“爷爷,给我两块钱买…
-
权大理不歪(作者 :徐景洲)
因为订了不少学术研究杂志,没事时阿牛最喜欢呆在学校阅览室。那天管后勤的校长来还杂志,他只看娱乐消闲或者法制类杂志,但这类杂志学校订的却很少。只听那站在报刊架前翻杂志的也是教师出身的…
-
拾烟头的老人(作者:黄兴洲)
每天早晨,穿着环卫服打扫公路卫生的老人拉着一个带轱辘的垃圾筐到处拣烟头,我很奇怪,他手里拿着笤帚,把烟头扫进垃圾筐里不行吗? 中午,来了一位领导模样的妇女收走了环卫工装在塑料袋里的…
-
一篇读罢头飞雪(作者 :李修运)
谁也不否认,鲁迅先生是“怒目金刚”式的人物,“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嘛,他的文章像匕首,像投枪。其实,他是个有趣有情而又温暖的人,“无情未必真豪杰,怜子如何不丈夫”,闲来…
-
老天作“美”(作者:盼盼)
与天奋斗,其乐无穷,与地奋斗,其乐无穷,无人奋斗,其乐无穷。再加一个与水奋斗,其乐无穷!我与水奋斗一个多小时,前后共刮出二十七桶水,终于把地面上的进水请了出去,被泡的物件让它们先歇…
-
那个谁,那个谁(作者 :李修运)
人家告诉我,煦州人不能理。那时我刚工作,不信。他说:“兄弟,你不信是吧?你若不信邪,烧香黑半截!”怎么能不理呢?煦州是大市,管着县,经常下来检查,过去还时兴迎来送往,哪一次都不能怠…
-
鲁迅永远是先生 (作者 :曹寇)
1997年之前,我对鲁迅的了解仅局限于教科书,印象就是晦涩艰深,私心对他“腹诽”的地方很多。后来我帮一个在出版社当编辑的人校对许广平的稿子,突然间意识到如果我再不读鲁迅简直就不算人…
-
潭思浑天 (作者:黄立杰)
“潭思浑天”这一句出自《前汉书·杨雄列传》,杨雄解嘲曰:进则潭思浑天,退则横江潭而渔。他调侃地一句话,道出了出道与入道的根蒂。 进取之心人皆有之,但是也不是事事都可以…
-
乡间大人物(作者 :李修运)
一 李莲英 李某是个兽医,真名隐去,主要劁猪,捶羊蛋,骟牛马。我祖父在世时对我说:“你某叔不得善终,这个报应不在他身上,就在儿女身上。”我们都没当回事,认为他老古董,兽医是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