邳州市科协专刊
-
“中国天眼”,又有新发现!:科普中国
贵州的那口“大锅”又有新发现。利用中国天眼(FAST),我国天文学家发现脉冲星辐射新形态——矮脉冲辐射,并揭示了脉冲星辐射濒临熄灭时其磁层结构基本不变的物理事实。更重要的是,这种脉…
-
“体质酸碱论”被证伪,那么谈论食物的“酸碱性”是否还有意义?:科普中国
有这样一则新闻,美国加州圣地亚哥法庭判决“酸碱体质论”创始人Robert O.Young赔偿一名癌症患者1.05亿美元。这一次,关于“酸碱体质论”的伪科学是彻底被揭穿和推翻了。于是…
-
出汗=排毒养颜?有种出汗情况很致命,早知道能救命!:科普中国
热!热!热! 今年我国高温闷热天气频现 不少人吐槽 坐着不动大汗淋漓 随便一动汗流浃背 更有人调侃 出门5分钟,流汗2小时…… 然而 还有一些小伙伴 不管天气再怎么热 都不怎么出汗…
-
“塑料”到底能不能进微波炉?新研究:不存在真正的安全:科普中国
随着科普的推广,很多人都知道,普通的塑料制品不能用于加热食物,只有标注有食品级的塑料才能用于加热。但在前不久,《环境科学与技术》杂志刊登了美国内布拉斯加州大学林肯分校研究团队的一项…
-
关于炸鸡,你可能不知道的5件事:科普中国
谁能抗拒一块炸鸡? 外表金黄酥脆,内里鲜嫩多汁 ——好吃! 都说炸鸡源自美国,真的如此吗? 01 归功于苏格兰人或古埃及人 虽然这两个群体都不太可能被认为是炸鸡的发明者,但历史学家…
-
只是改造了灯塔,这年的诺奖凭什么颁给了他?:科普中国
1912年,瑞典皇家科学院决定将当年的诺贝尔物理奖授予瑞典工程师尼尔斯·古斯塔夫·达伦,消息一出,学界哗然,甚至直到百年后的今天,这年的奖项也颇受微词。 这也难怪,纵观诺贝尔物理学…
-
能杀死所有实体瘤的抗癌神药来了?恐怕还为时尚早!:科普中国
流言 最近各大平台都在纷纷推送一条新闻,“美国一个科研机构研发出可以杀死所有实体肿瘤的药物”,仿佛攻克癌症就在今朝了。 那事实真的如此吗?困扰了人类多年的癌症难题就被…
-
光盘行动在古代,原来吃不了真的要兜着走?:科普中国
在当下 “光盘行动”已深入人心 这是践行环保的体现 也是拒绝浪费的实践 实际上 “光盘行动”在古代就早已出现 一个小小的“打包”动作 不仅是古人们 对“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践…
-
未来的极端暴雨会越来越多吗?解读来了:科普中国
华北:太委屈,受伤的为什么总是我 华北这两个月可谓过得“跌宕起伏”,创下区域历史同期最漫长极端高温天气的6月刚走不久,7月又在这里唱响了“就让这大雨全都落下”。 从7月29日起,华…
-
面对暴雨甚至洪灾,我们该如何避险?:科普中国
受今年第五号台风“杜苏芮”残余环流北上影响,北方多地这两天出现了大范围的强降雨。 7月29日18时,中央气象台发布最高级别的暴雨红色预警。据悉,这是中央气象台自2010年正式启用预…
-
劝你多吃无花果的理由,1个就够了!:科普中国
现在正是无花果上市的季节,看着一个个鼓鼓囊囊、皮色青绿中泛着丝丝紫红的无花果,不禁让人想掰开果肉、咬上一口。那种甜丝丝、软绵绵的口感,相信没几个人会不喜欢,哪怕是牙口不好的老人和孩…
-
每天一根香蕉,能控制血压?还能降低患心脏病风险?:科普中国
香蕉在水果中“地位显赫”,口感香甜软滑,老少皆宜,超受欢迎。很多人对香蕉味的任何食物都无法抗拒,有些人更是每天 1 根香蕉! 香蕉到底有啥营养,每天吃都有啥好处呢?这篇文章我们就来…
-
什么是恐高症,人为什么会恐高?:科普中国
玩过玻璃栈道的童鞋们肯定都知道,站在上面,腿软的根本不能移动。 大家都知道,我们从下往上看没问题,那为什么站在高处往低处看就产生恐高了?那什么是恐高症,人为什么会恐高呢?今天来和大…
-
着陆器与航天员分头行动?来看中国载人登月初步方案还说了啥:科普中国
中国公布载人登月初步方案,计划2030年前,把航天员送上月球,开展科学探索,其后将探索建造月球科研试验站。中国载人登月方案有哪些特点? 2030年前,中国要把航天员送上月球!最近,…
-
“中国天眼”,已发现800余颗新脉冲星,进入成果爆发期→:科普中国
记者25日从FAST运行和发展中心获悉,截至目前,被誉为“中国天眼”的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FAST)已发现800余颗新脉冲星。 FAST运行和发展中心常务副主任、总工程师姜…
-
久坐、摔伤也能要命?华西医生:警惕身体的沉默杀手——肺栓塞:科普中国
生活中的你是不是也这样 ============== 朋友聚会,麻将桌摆起 一整晚不挪窝,搏一搏单车变摩托 放假宅家一整天,能躺着就不动一哈 火车一坐十几个小时,人麻了硬要坚持 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