邳州市科协专刊
-
昨天吃的蒜今天还有味儿!听说喝酸奶能立马除蒜味?:科普中国
俗话说,“吃肉不吃蒜,香味少一半。“ 大蒜是我们日常烹饪中不可或缺的佐料,也是许多人的心头爱。 蒜香虽然开胃,吃完大蒜后经久不散的气味,却令很多人“难以启齿”,有办法可以只留美味不…
-
家里安装了监控摄像头的人小心!有人可能在网上直播你家 :科普中国
2019 年,一阵刺耳的警报声突然穿过摄像机,吓坏了美国佛罗里达州的一家人。 “这是你的孩子吗?”一个陌生的声音从 Ring 摄像头中说道:“你好吗?你好吗?欢迎来到 Nulled…
-
谁把水搞得难闻?抓住水中致“臭”元凶 :科普中国
水是生命的源泉。根据《中国居民膳食指南》的建议,每个人每天要饮用1500~1700毫升的水。饮用水来自哪里呢?在我国,大部分饮用水来自河流、湖泊、地下水等,很多水源处于自然之中。 …
-
每周科技串讲丨小小催化剂,竟能帮助改善空气质量? :科普中国
8月,生态环部向媒体通报了全国环境空气质量状况。1—8月,全国339个地级及以上城市平均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为83.2%, PM2.5平均浓度为29微克/立方米,同比上升3.6%,…
-
“龙蛋共存”奇景!1.9亿年前的恐龙蛋窝,被发现了→ : 科普中国
近日,古生物研究人员于贵州安顺平坝区发现了一处特殊的恐龙化石群——属同一物种的至少3头成年恐龙和5窝恐龙胚胎蛋的特异埋葬的恐龙化石群。该恐龙化石群距今约1.9亿年。 “龙蛋共存”之…
-
海带能炖排骨汤?格局小了!还能“捉”二氧化碳!:科普中国
人类对海洋的探索从未停止,以海带为代表的近海大型藻类大家了解多少呢?让我们一起去探索蓝色海洋中的褐色“森林”,看看小海带的大作用! 藻类是一个复杂的生物群体概念,它泛指可以在水中进…
-
神十七将开展中国航天史上首次空间站舱外维修!太空“维修工”,如何炼成?:科普中国
10月26日,神舟十七号载人飞船运送3名航天员入驻“天宫”。除了进行空间站组合体平台照料、在轨实(试)验、开展科普及公益活动等常态化工作外,他们还将出舱修复因空间微小颗粒撞击造成的…
-
世界美容日丨最省钱的“美容”方法,你可能一直都做错了 :科普中国
每年的11月7日是世界美容日,旨在促进人们对美容问题的理解和动员人们支持维护美容事业的发展。说起美容,大家可能会想到很多医美项目,但今天我们就来聊聊最省钱的美容方式——洁面。 洁面…
-
暴风雪已至!东北进入最强降雪时段,一文看懂如何安全出行!:科普中国
伴随着冷涡系统东移南下,地面气旋强烈发展,今冬以来雨雪范围最广、强度最强、风力最大的一轮雨雪天气过程将席卷东北地区。 中央气象台11月6日06时继续发布暴雪橙色预警、寒潮蓝色预警和…
-
有人被骗10万!”双十一”务必要警惕这些骗局!:科普中国
又到了 一年一度“剁手”的时候 第一批尾款人的快递已经到手 第二波购物也开始了,小伙伴们 开始“吃土”了吗 虽然今天才是11月11日,但各大电商平台的 “双十一”购物节早已拉开大幕…
-
烤红薯为什么比蒸红薯更好吃?还真有人研究过 :科普中国
秋天的脚步悄然而至,大街小巷的总有些角落似乎都弥漫着一种令人无法抗拒的香气——烤地瓜的香味。这种香味仿佛捕捉了秋季的灵魂,深深地吸引着行人的注意。 许多人都不禁会好奇,为什么在路边…
-
从驯化选育1.0到智能设计4.0,这就是种子的力量! :科普中国
水稻为全球50%左右的人口提供了主粮,一粒小小的种子,往往能改变世界。最近,在北京召开的腾讯科学WE大会上,提出的水稻智能设计育种4.0的动态,不禁让我们感受到水稻育种的历程及其种…
-
医生也会弄错?!你真的理解“循证医学”吗?:科普中国
“循证医学”近些年成了一个网络热词,然而仔细研读你会发现,相当一部分涉及这个名词的网文,作者并没有真正理解这个名词。 撰文 | 王晨光(生物学博士、前协和医学院教授)、李长青(医学…
-
为什么想打喷嚏却打不出来,看看太阳就能打出来? :科普中国
多年来,我一直以为自己拥有一种近乎神奇的“特异功能”——每当我抬头面对炙热而耀眼的太阳或明亮的灯光几秒钟,便能引发一阵喷嚏,令我不禁对其产生了一种难以抑制的好奇。 然而,直到三十多…
-
人类天花绝迹日丨战胜疾病有多难,看人类和天花的200年“缠斗史”就知道了:科普中国
1979年的10月25日,世界卫生组织宣布这一天为人类天花病毒灭绝日。 1977年10月25日,非洲的索马里发现一个天花病人。世界卫生组织宣布,如果连续两年在全球范围内没有发现天花…
-
一闪一闪亮晶晶,这颗恒星会变暗的原因是→:科普中国
变亮又变暗的恒星 2021年,荷兰莱顿大学的天文学家Matthew Kenworthy正在寻找系外行星周围的环。他从众多天文望远镜收集的数据中,搜寻那些以不同寻常的方式闪烁或变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