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
-
花香醉故乡(作者: 黄兴洲)
一九八二年夏,我在陈楼中学孙明超主任家端回一棵木香花,根部筷子粗,二十多公分长,他剪枝插活刚一年吧,老亲世谊,我叫他表叔,在他家喝完酒要的这一棵。 回家养了一年,长有米把长,芝麻楷…
-
老兵老玩童(作者:王以太)
扫好墓,揣上亲人的温馨,带着泥土的芳香,回到墓旁平坦的公路上,准备打道回府。忽见一辆电动轮椅车缓缓驶来。这是谁呢?近前一看,车上是位老者,鸭舌帽下,一对长长欲飞的白色眉毛,显得夸张…
-
枫语度秋声(作者:李治本)
有一种树叶的颜色,象征着对往事的回想、人生的沉淀、情感的永恒,它就是红枫叶。 醉人的秋天,我在浙西江山的僻壤幽谷间,见到一派翩然的红枫叶。秋风萧瑟,枫叶含笑,层见叠出,群山所呈现的…
-
评书艺人周绍俊的评书情结(作者:刘同泰)
我与周绍俊先生有缘。上个世纪六十年代,我父亲在大队做会计,我经常到大队部去玩。那时各生产队没有电话,要开会、举行什么活动等都是由专人下队去通知。周绍俊就是在大队部做这个工作的。由于…
-
慈母四周年祭(作者:郑彦芹)
西江月.慈母四周年祭(词林正韵) 驾鹤远行难返,笑容音杳何方。四年相思念成殇,情愫心中激荡。 梦里万千心语,无言倾诉衷肠。瞬间化作泪飞扬,慈母天堂没恙。 时光如白驹过隙,2022年…
-
王以月和他的小四轮 | 作者 王以太
上个世纪的中后期,四个现代化建设的口号喊得震天响。其实在我们农村里看得见、摸得着的现代化,就是由牛耕犁耙逐步过度到双铧犁、手扶拖拉机、小四轮机,最后人民公社的大型机耕队。初始时的手…
-
世间再无《爱的田》——张爱坤老师,走好 | 作者 徐善义
同学清风昨晚午夜突然告诉我,世间再无“爱的田”,我听了没解其意。他随后告诉我,张老师走了。啥?我惊愕了。不可能!但随后的交流叫我痛心不已,张爱坤老师真的突发疾病,已离世。 我不敢相…
-
座客 (作者: 陈志宏)
2017年10月27日上午10时,接到三表舅打来电话,说居住在北京的大姨夫去逝。 怎么办?去吊孝!明天正丧,在八宝山殡仪馆举行,今天下午就得动身前往徐州高铁站乘车,傍晚能到北京。 …
-
宅台开满金菜花 | 作者 吕翠臣
小时候,家后的台子上每到六月份便开满了金黄色的花儿,家乡人都称它金菜花。它长长的叶子,和荷花一样有一根长长的茎 ,茎上面簇拥着许多花骨朵,亭亭玉立的,花开的时候像一个小喇叭,带着五…
-
《邳州蓝印花布》后记 | 作者 王如坤
《邳州蓝印花布》这本书,虽然不是一部以考据见长的史书,也不是一部以资料齐全取胜的典籍;仅作民间工艺的一种资料读本奉献给大家,引发人们的回忆,追思难以忘怀的蓝印花布与祖辈们戚戚相关的…
-
拜碑(作者:刘波涛)
随着高两米六、宽一米的巨碑缓缓升起,威风凛凛地屹立在我祖四公仰玢墓前时,我们族辈二十氏孙齐刷刷跪拜在墓碑前,感恩祖辈对后辈子孙的佑护和培养,铭记祖辈一身正气对后辈的影响和启迪。天地…
-
风雨彩虹——鲍继忠同学二三事 | 作者 王以太
人老了好念旧。 虽然往日的风风雨雨飘忽已去,熟人的影子渐行渐远,往事如烟了,不想也罢。但近年来,我的思绪却心不由已的时不时停留在鲍继忠老同学身上。尽管我们在顺河高小只同学两年。但几…
-
剪纸花(作者:张林薇)
故乡的夏夜,珍奶的茅屋前,老银杏树不规则的剪影映于有月的夜空中,在我,是心底一道永恒的风景。 珍奶就坐在我身旁,一边摇着蒲扇一边讲着呱儿。我似懂非懂地听着,透过叶间看那沟壑纵横的月…
-
抗疫四月天 ( 作者:徐善义)
人间最美四月天,然而,这个春色明丽的日子,却被始料未及的疫情打破了所有的宁静。 回想曾经的鼠年之殇,那场抗击疫情的战役留给我们的是太多的伤痛和思考。它从未知、感知、研判、定调、协同…
-
商贾云集的官湖镇 (作者:薛家传)
官湖在明末清初就是一个富庶的田园小镇。康熙七年(1668年),鲁南大地震,史称(“郯庐大地震” ),古邳城陷。时过22年后,迁新邳城建制,官湖成了交通要道,这里雨量充沛,四季分明,…
-
五月的鲜花——纪念三烈士牺牲一周年 | 作者 王辽生
五月是鲜花盛开的季节,而二十世纪最后的那个五月却属于悲壮,属于天人合一的怒吼。五月的风被鲜血染红;三位优秀的中华儿女,为捍卫真理而献身,带走了他们的全部梦幻,给人类只留下耐人寻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