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麦收开始,在生产队劳动的人,没事的时候都习惯到流水沟那里去洗澡。
我们队有二个天然浴场。一是北汪,另一东石溏沟。北汪在我们四队,靑年路中间的北边,离村边不到一百米。青年路东西长不到一干米,青年路北是农田和菜地。北汪是一个水溏,南北长有一百米,东西宽有三十米,汪南是桑园与菜地,每年小孩都到桑园采桑椹子吃,紫留留得如玛瑙,好吃极了,菜园里种着各种各样的青菜,春三月菜花开满汪边,汪的东、北、西边为农田。
每年的立夏,或不到立夏,我们便跑到北汪里洗澡,夏天,天热时,基本在水中泡上一天。在汪里打水仗做游戏,乐不思蜀。村东石溏沟,从麦收后便热闹起来,打完场的、干活回来的社员和割草放牛的小孩,都跑到石塘沟里去洗澡。
这条水沟很长,南接南湖水库,北接北湖小河,有五里地之长,平时水库流下的水灌溉庄稼,直接流进水稻田中,六月连阴雨时,把多余的雨水排到下游河里。为什么叫东石溏沟哪?队里采石,打出一口天然水井,在一块大石缝中打出的,井水尉兰,非常清凉,深不见底,水凉而干甜,社员干活回来都喝几口,天然的矿泉水。小孩听大人讲,井通东海很神奇,每当大旱,井水不干,淘皮的小孩跳进去洗澡,得马上出来,水太凉。沟边是一条南北小道,南头连着村,北边连着队里场院,是一条地里干活回家的必由之路。
太阳下山,水沟边站满了洗澡的大人与小孩,一片光溜溜的裸体,热闹非凡,说说笑笑。下地回家的女人与女孩用草帽或其它物挡住半个脸,葱忙而过。有理的街道,无理的河道,大家都明白这个道理。
夏天吃罢晚饭,男人都直奔北汪,不会游泳的小孩趴在岸边,大人洗好回去休息了,半大小男孩仍不离场。临居那些大嫂大姐们等的不耐烦了,从远处喊叫半大男孩离开,这些男孩也捣蛋喊也不走,以至于嫂子们大姐们呼啦啦跳进水里,这些男孩也不离开,慌忙游到对岸逃走。
北汪、石塘两个沟天然浴场,百姓、儿童的乐园。
评论列表(3条)
一篇接地气的美文佳作,为老师支持点赞
这篇文章真好,说的是实话,是真事
这篇文章真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