邳州文化网编辑
-
恩师难忘(张越):散文外一首
转眼间,我已是一个大孩子了,在这些年中我遇到过许许多多的老师。让我最难忘的是小学时教我的孙老师。 细长的眉之下,是一双炯炯有神的大眼睛,一张能说会道的嘴——这就是我的班主任孙老师。…
-
告慰父亲——邳州情结深植我们心中(蔡江山)
2017年来邳州参加新四军后代聚会,被这座城市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秀美山水姿色打动,更是有感于红色传承的旗帜一直让邳州的今昔在烽火战争年代和开放改革中熠熠生辉。我知道这里曾是新四军将士…
-
文艺杂家老九先生侧记(沈向明)
老九者,朱廷九先生也,号大榆树醉翁,为书法、文学、戏剧、民间文学之集大成者,是邳州、徐州乃至江苏省少有的集作家、戏剧家、民间文学家、书法家于一身的艺术家。他心胸坦荡,德才兼备、以德…
-
唯一的“唯一”——记著名红色传记作家周唯一先生(沈向明)
由周唯一老师的小说《风雨莲花》改编的电视连续剧《女匪首传奇》正在热播中;经典红色人物传记之《娄梦侠传》即将被北京一家著名影视制作公司改编成电影;而另一部经典红色人物传记《李超时将军…
-
人淡如菊 品清似水—记著名文史学者程荣华先生(沈向明)
著名文史学者程荣华先生的大名,对我来说早已是如雷贯耳!知道程老,还得从十多年前的春节期间逛旧书摊时无意中发现的一本《徐州地方诗选读》讲起!那本土黄色封面不算太厚,但分量十足的书,是…
-
十八岁
十八岁 风不再缠绵多情,雨不再冷冷清清 江水不再只为无语东流 明月不再为谁描眉颔首 花不再红,草不在绿 张扬自由,仿似诗人的比喻 我把写过的东西撕掉 散在空气里燃烧 用我十八岁的眉…
-
要 账 (黄兴洲)
一陣急促的敲门声响起,汪儿娘急忙披衣下床去开门,门刚开一条缝,从外边拥进四五个人来,领头的是个四十多岁的汉子,穿一身油渍麻花的灰白色工作服,跟着三四个服务员样的女孩子…
-
市井村陌有知音 ——唱花相(尚化启)等
唱花相,也称“说花相”,是传统的民间口头即兴说唱艺术。花相历史悠久,商周时期称之为“说乐”,意为使人心和悦安乐。汉代,“说乐”被民间丐帮所利用,以说唱形式作为谋生手段,俗称“金口”…
-
古下邳怀想
我轻轻地踏上这沉睡的土地 庄稼一茬接一茬地生长 古老的石头在光阴里磨平了棱角 放羊的老人在夕阳里走向村庄 我在枯草堆里翻找历史的记忆 古黄河的排浪在泥土深处回响 黄石公的拐杖敲…
-
那年那月那人(宋智)
还是在上个世纪“人民公社”时期,我们生产队里的几个人就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虽然时隔半个多世纪,仍然时时浮现在我的脑海里,栩栩然跃跃然。 一、小脚“队长…
-
“流浪大师”沈魏引爆网络,是人性的进步还是倒退?
网传他叫沈魏,54岁,上海人,87届复旦大学高材生,原上海徐汇某审计局工作,一场车祸,夺走了妻女。20年前,因倡导垃圾分类,四处寻找垃圾被认为脑子有病(小视频他的原话)目前有收入,…
-
雕虫篇
蝴蝶 凭着漂亮的衣裙,翩跹的舞姿,就能和蜜蜂媲美。 鸭与雁 鸭群嘲笑天空的雁行:它们总是那么循规蹈矩。 笼鸟 其实,人们欣赏的,是我的泣诉……
-
春天的感动(外一首) 周 波
春雨迈上轻柔脚步, 走进人们匆忙的眼睛, 走进大地的心灵。 静止中的静止, 流动中的流动, 清爽简洁中的流畅, 天籁之音涌旷野, 动听的旋律。 小河小溪涌出浪花, 跌…
-
骆驼
骆驼 我从未到过沙漠 是一个不称职的骆驼 那里会有为天空遮羞的云朵 还要有红得像苹果的日落 在记忆里不断地寻索 那些美丽传说 以为习…
-
水龙吟·桃花
水龙吟·桃花 醉桃羞怨冠诗伶,为舞春曲浮名。良辰带晴,盛地逢迎,蒙宠临幸。粉妆素容,倾城颜红,风静云轻,试取簪芳英,蝶步婉盈,香迷径,溢满庭。 人生几遇…
-
华佗为何要在墙上挂几十条虫子?给太守治病为何要写信骂他?
华佗(?—208年),又名旉,字元化,东汉沛国谯(今安徽亳州)人。著名医学家,精通内、外、妇、儿及针灸各科,尤擅长外科。研制“麻沸散”进行全身麻醉,实施外科手术,居于世界医学领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