邳州文化网编辑

  • 魏巍:荷花品质

    常听到有人言,大环境不好,保持廉洁真难。这话说得有道理,我特别赞赏“真难”两字,说难而不是说不能。这让我想起《爱莲说》中的一句旷世名句“出淤泥而不染”,可见,即使是身处“淤泥”的环…

    2019-07-06
    05.6K
  • 刘波涛:父母不如“宠物”

    走在大街上,看到一些形形色色的中年男女,手中牵着他们心爱的宝贝“狗”,摇摇摆摆休闲地溜达,并无微不至像照顾自己孩子一样,呵护着他们宠物“狗”。让人不由地想到,他们能这样用心地去照顾…

    原创文学 2019-07-06
    03.5K
  • 沙正宏:山芋情结

    小麦在秋分节气以后播种,“寒露两旁看早麦”,霜降时青青麦苗就在瑟瑟秋风中摆首弄姿了。 经过两场霜打过后,绿油油的山芋秧蔫蔫的,没几天功夫变成了黑色,山芋到了该收获的季节。 几天紧张…

    原创文学 2019-07-06
    04.4K
  • 一苇以航——致2018(赵成海)

         不知道别人的眼泪暖不暖!只知道自己在努力过好每一天!      再过三天就是元旦了,鸡飞了,狗跳了。鸡年过去了,狗年到了!如我这四十多岁活如狗的年纪,2018,还是来了!…

    原创文学 2019-07-06
    03.8K
  • 谭丰华: 沁园春 · 庆元旦(外三首)

    沁园春 · 庆元旦(外三首) 谭丰华 盛世开元,神州同庆,山舞龙腾。 看九曲黄河,浊浪排空;万里长江,浩渺向东。 炎黄故里,岁稔年丰,国泰民安事业兴。 十九大,两个一百年,春潮涌动…

    原创文学 2019-07-06
    37.0K
  • 闲读鲁迅 徐景洲

             朋友闲聊,问我工作之余,读什么书消遣。   “读鲁迅。”我的回答不假思索,因为手头正放着先生的一本《三闲集》。   “鲁迅也能消遣吗?”   也难怪他大惑不解,因…

    2019-07-06
    03.5K
  • 历史悠久、口齿留香的土山烧饼(张法民)

         在邳州市区的大街小巷,街头巷尾,随处都可以看到有”土山锅饼”字样的门头招牌,这些门头的招牌字有的是用手写的,有的是用写真做的,还有的是用喷绘布做的…

    原创文学 2019-07-06
    06.8K
  • 周葆亮:回眸2017

    撕下2017年最后一张日历,心中充满窃喜,也有离不去的愁绪。在这鸡飞狗跳之际,回眸2017,作个小结,盘点过去,展望未来,在人生的履历表上,更有里程碑意义。 窃喜的是,在2016年…

    2019-07-06
    04.0K
  • 魏巍:隔屏相恋总无奈

    进入盛夏,气温骤然上升,坐在电脑前打开博客想写篇日志,可这“温暖”的天气让我的心情倍感烦躁,无从下笔。打开留言簿,看到朋友周风轩的好几条留言,看完他的叙述,他是被网络恋情所困扰,一…

    2019-07-06
    04.6K
  • 刘波涛:靓丽的风景线

    邳州市大街两旁,那一排排停放有序整整齐齐的机动车和非机动车,让人看啦心里有一种说不出的高兴和舒畅。这是大美邳州文明程度提高的象征,是邳州市民文化素质的进步,是尽快跨入国家文明城市大…

    2019-07-06
    05.1K
  • 送给老婆的新年礼物

        首发在徐老师头条号“大洲文苑”上的一篇文章,被《江苏教工》采用。杂志社汇来100元稿酬,我到邮局取钱,看到里面卖足金的貔貅(pí xiū)手链。取好汇款后,我就花588元给…

    原创文学 2019-07-06
    03.0K
  • 说书的三哥(沙正宏)

    说书人是我本家远房三哥,也是我的老师。 很小的时候,一到冬天的晚上,生产队里的牛屋里就会烤着火,树根、树枝和棉花秸秆是烤火的材料,虽然雪后这些取材湿漉漉的,可火大无湿材。把这些东西…

    民间文化 2019-07-06
    06.1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