邳州文化网编辑
-
刘波涛:给八路镇点“赞”
2018年1月10日清晨,在邳州市文联的组织下,“一朵花的美丽”采风创作团110人一行,迎着朝霞乘坐两辆豪华大巴,心情舒畅地哼着小曲,一路兴高采烈前往美丽之地——八路镇。 八路镇是…
-
情趣大自然
栽 柳 我三四岁的时候,一次随表姐去护城河洗衣服,那时护城河水碧波荡漾,清澈见底。回来时在水边拔了一把只有火柴杆粗细的野生小柳树苗,精心地栽在外婆小院的一角。天天浇水,精心照…
-
三婶说媒(李修运)
俗话说:“说媒虽在七十二行,指它吃饭脸得饿黄”“说媒饿撒牙”意思说,说媒这个职业是不能养活媒人的,看着很般配的一双儿男女,就是配不成姻缘;即便成其好事,逢年过节偶尔提两盒馃子,登门…
-
乡村风物记略(李修运)
黄墩湖、骆马湖一带,有一些特别的动物和植物,现在大都绝迹,它们能勾起远行人的回忆,也能让老年人回想起过往岁月的美好和青涩来。朝花夕拾,带露当然最佳;我在书页中偶见一朵干虞美人…
-
卖牛肉(徐景洲)
老黄牛死了,许多社员主张分肉吃,队领导班子不同意,一者私分牛肉是犯错,二者队里要买手扶拖拉机正缺钱。于是决定把牛肉卖掉,牛骨头煮汤,每个出工的社员可以喝上一大碗。当然,煮…
-
冬日的憧憬——李良甫诗五首
李良甫,男,部队转业,现江苏省邳州市卫生系统工作,徐州市作家协会会员,《儒商》杂志特约记者,在《乌兰察布晚报》《芜湖日报》《徐州都市晨报》,《邳州日报副刊》《信息报》,《邳州文化》…
-
胸怀决定未来
【编者按】吾友波涛兄,长期在国有企业工作,曾在基层单位“一把”多年,政声颇佳。近年搦管操觚,颇多佳作,本地日报常见其名。“仕道”草创之际,赐稿支援,甚为感谢。“胸怀决定未来”,平凡…
-
前省长夫人为何去做“暗娼”
继2012年出版长篇小说《我不是潘金莲》后,暌违五年,著名作家刘震云推出了新作《吃瓜时代的儿女们》。熟悉刘震云作品的人都有个共同感受,他的小说既荒诞又现实,既离奇又符合某种规律。这…
-
《大运河的传说》荣获第十三届中国民间文艺“山花奖”提名奖。
昨天,由中国文联和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办的第十三届中国民间文艺山花奖颁奖盛典在广州中山纪念堂隆重举行,由邳州市大运河文化研究会组织编纂,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邳州市民间文艺家协会…
-
走不出心中那道永远的风景
在我心中,有棵大树的风景,有条小河的情怀。就像秋的叶,总要叶落寻根。就像小河的水,总要回归大海。心中走不出的那片风景,魂牵梦绕,就像游子的魂,对老家那一山一水、一草一木…
-
我的大学梦(王以太)
大学生、天之骄子,学子的桂冠,上大学那是人生的梦想。从孩子呀呀学语起。家长就幻想着孩子有出息,上中学、上大学、出国留学。现在的人们也确实基本实现了这个梦想,很大一部分人如愿以偿的进…
-
一捧乡歌
邳州市戴庄镇退休的文化站长曹云启,收集整理了一本厚厚的《一捧乡歌》,要求我给写序。我不是搞民俗研究的,但我在挖掘、整理民间艺术中,往往涉猎到民俗学。虽然我不研究,但对民俗学有一种偏…
-
父亲的眼泪(赵成海)
我只见过我父亲流一次泪,那是当年二哥专科通知书送到家的时候。但母亲和大哥经常提起多年前父亲还流过一次泪! 小时候,感觉父亲很凶,总会指着捣蛋的我说:“你再怎么怎么…
-
刘井粉丝(翟洪建)
年的味道越来越近了。萝卜粉丝、猪肉炖粉条、辣椒粉丝、白菜粉丝豆腐,肉沫粉丝糕更有嚼劲,从家庭餐桌到高档酒店,粉丝成了居家过日子必备的食材。刘井粉丝作为地标特产,在邳州就…
-
太阳的温暖(戴俊平)
我头一回知道太阳的暖和,还是在刚上小学时,那是一个冬天的早晨,太阳才刚出来大半个,我看见村里老蒋家弟兄两个正站在屋东边的墙跟前,面对着太阳,我不知道他们在干什么,便也走过去和他们站…
-
历代名人与邳州
“邳”一般字典中解释“地名,在江苏”。看来是一个地名专用字。又做姓氏字,在我国姓氏中有一个稀有的“邳”姓。但邳姓人士太少了,邳姓最出名要算东汉开国皇帝刘秀时云台二十八将之一,死后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