邳州文化网编辑
-
微信不是老虎(周葆亮)
有人说,要想毁掉一个孩子,就交给他(她)一部手机。一部手机,能不能毁掉一个孩子?我没有考证过,只能是且信且疑吧。我正在敲打文字呢,手机“叮”响了,原来是《读者》上传了微信专栏作者花…
-
张法民:心系八路 情牵家乡
家乡的水最甜,家乡的人最亲,家乡的景最美,家乡的情最浓。 八路是我的家乡,虽然我迁居邳州市区10余载,但对八路的一草一木,一山一水,一路一桥,风土人情和民风民俗,还是怀着深切的怀恋…
-
刘波涛:老母亲用手机
我真是做梦都没有想到,八十多岁高龄的老母亲,竟然还能用上手机,并且打接电话还是那么非常自如。现在高科技飞速发展的时代,也让我老母亲也赶了一次时髦! “楼上楼下,电灯电话”,这句话这…
-
阳光的味道|赵成海
每天的 班车按部就班地行驶着,车上的乘客也都或闲聊或听歌。一个拐弯,一束冬日暖阳从车窗放肆地射进车内,车里一阵微动,大多遮眼或躲避。那片光,暖暖的,亮亮的,我只看一眼,温…
-
父亲母亲,我只要你们|赵成海
看到邳睢路议堂两旁出现的纸钱摊,我知道,祭奠亲人的又一个节气要来了。果然,本周五就是冬至,除了纸钱,我还想用文字去回忆和父亲在一起的那些过去,那些曾经! 父亲…
-
刘波涛:大美“环卫工”
在美丽的邳州市每当提起“环卫工人”,市民们都会赞不绝口,齐刷刷竖起大拇指,给他们一个大大的“赞”! 是的,邳州市各条大街小巷,每一寸土地,都是“环卫工人”用他们辛勤的双手,为它美容…
-
刘波涛:邳州特色风味“早点铺”
邳州市早点因花样繁多风味独特,而驰名大江南北。今生能够吃上一顿邳州的早点,那可以说是一生幸事! 邳州市地处长江以北,因地大物博、人口众多以及经济的突…
-
刘波涛:血脉情深
看到我父亲兄弟姐妹之间相处,那浓浓的血脉情感至深的爱,温馨的和睦相处和无微不至地关怀和体贴,在我人生脑海里留下了深深地烙印,让我敬佩和崇拜! “兄弟同心,其利断金”这句话太真切啦!…
-
王爱军:做一个无愧于时代的人
王杰精神研究会汪春恩会长专程从邳州送来《王杰精神代代传》书稿,嘱我为此书写几句话。翻阅这本浸透着汪会长心血的书稿,我的心情久久难以平静,感情的潮水在心中激荡,我想把对邳州人民的感情…
-
看瓜|李修运
大家都对鲁迅先生《故乡》这一段耳熟能详:“深蓝的天空中挂着一轮金黄的圆月,下面是海边的沙地,都种着一望无际的碧绿的西瓜,其间有一个十一二岁的少年,项带银圈,手捏一柄钢叉,向一匹猹尽…
-
刘波涛:浴室“文化”
“小浴室大文化”,还别说这句话还真的有些道理。每次当我踏进浴室内,看到那热闹的场面,真是让人欢心让人醉,有谈笑风生聊天的、有一边喝茶一边唱小曲的、有嗑瓜子吹大牛的、有在吃萝卜和喝饮…
-
黄晓梦:梅兰竹菊(四首)
梅 清香微度沁脾来, 步步生莲寻英骀。 淡烟丝雨风情在, 一树梅花一春载。 兰 兰叶婀娜映眼帘, 清香四溢蝶翩跹。 无论幽谷与深山, 一年四季尽开妍。 竹 粹然玉质本天成,…
-
张士伦:那年那月那棵树
我家住在邳州市邹庄镇北沙埠村的小新庄。小新庄很小,解放前只有七十多口人,这个自然村虽然小,因有一棵高大粗壮的古树,而远近闻名。 这棵高大粗壮的古树,当地人称柏树(其学名叫朴树,…
-
程树榛:悠悠故乡情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东风满洛城。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这是唐朝大诗人李白的诗作《春夜洛城闻笛》。在小学的音乐课堂上,老师将这首谱了曲的诗歌,教会了我。四十多年了,我一…
-
实践型的教育家——追思吴奔星先生
甲午春节期间,我曾在微信中转发了朋友发来的一首诗《别》的音频版,这是由中央电视台主持人王小丫、刘芳菲朗诵的,听来感人肺腑。微友们纷纷点赞或评论,甚至还说出了名师必出高徒这样的赞语。…
-
程黧眉: 临水照花
生平最扯绊的女人只有三个,现在都已不在人世。这最后走的一个,就是近年辞世的张爱玲。这样的三个女人,我把她们归了类,尽管是落了俗了,若她们在世,定是不会通过的。她们中的每一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