邳州文化网编辑

  • 翟洪建:雪绒花,一朵高尚圣洁的花

        计划经济时代的供销社就是一个大集体。那时薛集供销社的商店是十余间大房子连接在一起组成的长长的柜台,油盐酱醋、糕点副食、图书文具、日杂百货、五金电器、成衣布匹从南到北排列着。…

    原创文学 2019-07-06
    04.1K
  • 历史文化的守护者王如坤

    王如坤、男,汉族,1950年2月出生于邳州市岔河镇良壁村,大专文化,退休教师,江苏省邳州蓝印花布非物质文化保护项目及传承人,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中国工艺美术学会会员,江苏省收藏…

    2019-07-06
    012.9K
  • 水牛也是牛

         水牛,牛的一种。大约习性喜水,因而得名。   “水牛浮鼻渡”,水牛悠然泅水的神态,跃然纸上,诗中有画,很美。   在我的记忆里,黄牛先声夺人。生产队的牛栅栏里,都是清一色…

    文化杂谈 2019-07-06
    09.0K
  • 军队的女儿—毛体书法传人李静(1):家史

    李静原名李胜利,离休前任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部文化部长。 李静曾对我俩讲:我说我是邳州人,是因为我母亲是邳州人,我的父母均在邳州工作,我在邳州出生,在邳州入伍,当了新四军。其实我没…

    历史考古 2019-07-06
    021.6K
  • 鸟羽花蕊藏墨宝 ——龙凤花鸟字

    邳州龙凤花鸟字,又称“鸟字”、“多彩花鸟虫鱼组合书法”、“藏字画”、“飞帛板书”、“字谜语”、“意匠文字”等,是由古代“飞白书”、“鸟虫书”、“蝌蚪文”、“鸾凤书”、“穗书”、“云…

    民间文化 2019-07-06
    014.8K
  • 黄泥披彩显童趣 ——泥玩具

    邳州泥玩具的制作历史悠久,距今已有6000多年的历史。邳州四户大墩子、戴庄刘林新石器时期遗址中就曾出土了三件泥响瓿和一些陶兽、陶猪、陶鸡、陶鸭、陶房等泥玩具。更为令人惊奇的是,这些…

    民间文化 2019-07-06
    09.2K
  • 刘波涛:京杭大运河之中运河

    举世闻名的京杭大运河之中运河横穿于邳州市境内,它的源头北起山东的台儿庄,南至江苏省淮阴市,全程长186公里,于台儿庄东南入邳州市境内,西北横贯东南,经滩上、泇口、运河镇至窑湾镇附近…

    原创文学 2019-07-06
    07.6K
  • 艾山前:拿嫁妆

         “小兄,小兄,你快点长,长大给我拿嫁妆”,这句带点童谣腔调的一句话,是我在朦胧记忆中经常听到过的话语。        那时,我大概也就五六岁的样子,到我家和我姐姐们一起玩…

    原创文学 2019-07-06
    04.5K
  • 沈向明:哥就是个传说

        哥,就是一个传奇!这是我在聆听了蒲兄的人生故事后发出的由衷感叹。     认识蒲兄,是在上级组织的一个培训班上。报到当天的晚上,我被安排跟他住在同一个房间。看着他在台灯下忙…

    原创文学 2019-07-06
    04.9K
  • 朱思强:戴庄景点组诗

      山窝姊妹槐山窝奇观姊妹槐,古往今来受崇拜;薛礼征东栓过马,敬德揽胜有记载;历经沧桑阅历深,今日老太略有衰;罕见国宝活化石,但愿长生放异彩。 禹王山点赞大禹治水功德传,此山命名禹…

    诗歌 2019-07-06
    05.6K
  • 李帅全:我的父亲母亲(散文)

    父亲和母亲都是生活在农村的普普通通的农民。有农村人的善良、质朴,以及辛酸和无奈。几千年来,无论是谁,出于什么目的,对农民如何的美化拔高。但始终改变不了农民一直都是社会最底层的事实。…

    原创文学 2019-07-06
    03.9K
  • 邳州文化娱乐-传统游戏

    邳州民间传统游戏源远流长,项目很多,代代相传。民间游戏,多在儿童、青少年之间流行,也有的游戏在成年人、老年人之间流行。游戏的项目和内容随着时代演变也有所改进和翻新;邳北、邳南部分游…

    2019-07-06 民间文化
    013.3K
  • 徐景洲:读《中共锄奸保卫史记》中的娄梦侠烈士

       在网刊上连续编发长篇纪实传记文学《娄梦侠传》的过程中,收到一部热心网友寄来的解放军出版社出版的蒋柳清著的《中共锄奸保卫史记》,他说书中有一些关于娄梦侠的记述,弥足珍贵,对于深…

    原创文学 2019-07-06
    06.6K
  • 从陈楼走出的作家姜天民(段桂阳)

        陈楼街,原来叫大孙街。以前,街上有大喇叭,播放邳县人民广播电台的节目。在文化生活贫瘠的年代,高音喇叭也曾给人们带来了安慰。     我经常听到喇叭里播送:“下面请听广播剧《…

    原创文学 2019-07-06
    05.9K
  • 泰然:瑞香寺最后一位主持

    时有一村妇,夜娩子,寤生而痰淤,以为去,遂弃之于野。逢大雨,后返阳。邻人一叟翁,瓜棚闻啼声而以马甲裹之,抱回家中哺。婴家人闻之,旋携厚礼求还。邻人乃忠厚之家,无话,遂还之。婴家人叩…

    原创文学 2019-07-06
    05.6K
  • 八路老街纪事(41):“记者”张法民

          在记者两字上加了引号,是因为我真的搞不懂张法民到底是不是记者!但三十年前的张法民,虽职务不大,但在老街影响力可不小,反正我每次看到他,都崇拜的要命,我绝对是他的粉丝,虽…

    历史考古 2019-07-06
    05.0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