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
-
故乡三宝:名村、名校、名园 (作者:杨 玲)
故乡是一个最能勾起乡愁的词语,俗话说:儿不嫌母丑,每个人对故乡都有爱的基因,正如革命先烈方志敏在狱中写的《可爱的中国》那样,因为中国的每一寸土地都是母亲身上的一块血肉,都是养育自己…
-
秋天的乐趣 (作者:上海师范大学附中初一(三)班 顾一宸)
秋风吹来,把绿色的树叶变的金黄。当秋风吹过,金黄的树叶缓缓飘落去亲吻大地,霎时便美成金色的海洋。 在这秋高气爽的季节里,老师带领我们围着学校驰骋美美地疯了一圈,去欣赏秋天的景色,去…
-
几处中秋月圆 (作者:张相义)
儿子生活在南京,女儿生活杭州,我们夫妻俩则来往于徐州——南京——杭州之间。中秋渐近,自立秋我就心底里盘算着,中秋在哪里过,经过儿女们讨论形成决议:儿子从南京来杭州,我们全…
-
龙湖里的秋雨晚荷 (作者:马淑宝)
今年的秋雨有点邪。印象中,秋雨是轻盈优美的,落到脸上臂上,有着淡淡的清凉,令人愉悦。然而,今年的秋雨不仅连绵,而且来得猛烈。已报道多城积水,农田受淹。疫情又趁机潜入,闹乎得人心惶惶…
-
家有诗书继世长(作者:骆红芹)
在邳州教育界,提起李佩、张秀荣夫妻,许多人都会伸出大拇指夸赞,不论在工作中还是在生活上,堪称周围人的楷模,他们用自己的一言一行影响下一代,儿子、媳妇、女儿先后四人都走进教师队伍…
-
绚丽多彩的秋天 (作者: 陈景胜)
我们度过了骄阳似火的夏天,走进了绚丽多彩的秋天。秋,没有春的明艳,夏的浓烈,冬的醇厚,但是相比于春、夏、冬三季,秋是明澈的,秋是淡远的,秋是悠游的,秋是丰硕的,她炽而不烈,明而不媚…
-
小姑教我唱歌 (作者:陈志宏)
天又下雨了。今年的夏天真烦人,老是下雨。 本来说好今天下午和小姑一块薅猪草的,看起来是去不成了。我躲在家里避雨,一边吃着煎饼,一边盘算着跟小姑到南湖田野里学唱歌,看起来学不成了。哎…
-
与天地同眠(作者:林友侨)
谁曾见过,男男女女老老少少好几百人睡在一张“大床”的情景?天作蚊帐地作床,床上睡着全村的人,这样童话般的画面,我小的时候每到夏季,每天晚上都在上演。如今回想起来,是那么遥远,那么不…
-
乡村事迹(作者: 蒋平秀)
1976年的乡村,周围是生产队成片的高梁,高梁红了的时候,便引来成群的麻雀。那时的麻雀,在飞禽世界里,是最庞大的家族,它们总喜欢集体行动,黑压压的一片,在生产队的高梁地里,大…
-
病房(作者: 陈志宏)
最后一次针灸是在三十三年前的秋天,大慨也是这个时节,说冷不冷,说热不热。可上午十点过后,至下午三点前,针灸病房里还会送点凉风,要是身体不出点毛病的话还是非常惬意的。 那时候的我,主…
-
那个年月的自行车(作者 :马淑宝)
我每每看到小区门前那排整齐鲜亮的共享单车,就想起了那个年月的自行车,还有那年那月的那些事。 我的幼年和童年正处在物资极度匮乏的年代。除了盼食能果腹衣能遮体外,稍大一些,自行车就成了…
-
爱情喉舌(作者:李愫生)
她谈了无数场恋爱。大大小小。男人就是她的江湖。寻找真正的爱情,就是她的宿命。 她的第一个男人,是大学时的校园混混,无才有貌,风流倜傥。往那里一站,立马吸引众多的目光。她是校花,他是…
-
夏大姐(作者: 陈志宏)
人的社会性,现在最主要表现在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中。 来南京两年多了,说不结识个把两个朋友,除非患有自闭症,否则是骗人的。由于我成天忙忙碌碌,真无暇顾及相处朋友,只是每天早晨上,超市开…
-
扛在肩上的家(作者 :张露群)
20岁之前,占卜的先生就说我“背井离乡始无忧”,10多年的经历果然验证了这句生命的谶语。 家,在我的记忆中只是一抹淡淡的哀愁,我不敢走近它,如同不敢面对自己内心的软弱,那种烟熏火燎…
-
卖瓜记(作者: 言午)
盛夏七月,骄阳似火,正是各种甜瓜、西瓜蜂拥上市的季节。每当我经过路旁的卖瓜市场,见到相隔不远的摊主们期待的目光,随即明白了他们焦急的心情,能把瓜早点卖出去赚一些钱,是他们最…
-
座客(作者:陈志宏)
2017年10月27日10时左右, 突听三表舅打来电话说居住北京大姨夫去世的消息。明天正丧,在八宝山殡仪馆举行,下午就得乘坐高铁去北京。 我和三表舅赶到北京已经天黑。接我们的小伙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