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
-
风范(作者: 徐景洲)
许多年前工作过的那所百年历史的淮阴中学,是一所老牌省重点中学,独特校风,给我留下了极深的印象。 那时老师不坐班,坐班的却是领导。领导总是提前个把小时到校,总是在学校熄灯后离校。而老…
-
梦萦桃花岛(作者:周峰)
一男一女来到桃花岛大酒店,惊呆了正在饮酒的浪子和我。这俩人一个是桃花,一个是骚客李,他们也认出了我们。浪子立马起身,怒气冲冲指着骚客李说:你这家伙真不地道,那天我问你桃花去哪了?你…
-
月色迷人(作者:管淑平)
初秋的傍晚,最宜溜出门去散步。一路走走看看,消化着下肚不久的食物,也消化着一天的复杂的心情。 渐渐地,天色也打了退堂鼓,暗了下来。夕阳的霞光,洒下来一地金黄。那些微小而迷人眼的晚霞…
-
野 味 (作者:鹿钦海)
我的童年岁月是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那个时候国家经济还很落后,很难吃到肉。所以,出去“打”点野味、改善一下生活,就成了孩子们漫山遍野、四处狼窜的动力。 我虽然小时候身体孱弱、不那么奢…
-
“猫”打坏了煤油灯 (作者: 娄德华)
七十年代夏末的一个早晨,妈妈喊来了卖油条的,买了三十根。 我们兄弟六人,除了老三睡懒觉,其余很早到汪边树上,去逮未变黑的姐娄龟。根本不知道妈妈买了油条。晚饭后,我们兄弟五人都已顶着…
-
读史铁生,阅读心疼(作者 :李修运)
每当捧读著名作家史铁生先生的作品,总有丝丝缕缕的心疼的感觉向我袭来。他那样平和地娓娓道来,这个北方男人好像始终微笑着,那种超越残疾和生死的大彻大悟乐观的人生态度,充盈在朴素的字里行…
-
难忘恩师 (作者:黃兴洲)
1957年暑假,我上小学四年级,班主任张家银老师,很钟爱我,课余时间我弹流子弄得一身泥,他给我拍掉,叫我注意卫生。初小升高小的榜示上没有我的名字,我吓得呜呜哭,张老师看见了,连说:…
-
贵妇人(作者 :李修运)
“鬼节”那天清早,我到南大桥底下乘公交,回四十里外的老家上坟。 车快开了,气喘吁吁地跑上来一位中年以上妇女,刚好坐在我旁边,气喘如牛,俗香扑鼻。她大约六十岁左右,眼角鱼尾纹如一束粗…
-
打元宝(作者 :徐景洲)
破“四旧”时,打元宝游戏正盛行,到处扔的旧书报都是叠元宝好材料。元宝虽纸叠,却与金钱有关,毫无疑问属“四旧”。打元宝目的就是赢元宝,赢元宝就是想赚钱发财,更是不折不扣资产阶级思想。…
-
快乐,是自找的(作者: 李萌)
在喧嚣的城市生活中,很多健康的人其实并不健康,他们迷失了方向,郁闷、苦恼、忧愁和狂乱充斥了他们的心理。有时真的很庆幸自己,虽然没有健康的体魄,但有一个安闲清净的环境,没有压力,没有…
-
迟到的致歉 (作者:黄兴洲)
那一年冬天,一节课堂上,一个学生怕冷,把火车头栽绒帽子的两个帽耳朵放下来了,扎刹着实在不雅。当时社会上正放电影“威虎山”,影片中的小炉匠就是这样戴的帽子,我讲课不许学生思想开小差,…
-
妈妈回家不做饭 (作者:郝晓庚)
女儿放学回家,对着妻子端上餐桌的饭菜嗤之以鼻,小脸一扬:“我不想吃!” 我们面面相觑:“宝贝,那我们吃点什么?” 妻子想了想,说:“附近新开了一家妈妈菜馆,我们去尝尝吧!” “妈妈…
-
领袖在我心中(作者:陈景胜)
我也在想:毛主席啊,中国人民乃至世界人民(队列中,有很多外国友人)从没有把您忘记,到北京第一件事就是来看望您!水晶棺里,主席仰面躺着,鲜红的党旗覆盖至毛主席的前胸,一束橘黄的灯光照…
-
梦断桃花岛(作者:周峰)
自从在桃花岛一梦再梦连三梦,桃花已经驻进心里,在脑海中时隐时现,挥之不去,当安静下来时,想想都可笑,甚至还纠结,究其原因,都是被江湖浪子和骚客李文祥害的,如果他们不写桃花不追桃花,…
-
老家墙外的风景线(作者: 徐善义)
好些日子没到我村东的老家看看了,周末有闲,总算又是醉了一回。院外的银杏树旺盛得惊人,叶片肥嫩,枝条粗壮,偏枝斜展,如手臂挥舞。十多棵林立向天,均匀排列,粗细相仿。枝条缠交,相携相伴…
-
美味决定市场 ( 作者:刘波涛)
因为胃中馋虫的骚扰,我在文友高兄的引导下,路过多家饭店而不入,最后信步地踏入“金庭快餐店”,一品美味佳肴。 走进快餐店,一道亮丽风景霎时展现眼前,宾朋满座,来往就餐顾客川流不息,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