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
-
小可爱,金叶吊兰 ( 作者:刘波涛)
每天看着家中一盆盆多姿多彩的吊兰,有的抖动着羞涩的笑脸对你微笑,有的调皮地伸出小手向你致意,有的则摇动它贪婪的小腰向上生长,一星星一点点,无时无刻不在向主人炫耀它天天幸福成长和调皮…
-
不会撒谎的鸡 (作者: 陈乃平)
俺家是七十年代初期从利津陈庄搬迁到北大洼的,当时实行的还是大锅饭,以集体形式为主。对种植、养殖管理很严,不允许私自开荒、养殖。如果养殖猪、鸡、鹅、鸭、兔等动物,按一定的数量控制。如…
-
秋色浓郁老家情(作者: 徐善义)
老家就是温情,秋色浓郁,满眼翠绿亮眼,煞是叫人倍感温馨。 眉豆花开,淡雅,素净,心型叶绿,在中秋时节也是俏色靓丽。那些厚实绿嫩的眉豆,刀型喜人,大小相当,多枚并长枝头。在这个时节里…
-
厂长的胸怀 (作者: 荆其胜)
1990年,渤海市活塞厂发生了这么一件事:从新疆刚调来的年轻工人李拥军,趁着周边没人,用一个5 升的塑料桶放了满满一桶柴油偷偷提回家去。这一幕,正好让看大门的老李头看在眼里。厂子虽…
-
那些麦穗在闪光 (作者:武晓玲)
周末陪母亲回了趟老家,多久没回来了?三个月还是半年…… 傍晚,母亲给我五块钱让我去买馒头,三岁半的女儿非要跟着一起去,她以为我要去商店,还惦记着她心中的棒棒…
-
游江苏宿迁项王故里 ( 作者 :陈景胜)
10月8日早上5点40左右,我随邳州我想去看看旅行社到宿迁一日游。我们游览了宿迁东关口、黄河爱情公园等景点,没有到项王故里游玩。回来的路上,大家一路欢歌,梁姐唱歌和丁谦华局长唱的京…
-
秦淮夜雨 (作者: Laoch)
一阵急雨落在眼前的黛瓦粉墙上。豆大的雨滴形成条条水线,打在暴涨的秦淮河水面。这是北方的雨。我觉得这雨与秦淮河不搭。十里秦淮蕴润着太多的书卷气,飘浮着难以化开的残脂剩粉,见过了一幕幕…
-
由“桥”引出的思考 (作者 :陈景胜)
马淑宝同学写了《我爱桥》的文章,下面就谈谈由“桥”引出的思考。“桥是跨越障碍的通道”。这是美国最权威的韦氏大词典对桥梁一词所下的最简短的定义。桥,不仅方便了大家的生活,同时也是沟通…
-
我的老爹(作者 :徐辉)
我的老爹应该是在我五六岁之前就去世了吧,因为年龄太小,他去世时的情景实在记不住了。 我的老爹的饭量实在大,大到惊人。那时的煎饼全用粗粮,燕麦、山芋等全都是烙煎饼的材料。每到奶奶烙煎…
-
寝室篇——回忆母校江苏省运河中学之二(作者:马淑宝)
打开尘封已久的记忆,脑海中突然浮现出了住了两年半的寝室,这让我回想起当年在运河中学住校的时光。 当年的寝室,为砖木结构瓦房。两排,女生住北排,男生住前排,我们住前排最东头,紧邻教师…
-
邳州墨客(作者:路兴录)
邳州墨客赵百传,从小酷爱书法,小学四年级时突发梦想要当书法家。爸说,咱家贫穷哪来书香味,水中捞月谈何容易。 百传立下墨香志,暗下决心争这口气,每天除完成老师布置完的作业后,自练书法…
-
大乖二乖 (作者:杨立宇)
大豆生了个方脑袋,后脑勺极平。如果理光头,从背面看,像极了一副小把的乒乓球拍。小子小时候,长辈们啧啧称赞:嘿!咋这么平,简直刀削的一样!作为他的父亲,我极其自豪。小宽却是个扁头,前…
-
走进金秋十月 (作者: 陈景胜)
今年国庆、中秋节喜相逢,给长假增添了浓浓的团圆意味。点燃了我十月的情愫,点燃了我骨骼里的祝福。走进金秋十月,也就走进了一段烟雨濛濛的往事。冉冉升起的五星红旗,似在诉说着风雨历程的艰…
-
耿老板的“心结” ( 作者:刘波涛)
邳州市金庭快餐店耿开明老板,多年如一日,源源不断拿出他辛苦经营快餐店的微薄收入,一步一个脚印地耕耘在公益事业爱心大道上。播下一路辛勤的种子,收获丰满幸福的果食,也释然了他多年的“心…
-
我是女司机(作者 :刘英华 )
人说这世上有三种司机: 老司机、新司机、女司机。 女司机之所以单列出来,是因为这个称谓并不只是指字面意义上的”女性司机”,如果谁嘴里一说出”女司…
-
明 月 千 里 (作者: 张旋)
“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许是听多了嫦娥奔月的传说,对着月亮中的黑影,总以为是嫦娥抱着玉兔遥视人间。老奶奶说:“月亮奶奶,爱吃韭菜。那个黑影是嫦娥奶奶弯着腰,一茬一茬地割韭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