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考古
-
寻访大榆树街
提起邳州城,上了岁数的人还是习惯称之为“大榆树街”,因为如今的邳州城,正是从那条被称作“大榆树街”的地方一点一滴发展起来的。在他们心中,大榆树就是邳州的象征,是邳州人永远的根。 那…
-
《娄梦侠传》跋
唯一兄嘱我为该书写个“跋”。盛情难却,只好从命。 我大学毕业分配来邳州工作不久,就听到了娄梦侠烈士的英名。在我任市政府办公室主任期间,因为落实烈属政策,认识了烈士的外孙…
-
《娄梦侠传》序:让烈士的遗愿变成现实
方志敏烈士在《可爱的中国》一书名为《记胡海、娄梦侠、谢名仁三同志的死》的文章中,曾高度赞扬娄梦侠等烈士“临难不屈,悲壮就死,不愧为无产阶级先锋队”。娄梦侠是我母亲在东海从事革…
-
会唱的渐少 船工号子淡出运河畔
“南来北往船如梭,处处欣闻号子歌”。在被誉为“大运河黄金水道”的邳州段运河上,“号子歌”如今已不复存在。这种被称作大运河上最美丽的声音——船工号子彻底淡出大运河河畔。邳州市民石常…
-
独具风格与价值的邳州汉画像石
邳州有着悠久的历史和古老的文化艺术传统,闻名于世的邳州四户大墩子彩陶,色彩绚丽、纹饰精美;戴庄春秋战国时期的九女墩青铜器,器型厚重、工艺精湛、另外就是作为两汉时期的车夫山汉画像石以…
-
《娄梦侠传》:女儿的心声(代后记)
我的父亲娄梦侠的传记《娄梦侠传》,在他诞生100周年之际出版发行。江苏省委书记李源潮同志在百忙之中亲自作序。邳州市委、市政府、市政协和党史办对本书的编写均十分重视。邳州市作家协会副…
-
《娄梦侠传》第一章:童年趣事
在江苏邳县的薛集乡,有一座很不起眼的小土山,据说《三国演义》第二十五回“屯土山关公约三事”的故事就发生在这里,所以这个小土山也变得很有名了。就在这个土山西南六里的地方,有个娄楼村。…
-
刘向侠|邳州老字号:大众饭店的变迁
解放前1939年的时候,邳县徐塘乡有位叫陆寿喜的厨师,雇给徐塘一个开酒坊的老板专门做饭。陆寿喜早年认过师傅,煎、炒、烹、炸样样在行。 那时候军阀混战,陆寿喜的…
-
衡墩壮:台儿庄会战中的战略要地——车辐山
车辐山位于邳州市西北部,和抗战名城台儿庄仅一河之隔。民国24年(1935)中兴煤炭公司出资兴建的台赵铁路(台儿庄至赵墩)建成通车,中间设立车辐山、宿羊山沙庄两站,车辐山火车站为距离…
-
解慕唐与《赤潮》
解慕唐烈士1900年出生在江苏邳州戴庄镇赵庄村,据资料记载,1919年“五·四”运动时,在徐州省立第七师范学校读书的解慕唐,就已是徐州学生运动的骨干。1920年解慕唐等人自发组织马…
-
徐偃王终结武原
徐偃王,生卒不详,名子诞,西周时徐国的首领,统辖今淮、泗一带,号称“徐偃王”。《后汉书·东夷传》:“地方五百里”,向他朝贡的“三十有六国”。曾联合九夷伐周。穆王惧其势大,承认其为东…
-
邳国侯奚仲造车
奚仲,生卒不详,任姓,轩辕黄帝之后。中国造车的鼻祖。夏代为车正(掌管车辆的官吏),居于薛(今山东滕州东南),后迁于邳。封“邳国侯”。 古老的邳州,有着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
-
军队的女儿—毛体书法传人李静(1):家史
李静原名李胜利,离休前任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部文化部长。 李静曾对我俩讲:我说我是邳州人,是因为我母亲是邳州人,我的父母均在邳州工作,我在邳州出生,在邳州入伍,当了新四军。其实我没…
-
八路老街纪事(41):“记者”张法民
在记者两字上加了引号,是因为我真的搞不懂张法民到底是不是记者!但三十年前的张法民,虽职务不大,但在老街影响力可不小,反正我每次看到他,都崇拜的要命,我绝对是他的粉丝,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