邳州文化网编辑
-
聚焦三条主线 扛起使命担当|赵墩:生产“拉满”,产业“创新”
赵墩镇锚定高质量发展航向 从健康科技到家居制造 一个个产业项目 落地生根、茁壮成长 勾勒出镇域经济 蓬勃向上的生动图景 成为推动邳州工业发展的强劲引擎 订单饱和 增资扩…
-
车辐山镇:“专利蒜架”成晾蒜新宠
在车辐山镇任庄村村民张延佩家门口,成片整齐排列的新型蒜架已搭建完毕。据了解,这些外观小巧轻便、结构简约的蒜架由铝合金制作,以坚固耐用的铁质圆形管为梁柱,四方形铁片构成底座。这样的设…
-
邳州“体育制造”闪耀中国体博会
我市企业江苏康力源体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科技赋能运动,智领健康未来”为主题,携旗下无动力跑步机系列和智能楼梯机训练系统、智慧校园AI体育角等多款创新产品亮相南昌体博会,全面展示其…
-
“残疾人之家”托起特殊人群就业梦
走进铁富镇乐康残疾人之家,成员们正忙碌而有序地工作着。2021年,铁富镇乐康残疾人之家成立电商客服项目,至今已稳定发展近4年。成员刘丽娜在此工作了3年多,主要负责各大平台的售前售后…
-
铁富镇人大代表“典”亮群众美好生活
5月26日,铁富高中门口空地变身普法主阵地,人大代表与网格员、志愿者共同搭建起普法“微课堂”。人大代表们发放《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宣传手册400余份。针对农村群众关注的宅基地纠纷…
-
邹埠村:村容村貌焕发“新容颜”
针对农村房前屋后乱堆乱放问题,邹埠村加大清理整治力度,并结合地势、村民意愿及生活特点进行谋划布局,将房前屋后空地进行统一规划,垒砌花池,改造成为独具特色的“小菜园”“小花园”。 近…
-
闲置资源变资产,邢楼镇村企联建走出新路子
在邢楼镇北邢楼村2800平方米的闲置校舍内,缝纫机声此起彼伏。这家服装厂解决村里近50人的就业问题,让村民实现灵活就业。 企业负责人宋莉介绍:“自4月投产以来,三条生产线已出口雨衣…
-
富民强村在路上丨小湖村:设施农业结硕果
近年来,港上镇小湖村大力发展设施农业,通过引进优质瓜苗品种,邀请农技专家现场指导,推广科学化、精细化种植管理技术,让大棚瓜果实现了高产又优质。 走进港上镇小湖村的香瓜大棚内,阵阵浓…
-
葡萄村:人居环境焕“新颜”
活动中,党员代表、村民志愿者积极参与,大家手持扫帚、铁锹等工具,分工明确。有的清理道路两旁和房前屋后的乱堆乱放,将杂物归置得整整齐齐;有的拆除危旧建筑,为村庄腾出更多发展空间。在大…
-
爱路护路,让路政知识“飞入千家万户”
活动现场,工作人员设立便民服务咨询台、悬挂宣传条幅、摆放展板、向过往群众发放宣传单及宣传手册,并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宣讲《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路法》《公路安全保护条例》等法律法规,以及大件…
-
这样吃,其实很减肥!
【早安,邳州】嗨!早上好!今天是5月27日,星期二。 ️今天多云,东南风3到4级,气温15℃到29℃。 ️28日多云到晴,东南风3到4级,气温16℃到3…
-
跨越100公里的“蒜香母女情”
每年蒜收季,邳州的田间地头都会迎来一群特殊的“客人”——他们背着行囊远道而来,在烈日下弯腰劳作,用汗水换取收获。在碾庄镇才庄村,蒜农李文文与安徽蒜客魏文侠的故事,让这个夏天的蒜香里…
-
车辐山镇:“一村一品”促振兴
大蒜种植作为车辐山村的支柱产业,是村民增收的重要来源。如何进一步提升大蒜的附加值,成为摆在村“两委”面前的一项重要课题。车辐山村以盘活闲置土地为切入点,成功将一块闲置的土地改造成为…
-
银杏拍客·每日佳作|汗水浇灌“蒜”香梦
本期佳作:《汗水浇灌“蒜”香梦》摄影:崔亚 1、打开“邳州银杏甲天下”客户端,进入“大邳圈”,在“银杏拍客”版块,在线发布作品(需注明作品标题和作者姓名)。 2、每日择优在“银杏拍…
-
戴圩街道“小农夫”上好农耕课
5月23日,来自安贤小学五年级的20余名学生化身“小农夫”,在村干部的指导下,开启了农耕第一课。活动现场,村干部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向学生们讲解向日葵的生长习性与栽种技巧,并亲自进行…
-
车辐山镇6万多亩大蒜喜获丰收
近日,记者走进车辐山镇车前村的蒜田,浓浓的蒜香扑面而来。蒜农们正忙于剪蒜、装袋、搬运,田间地头一片丰收景象。村民张兴今年种植了20亩大蒜,通过科学的田间管理,收获的大蒜个头大、产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