邳州文化网编辑
-
故园往事:传说绛珠草,斑斓响铃草,好吃端午果(作者:许广洲)
孩提时代我们到田里割草常常爱采摘香端午果(又叫大端午果)吃,这种果实像悬挂在枝条上的绿灯笼,三三俩俩十分好看,后来才知道这种香端午学名叫响铃草。当果实成熟时,外壳就渐渐变成了土黄色…
-
游在苏州:狮子林(下篇 作者:高志明)
真有趣,这句话若是我们老百姓说了就是普普通通很平常的,无非是对某件事或人欢喜高兴而发出点感慨罢了。然而这句话若出自真龙天子之口,那就不一样了。皇上一言九鼎,说啥算啥,金口玉言,谁敢…
-
家族系列微小说:奶奶(作者:郑洪杰)
我写的奶奶有两个。一个是我爷爷的原配,后来我喊她大奶;另一个我喊她叫二奶,是我爷爷的二房。 那时侯我爷爷在地主张伯良家做长工,从14岁开始一直干了20年,张伯良就让他做了大领。大领…
-
校园文学:记忆中的三次目光(作者:张馨月)
从七岁至今,我在小学里已度过四个春秋,每当我伏案写作时,眼前总是浮现出老师的三次目光,挥之不去。 第一次目光是在二年级的下学期。 那时,我疯狂地爱上了阅读,写得一手好文章。有一天作…
-
开启新中国农民画创作高潮的《老黄牛告状》作者张开祥谈创作经过
(左起 陈景胜,刘向侠,张开祥,张士伦) 我叫张开祥,1934 年生,高小文化程度,原籍邳州市陈楼镇新营村,现在户口所在地是黑龙江省龙江县正阳马场。从 1970 年离开新营村,我已…
-
传奇故事《兄妹情深》之二:热闹的婚礼(作者:黄兴洲)
每一个生活小区里,天天上演着业主与物业办理人员彼此间的矛盾。生活本身是复杂的,没有矛盾不成世界。亲亲兄弟姐妹几个人还常常闹磨擦,作为当”法官”的父母亲断案的…
-
传奇故事《兄妹情深》之三:秀秀家修电(作者:黄兴洲)
云端打开手机上电灯,掀开闸刀盒发现是保险丝爆了,他让秀秀拿着手机照亮,几三下换好,闸刀一推,灯亮了,他又到厨房遍地检查了一下各种电器,发现电磁炉的插头有烧糊了的痕迹,立马给换了下来…
-
家族系列小说:爷爷(作者:郑洪杰)
我爷爷活在五黄六月天,整个麦季就是为他存在的。 爷爷在天没亮时就站在院子里喊:西屋的,南屋的,还有你东屋的,都给我起来了!咋的,没听见咋的?起,麻利起,赶快给我下地去,今儿开镰! …
-
周七猴子故事之六十一:撵没撵(作者:刘向侠)
刚过罢年,周庄上的几家财主合伙从官湖请来了唱“拉魂腔”的小戏班在场屋里搭了个戏台,天晚上几家财主到场屋听戏。有顺眼的,就让人在场听,不顺眼的立马叠桥把人往外撵,因是几家财主掏钱请的…
-
民谚故事:光敲梆子不卖油(作者:孙常胜)
光说好听的话就是不办事情。 说起这句谚语,还有一段动人故事呢。传说很久很久以前,山西晋阳城有个叫游有志的小伙子,父亲在朝为官,家里原先还算富裕,小时候读过几年书,人也挺聪明,就是有…
-
画坛探奥:农民画《老牛告状》的影响力(作者:段桂阳)
新中国第一幅农民画《老牛告状》,是由当年江苏邳县陈楼镇新营村农民本身创作的,真正原汁原味的农民作品,来源于最接地气的农村生活。但是,我们现在看到的这幅农民画其实是经专业人士润色过的…
-
西窗剪烛:我欠一个拥抱(作者:张辉)
我欠夕阳一个拥抱 生命是如此的美妙 没来得及用心思考 竟会匆匆忙消失掉 我欠清晨一个拥抱 总带着凉爽的感觉 还没起床走到跑道 天空已经炎阳高照 我欠学生一个拥抱 向我要求一起拍照 …
-
人间章回:末代地主(作者:王以太)
在人们程式化的固定思维中,地主的形象都是穷兇极恶、跋扈狂霸道的恶棍,至少也是傲慢无理、不尽人情的守财奴。但我见到的我们村的末代地主,却颠覆了我在课本里得到的印象。虽然说不能以点带面…
-
2019年度全国征兵命令发布
:7月24日,2019年度全国征兵命令发布。本年度全国征兵工作将从8月1号开始,至9月30号结束,报名截止时间为2019年8月5日。适龄青年可登录“全国征兵网”报名应征。转发扩散!…
-
一位乡镇武装部长:“我的岗位连着大国防”
乡镇武装部长这个岗位,在一些人眼里就是闲差,除了征兵时忙一阵,其他时间没啥事干。可情况真的是如此吗?河北省丰宁满族自治县大阁镇武装部长张文泉,小官大做,十年如一日,把工作中的酸、甜…
-
红楼梦语言艺术赏析:消愁解闷改消愁破闷,为何一个破字境界全开
“消愁解闷”是习见成语,出自元代高文秀《遇上皇》第一折:“教我断消愁解闷瓮头香。”但到了曹雪芹笔下,则改成了“消愁破闷”。一字之差,不仅让常用成语有了新鲜感,并且在意义上也赋于新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