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
-
偷瓜 : 文/徐敬军
谷雨过后二天,生产队里老人们都去种瓜,小孩跟着看,种下一粒种子便培上一个小土堆,一粒一粒种的非常认真,此时也在孩子们的心里种下了希望。 看到瓜苗长出后,孩子们露出了笑脸,他们天天挂…
-
一船明月一帆风一一怀念华文胜老师 | 作者 郭华庭
我的高中时光,政治课经历了冷热不期、“气候不齐”的起起伏伏。 我就读的中学校,地处偏僻。囿于环境条件与特殊时代的双重限制,师资缺口,成为挥之不去的困扰。课程与老师的专业难能匹配,政…
-
今年暑夏有蝉鸣 | 作者 徐善义
一声嘶鸣,干净清脆,绵长又是那么有节奏,那既熟悉又陌生的蝉鸣声终于又听到了,在这个酷热非常的暑期。蝉,暑期才有它的身影,杨柳树上,菜园地篱笆上,草丛间,湖里村边,太多的自然界的恩赐…
-
逝去的蓑衣: 文/徐敬军
住在我老家,斜对门的徐明友大叔,比我大二十多岁,他是三队,我是四队,他务农、血贫农、言语不多,老老实实本本分分,不争不辩在队里务农,像老黄牛任劳任怨,天天早岀晚归,风里来雨里去,是…
-
桥断路拐弯(作者: 林友侨)
清凌凌的河面上,一座跨河大桥突然断了,平日的人来车往戛然而止,对两岸百姓的影响究竟有多大,将改变多少人的前途命运和人生轨迹,这事,没有人盘算过。我,是一条断桥的见证人,也是这条断桥…
-
夜钓 (作者:陈志宏)
夏至刚到,天气异常的炎热,大地似乎要燃烧起来,常年真的不想在这大白天钓鱼了,因为鱼不上勾不说,人在太阳底下,让人着实受不了。于是常年给调转个时空,昼伏夜钓。 常年是半夜十一点多钟来…
-
天然浴场 :徐敬军
从麦收开始,在生产队劳动的人,没事的时候都习惯到流水沟那里去洗澡。 我们队有二个天然浴场。一是北汪,另一东石溏沟。北汪在我们四队,靑年路中间的北边,离村边不到一百米。青年路东西长不…
-
当代的“白求恩” ( 作者:顾遵亚)
俗话说:“牙疼不是病,疼起来真难受”。2022年7月4日凌晨2点,我的牙突然疼起来,疼得我不知怎么好,家中没有止痛药,也不好去医院看,坚持忍着,先是刷牙,再用醋漱漱口,然后听人家说…
-
邳州李口大沟有鱼了/作者 王以太
常听人说“狗咬人不是新闻,人咬狗才叫新闻”,因为它颠覆了人们的认知。同理,如果谁说李口大沟没有鱼,这不是新闻。因为在人们的印象里,那就是条臭水沟,号称邳州的“龙须沟”,是脏乱差的代…
-
飞向故乡一一陈洪颐先生《西江月.回家》读后/郭华庭
帝乡金粉,千古滋润。江南佳地,处处胜景。然,于漂移居者言,则视若负累,奔波辛劳,心为形役,精神苦于拘挛。 洪颐兄新作《西江月.回家》,似当如陶潜之巜归去来兮辞》,“归去来兮,田园将…
-
暴风雨之夜 :徐敬军
辽南八月,象江南梅雨季节,雨下个不停,白天夜里接着下。 夜里十二点正是我换岗时间。我在十一连一班,一班是连队的基准班,即带头班,骨干班。分到一班的战士都很高兴,也很自豪。我们班长姓…
-
柿子红了:清风煮茶
国庆放假回了趟老家。一来,久不回老屋,院内杂草恐又蔓延开了,需得除去。二来,前几天妹说,家里的柿子差不多熟了。再不摘,都该让小鸟享用了。有空可以摘一些回来,除却己用,相熟的好友也可…
-
故园春深(作者:林友侨)
霏霏春雨住,乡间万物苏。远离城市的喧嚣,偷得浮生半日闲,我请家兄安排一次家宴,约几个我心中记挂又记挂我的人聚一聚,叙叙旧。对于我来说,这是一次有意、也是随意的聚会,这是一次普普通通…
-
海边实弹射击 (作者:徐敬军)
东北的三九天气时期。在大连营城子,东北部队炮兵,地炮第二靶场,我们野营训练了一个多月,进行实弹射击考核,平时的干遍万遍训练,就为实战这一刻。 训练的科目内容,早已熟记在心上。干万遍…
-
建党节,找勋章( 作者 :陈文华)
明天是中国共产党建党101周年的生日,父亲又把去年建党100周年颁发的“光荣在党五十年”纪念章找了出来,如获至宝一般捧在手中,小心翼翼地挂于胸前。顿时,激动不已。他说:“明天就是七…
-
驴友 :徐敬军
我讲的驴友,不是结伴野外旅游的驴友,而是人与驴结为朋友。 部队每个连队都有辆毛驴车,平时用来购物。毛驴车部队人管它叫驴吉普,它的作用可大了,不仅保障连队生活物资采购,而且负责连队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