邳州文化网编辑
-
放下屠刀便成佛——笮融和下邳中国第一佛塔
佛教起源于古印度(天竺),相传于公元前六世纪,由北天竺迦毗罗卫国(尼泊尔境内)净饭王的长子悉达多·乔答摩所创立,距今已有两千五百多年的历史。当时的印度社会生产力已发展到普遍使用铁器…
-
邳州村产的历史前沿
村产 村产是村中拥有的资产,其形式有两种: 一种是本村每户拥有的 以土地为主,包括山林、滩头、河流、汪湖等财产。它又与“村境”有关,其表现是,全村各户对村落四至,村落所…
-
家有老妈妈 作者:李雪芬
想起老妈妈,如今她在乡下,一年四季从春到冬霜染了她的鬓发……啊多少老妈妈,如今都在乡下……听着于文华那甜美而深情的声音,把自己置身在亲情中,感觉着那温暖的母爱,回想着母亲的点点滴滴…
-
邳州八路镇:花枝俏,产业“香”
邳州八路镇以花卉园区建设为载体,加快推进“三乡工程”建设,促进各类人才、资金、技术等生产要素与农村有效衔接,持续夯实乡村振兴产业基础,为乡村发展注入新活力。 11月10日,在位于八…
-
雷电颂 作者:杨秀丽
翻卷黑色的狂飙巨澜,狂舞思绪擦亮苍穹。一瞬间,完成一个生命的过程。情感的血潮,骤然间涨满天空。 大写意、大手笔,一旦横空出世,生就鹰的豪迈,惊世骇俗的秉性,寰宇般广阔的胸怀! 乘着…
-
五月康乃馨 作者:郝文娟
回忆曾经,对自己过去的二十几年,竟无什么值得畅谈,唯独那一抹让人心酸的微笑使我至今难以忘怀。也不知道是什么原因,从小我与母亲的交流总是不能做到无话不说,关心的话不知怎么从嘴里说出来…
-
下田割茭白!邳城河口探索村民增收途径
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的关键。邳城镇河口村利用优越的地理环境,因地制宜大力发展茭白种植,以产业振兴助推乡村振兴。 眼下,正值茭白收获季节。11月11日,在邳城镇河口村生态养殖基地,成片…
-
享受 作者:卲大伟
住在我们楼下的人家,男主人姓徐,年纪比我爸大一点,在他们家的兄弟姐妹中排行老三,因此我叫他徐三大,他老婆我自然就得叫三大娘了。他们家还有个独生女在南京念大学,一位年过八旬却精神矍铄…
-
鲜花&蛋糕 作者:周素琴
昨天下午,快下班时,接到公司门卫的电话,说有我的鲜花快递。 长这么大,还从来没有人以这样的方式给我送花,纳闷之余还是很兴奋呢。于是我怀着无比激动的心情,以百米冲刺的速度从办公室冲出…
-
我见到了美丽的“玛利亚” 作者:焦慧
华灯初上,从朋友的小店出来,等了很久没有等到一辆公交车。猛然回头,一辆电瓶三轮停在跟前,透过窗口看到一位农村穿着的大嫂正面带笑容望着自己。 “妹子去哪里?送送吧?” 我微笑着点点头…
-
诗歌:寒山寺抒怀(作者:胡振遐)
寒山寺抒怀 千古华章出客船,枫桥夜泊共愁眠。秋江渺渺家山水,渔火莹莹宦海烟。雁过姑苏无尺素,风行洛邑少鲈鲜。钟声阵阵问张继,明月两乡何日圆?
-
荒山独守化人宫 ——华夏第一僧严佛调
西汉末年, 佛教开始东传,自汉桓帝起。安息国高僧、王子安世高首达洛阳,他的继承者也是安息人名叫安玄,在洛阳译经,颇有影响。当时下邳人严佛调,又名严浮调,大约生于公元117-197年…
-
邳州驿站的历史前沿
二 驿站 清光绪以前设驿站,每隔30—50公里路的要道上设一处驿站。三间草房,内置床铺、铺盖,米面油盐菜类及草料,供驿夫就寝食宿;一般设驿夫(邮递者)1人,官府的驿夫还有马匹。驿…
-
诗歌:共醉菊花杯 (作者:胡振遐)
共醉菊花杯 陶然共醉菊花杯,彭泽不知何日回。也许故园修五柳,或临江渚钓高台。东山秀石向谁卧?三径荒茅为汝开。各领风骚同举盏,清歌一曲几朝来。 注:东山句见《晋书.谢安传》,三径句见…
-
“马大嫂”成长记 作者:刘英姿
虽然“马大嫂”就是“买、淘、烧”管家主妇,可是从“四体不勤,五谷不分”成长为本领过硬的“马大嫂”,酸甜苦辣,个中滋味,可是一言难尽哪! 生活的转折是从小侄子的降生开始的,已过花甲之…
-
启迪后人著文章 ——郑玄避难居徐州
汉武帝采纳董仲舒意见“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以来,儒家思想得到巨大的发展,产生很多大儒,这是当时社会的必然。在汉代的大儒中,曾来下邳(当时徐州治所在下邳)避乱六年的郑玄便是出类拔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