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日辉煌在梦乡——卫不害摆尽排场国被除

昔日辉煌在梦乡——卫不害摆尽排场国被除

邳州,历史上叫下邳、徐州、淮阳军等外,邳州北部还曾称作武原。有文字记载最早叫武原是周朝早期,徐偃王与周穆王战败后逃去彭城东武原。汉代朝廷多次封武原侯,南北朝时南朝到家祖籍为彭城东武原,南北朝以后武原作为地名才逐步退出历史舞台。汉代武原还被作为侯国,《邳州历史沿革》云:“公元前200年(汉高帝七年)封卫不害为武原侯,治武原;公元前142年(汉景帝后元二年)卫不害入狱,武原仍属楚。下邳、良城改属东海郡。”近日笔者考察《史记》、《汉书》等古籍,发现此记载与历史事实有很大出入,但汉代武原确实称作国,这还得从汉初政治体制说起。

汉朝初年,为了国家建制展开了一场争辩,六国旧贵族和部分掌握兵权的将军,为了个人利益,极力想恢复秦以前列国分封制;以萧何、张良、陈平为首的一批大臣则坚持国家稳定的立场,坚决维护中央集权制。汉高祖刘邦一度听信封国制的代表人物、“高扬酒徒”郦食其(liyì jī音丽异己)的建议,铸六国信印准备分封,张良知道后,急忙赶到刘邦处,把正在吃饭的刘邦筷子夺下,借着刘邦的筷子,一一陈述分封制的害处,使刘邦收回成命,销毁印信。这就是著名的“张良借箸驳郦生”的故事。

西汉建国初,汉高祖五年(公元前202年),由于秦王朝的残暴统治的影响,加上连年战争的破坏,社会经济凋敝,人民大量逃亡。汉初的人口,较之秦代大大减少,大城市人口剩下十分之二三,甚至出现了“自天子不能具钧驷,而将相或乘牛车,齐民无藏盖”的现象(《史记·平准书》)。高祖刘邦为了政权的稳定,团结各种势力,重点打击秦朝、项羽残余势力,在地方上首推郡县和封国并行的“一国两制”,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一国两制”的政体,形成郡县制与封国制并存的局面。长安及附近地区实行郡县制,长官有太守和都尉,其余地区是封国制,先后分封异姓王国、同姓王国;功臣和亲属外戚分封为列侯一百多个。这种政体的“一国两制”,比起后来契丹人耶律阿保机父子建立的民族“一国两制”,还早一千一百多年,充分显示中华民族的智慧结晶。整个汉代都是实行这种互有消长的“一国两制”。

当时下邳一带属楚,韩信、刘邦弟弟刘交先后被封为楚王,武原也就是在这种背景下封为侯国的。武原侯国的第一代侯不是卫不害,而是卫不害的祖父卫胠(胠音xie胁,又音qie怯)。这个卫胠并不怎么出名,我们只能偶尔从《史记》、《汉书》中找到他的名字,最初是梁王彭越手下的一个将军,汉高祖刘邦登基以后,跟随刘邦平定韩信、陈豨、黥布叛乱有功,高祖七年(公元前200年)封卫胠为武原侯,管辖武原(今邳城镇泇口一带)二千八百户人口,次年(高祖八年公元前199年)正式册封卫胠为武原靖侯元年。汉初封国制在维护巩固国家政权,恢复发展经济方面起到了许多积极作用,它是两汉地方政府的一项重要制度。西汉初年人心思安定,武原侯国封立初期,在卫胠的治理下,凭借肥沃的土地,相对先进的农耕、饲养、渔猎、制作技术,生产迅速得到发展,呈现出一派国泰民安,人民安居乐业的大好形势。卫胠在武原侯的位置上八年,汉惠帝刘盈四年(公元前191年)去世,儿子卫寄继位,被册立为武原共侯,当年为武原共侯寄元年。卫寄继位后,目睹他老子出生入死打下的天下实在不易,沿着他老子的脚步,兢兢业业治理武原,基本上萧规曹随,这一段几十年时间,武原经济得到迅速发展,侯国强盛,人民富足远远超过周围的郡县。直到汉景帝刘启四年(公元前153年)治理武原三十八年的共侯卫寄病逝,这一时代方才结束。

卫寄病逝后,儿子卫不害继位,以这一年为“侯不害元年”。卫不害生于王公贵族之家,从小立为世子,娇生惯养的纨绔子弟“官二代”,一旦大权在手,不知道自己是什么东西了,再加上祖父、父亲留下来的丰厚财产,大肆挥霍,,大兴土木,兴建消闲游乐的建筑设施,夏天在山后建夏宫避暑,冬天在山前建冬宫御寒。这家伙尤其好摆排场,本来武原只是弹丸之地的小国,他却拿出天子出巡的派头,每天在侯国内车马成队,前呼后拥,鸣锣开道,显示自己威风,周围诸侯早已侧目以待,境内百姓已经不堪其忧。不几年,他便把祖父、父亲遗留下来的资产挥霍一空。这个过惯了出手大方的土皇帝,当然不会就此有所收敛,为了维持自己的高消费、讲排场,只有在管区内尽力搜刮民财,榨取人民血汗,弄得武原侯国经济一落千丈,社会混乱、民不聊生、怨声载道。

不料这家伙摆排场却摆昏了头。汉景帝后元二年(公元前142年),卫不害母亲去世,为了显示自己家族权威,卫不害竟然以王妃之礼为母亲安葬。这下子惊动了周围各个王国、侯国,这些王侯早已对卫不害不满,他们认为,我们这些大国尚且谦虚,卫不害鼻屎大点小国也太不自量力了。汉朝有一套严格的葬丧制度,官员过格是僭越,无异于犯上作乱。于是周围王侯纷纷向汉景帝上奏章,弹劾卫不害,景帝大怒:我汉家天下,是曾祖芒砀斩蛇起义以来出生入死打下来的,自文帝以来实行俭约政策,才有今天的天下大治。你卫不害算什么东西,也敢僭越。于是下令把卫不害抓起来关在狱中,同时下诏将武原侯国废除,武原作为侯国的历史也就结束了。

武原侯国存在五十八年,毁于卫不害穷奢极欲中,卫不害也成为下邳地区历史上第一个进监狱的地方长官,留下的只是历史笑料。以至于二百五十年以后,东汉著名的政论家、文学家、后来“文化革命”中被封为“法家”的王符在《潜夫论笺校正》中,作为“浮侈”的典型反面教材流传于后世。卫不害所作所为正应了中国的一条古训:得便宜处失便宜。

(0)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