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喜欢唐诗者,必读李贺。李贺是唐代中叶杰出诗人,他只活了二十七岁。在他短短一生中,创作了许多险僻瑰奇、色泽浓艳诗歌,在我国古代诗坛独树一帜。早在四十多年前,鄙人在部队驻地书店购得一本《李贺诗选》,珍藏至今。
伟大领袖毛主席给陈毅谈诗一封信中三次谈到形象思维,两次谈到李贺,指出:“诗要用形象思维,不能如散文那样直说,所以比、兴两法是不能不用的。”毛主席对李贺也十分欣赏。
在李贺一些优秀诗篇中,多以揭露封建皇帝昏庸、迷信,讽刺宦官专权、无能,抨击藩镇割据势力的猖獗、跋扈,并且对劳动人民的苦难寄予同情。以他的著名诗篇《雁门太守行》为例。“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这首诗一开头,就以千钧笔力描绘出敌兵压境、危城将破的险恶景象,用“黑云压城城欲摧”一语形象地展现出藩镇割据势力的嚣张气焰。但是,诗人并没有长敌人的志气,灭自己的威风。所以,第二句笔锋一转“甲光向月金鳞开”看!朝廷将士军威是多么雄壮!他们的铠甲迎着月光,闪耀的光辉象金色的鱼鳞。用朝廷将士的堂堂军威压倒了地方藩镇割据势力的“黑云”。三四两句是写双方日夜激战时的悲壮景象,白天号角震天价响,夜晚战血凝成紫色。五、六句形容部队撤退时红旗半卷,鼓声不振。结尾两句写守城将士为报答君恩奋勇抗敌、视死如归的意志。
全诗情景交融,气势磅礴,雄浑悲壮,意境苍凉。诗人用黑、紫、红、金黄、燕脂等浓艳的色彩,造成一种强烈的气氛,描绘出守城战士浴血奋战的动人情景。
读了这首诗,你会感到如临其境,如见其情,摆在人们面前的仿佛是一幅非常形象的浴血奋战图。从这幅图里,我们既看到了守城将士正气凛然、慷慨殉难的英勇精神,也感受到了诗人反对藩镇割据,维护中央政权、主张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
李贺之所以能创造出栩栩如生的艺术形象,正因为他运用的是形象思维。李贺诗之所以能在古代诗坛独树一帜,就因为他在形象思维中孕育的艺术形象具有与旁人不同的自身特色。正是由于他能呕心沥血地进行艺术构思和艺术创造,使得他诗歌中的形象新颖奇特,不同凡响。他的一些警句,象“黑云压城城欲摧”、“天若有情天亦老”、“雄鸡一唱天下白”等等,至今还脍炙人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