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将官,上马!”鼓声响起,数名头戴绣冠、背插战旗、手持兵器、面涂脸谱的民间艺人“骑”动竹篾编制的战马演出,近日在邳州市银杏广场正式拉开帷幕。跑竹马,俗称“竹马舞”“竹马会”,是邳州市传统的民间舞蹈,至今有着约1400多年历史。表演者腰上系着用竹篾和纸、布扎制而糊成的“马”或“麒麟”,手执其头,身穿古戏服,着彩妆,扮演历史人物并表演出各种跑马阵势。竹马队每年从正月初一开始一直演到正月十五。
直到20世纪50年代,江苏省邳州市还有数十支跑竹马队伍,只要有跑竹马表演,男女老幼观看者人山人海,但随着多元文化的发展,演员们无法维持生活,跑竹马渐趋冷落。如今,随着邳州市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跑竹马在当地有了稳定的演出队伍,重新焕发出生机。
邳州市跑竹马舞蹈的历史悠久。据有关资料证明,“竹马”一词源于唐,那时就有民间舞蹈艺人,创作了模拟武士骑马征战的舞蹈——跑竹马。
关于它的由来,一说是宋时邳人和宋兵为庆祝驱赶金兵的胜利,模仿宋兵追打金兵的场面取乐;另一说是金人为颂扬金兀术驰聘沙场的威风,模仿皇帝围猎形式而编排的娱乐舞蹈,后逐渐成为村民欢庆节日的舞蹈娱乐形式。
还有一说是相传始于宋代,内容取材于鞑子(金兀术)跨马游春的故事。《邳州志》中载有清嘉庆十二年(1807)竹马舞的演出情况:“春日赛会,鸣锣击鼓,作巨像、狮子、竹马蹴鞠之戏,治容妖服,游演州闾”。清代邳州贡生黄奋基著作《观乡会俚词》载:“狮子、竹马欢快雄健,落子、莲湘轻捷多姿,独杆轿、大头和尚、诙谐幽默,博得人人开口笑,相习成风今已久”。
伴随着时代的变更和经济的发展,“跑竹马”融入不同时期的历史内涵,一代一代,生生不息,不断地传承演变与发展,形成了独具邳州地方特色的民间舞蹈。
20世纪50年代,邳州流行数十个“竹马会”,春节期间只要跑竹马,男女老幼观看者人山人海、万人空巷,从此延续不断。这种舞蹈,当年主要分布于大运河两岸的滩上、官湖、徐塘、八路、燕子埠、宿羊山、邳城等乡镇。其中最典型的当属滩上的跑竹马,在其影响下,又派生出了多种不同内容和形式的跑竹马。
滩上的竹马会始于明朝,距今已有300多年。出生于邳县滩上乡(今邳州市赵墩镇)的屈绍金,12岁就开始跑竹马,在基层当了42年的文化站站长,他不但致力于邳州跑竹马的传承保护,而且挖掘整理编著了《邳州跑竹马》一书,为一方百姓留存乡愁。
跑竹马是一项集体舞,由于人员分散,集中起来很困难。退休后的屈绍金对跑竹马的活动组织没有放弃,在邳州跑竹马还没有列入非遗项目的时候,就自己掏钱买演出行头,付排练费,壮大跑竹马队伍,终于让这一曾经风行乡间的 民间舞蹈跑进了国家级非遗项目名录。屈绍金也因此先后荣获“最美邳州人”“十佳基层文化工作者”“江苏好人”等荣誉称号。
跑竹马道具的制作与发展
跑竹马的道具,以竹蔑扎壳,用五彩纸、五彩布扎糊成马之形状,故称为“竹马”。
跑竹马的原理与跑旱船相似,驾驭者将竹马系于腰间,两脚扮作四蹄,在铿锵的锣鼓、激越的唢呐声中,准备就绪的10位竹马艺人,腰系竹马精彩亮相。身着黑、白、红、黄、绿5种颜色戏装的演员跟随着领骑者,踩着音乐的节奏,变换着不同的阵法,稳而不乱。后跟随马童1人(配对),领骑者跨麒麟,着铠甲,穿豹衣、彩裤、戴髯口;马童身着兵卒服饰,背插刀剑,擎彩色龙凤旗随马而舞。
道具制作
首演时为5马5童,按照设计的跑马路线,配上音乐锣鼓,策马跑阵。跑竹马舞蹈的特点重在“跑”,以“跑”贯穿始终,即跑中见阵、阵中见情,有喝马起跑、催马小跑、放马轻跑、纵马快跑、鞭马疾跑、勒马倒跑、吁马停跑等。
其阵势也有“一字长蛇”“二龙取水”“四门兜底”“五虎寻羊”“八卦阵”“十字梅花”“乌龙摆尾”“剪子股”“双套环”“单套环”“双穿花”“狗尾圈”等。总之,“跑出姿态”、“跑出阵势”、“跑出气势”是其3大要领。功夫主要体现在腿上,跑步要踏得稳,马头要晃得活,充分展现出战马奔腾,龙腾虎跃,疾步如风,慢如静水。突出速度与动作造型的变化,只用几匹“马”、几个人的跑阵就能体现出三五步走遍天下,一杆旗百万雄兵的磅礴气势。表演者又要始终精神抖擞,忌松懈。
跑竹马的表演,主要体现在跑阵,各种阵式都要通过“跑”来体现,在跑中见阵,阵法千变,一人不乱,各阵在衔接上环环相扣,阵容棱角分明,以马为中心,马与人配合密切。邳州跑竹马经过几代人的传承、发展、创新,先后融入了打鼓乐、唢呐及歌唱等伴奏形式,逐渐形成了一个载歌载舞、气氛热烈活泼的民间舞蹈。并产生出许多不同的风格流派。

(跑竹马传承人屈绍金先生)
1955年,滩上乡跑竹马参加徐州专区汇演,荣获一等奖。1984年,参加江苏省民间舞蹈调演,获优秀演出奖。1988年,邳州跑竹马被收入《中国民族民间舞蹈集成·江苏卷》。2008年10月,邳州市文体局以滩上竹马会班为主体,成立了“邳州竹马协会”,有会员300余人。
2008年11月,邳州跑竹马被国务院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名录。2019年10月,邳州跑竹马传承人屈绍金被国家文化部命名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
2021年12月,国家文化旅游部非遗司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传承活动评估结果公布,邳州市跑竹马国家级传承人屈绍金被评为优秀等次。跑竹马传承人张吉桂被江苏省文化厅命名为江苏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
作者:张法民
简介:张法民,男,笔名星火。江苏省邳州市人,中共党员。1980年从事新闻宣传工作,先后在《人民日报》《北京晚报》《农民日报》《新华日报》《徐州日报》《彭城晚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江苏人民广播电台、徐州广播电视台等新闻媒体刊播消息、通讯、报告文学、散文、言论等2000余篇,有的作品在全国、省、市获奖。现为徐州市作家协会会员、巜大运河文化研究会》理事、《邳州文化研究会》常务理事、《大运河》杂志顾问。
评论列表(2条)
张老师美文佳作棒!欣赏学习大赞!
为作者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