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仰望那面在秋风中舒展的五星红旗,金色的五星在夜色里折射出细碎的光,像极了七十六年来散落在时光长河里的星光。这星光里,有1949年天安门城楼上那句振聋发聩的宣告,有戈壁滩上蘑菇云腾空时的烟尘,有高铁列车划破晨雾的银弧,也有寻常巷陌里老人握着智能手环查询健康码的指尖温度。国之华诞,从来不是一个抽象的时间刻度,而是无数具体的生命轨迹与时代浪潮交织成的壮阔图景。
清晨的第一缕阳光,会先落在帕米尔高原的哨塔上。年轻的战士正整理着被露水打湿的衣领,他脚下的土地,曾是古丝绸之路的驿站,如今则是“一带一路”上的边陲明珠。哨塔旁的太阳能板在阳光下泛着蓝光,为监控设备和取暖器提供着源源不断的动力——这是属于新时代的戍边方式,既有“大漠孤烟直”的苍凉辽阔,也有“科技戍边”的精准高效。当他用卫星电话向远方的家人报平安时,信号穿越层峦叠嶂,与北京长安街上行进的环卫车GPS定位系统、上海洋山港无人集装箱码头的中控信号,共同编织成一张覆盖960万平方公里的“数字经纬网”。
沿着经纬线往东南方向走,杭州湾跨海大桥像一条银色的巨龙,横卧在波涛汹涌的海面上。桥面上,货车司机李师傅正盯着仪表盘上的油耗数据,他的货车里装满了从宁波港运来的进口汽车零部件,目的地是苏州的智能制造工厂。“以前跑一趟要两天,现在走跨海大桥,四个小时就能到。”李师傅的话音里藏着满足,方向盘上的防滑套已经磨出了包浆,那是他跑过200万公里路程的见证。这200万公里,串联起的不仅是城市与城市的距离,更是中国制造业从“中国制造”到“中国智造”的转型之路。车窗外,海风裹挟着咸湿的气息掠过,远处的风力发电机叶片缓缓转动,与大桥上的光伏路灯遥相呼应,构成一幅清洁能源与现代交通和谐共生的画面。
暮色降临时,西安大唐不夜城的灯笼次第亮起。穿着汉服的小姑娘牵着母亲的手,在全息投影技术打造的“盛唐画卷”前驻足,画里的杨贵妃正随着《霓裳羽衣曲》的旋律翩翩起舞,裙摆扫过之处,竟有花瓣从屏幕中“飘落”。不远处,几位外国游客正用手机直播这场视觉盛宴,镜头里,仿唐建筑的飞檐与远处的电视塔同框,古老与现代在此刻完成了一场跨越千年的对话。这场景让人想起七十六年前,西安城里的人们还在为吃饱穿暖而奔波,而如今,“文化自信”已不再是书本里的词汇,而是融入街头巷尾的烟火气,是年轻人穿着汉服逛博物馆,是老字号品牌用国潮设计征服年轻消费者,是中国电影在国际影展上斩获大奖时的掌声。
深夜的实验室里,中科院的年轻科研人员还在显微镜前忙碌。她正在研究的是用于治疗阿尔茨海默症的新型药物,培养皿里的细胞在荧光灯下呈现出淡淡的绿色,那是生命科学领域里希望的颜色。实验室的墙上,挂着一张世界地图,上面用红笔标注着中国科研团队在全球范围内的合作站点——从南极的科考站到国际空间站的“天宫”舱段,从非洲的疟疾防治项目到欧洲的粒子对撞实验,中国的科研力量正以开放包容的姿态,参与到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建设中。她手边的咖啡已经凉了,但电脑屏幕上不断跳动的数据,却像一团燃烧的火焰,照亮了人类对抗疾病的前路。
七十六年,于历史长河而言不过弹指一瞬,但对于一个国家来说,却是一段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征程。它不是由宏大的叙事堆砌而成,而是由每一个普通人的日常构成:是农民在智慧农业大棚里查看蔬菜长势的背影,是老师在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的课堂上讲解航天知识的声音,是消防员在洪水中背着老人转移时的脚步,是留学生在海外听到《义勇军进行曲》时挺直的脊梁。
当国庆的礼炮在清晨响起,那震耳欲聋的声响,是对过往的致敬,更是对未来的宣告。我们深知,这片土地上还有需要攻克的难题,还有需要跨越的沟壑,但正如七十六年来所证明的那样,只要十四亿人的心紧紧连在一起,就没有翻不过的山,没有跨不过的河。
此刻,天安门广场上的五星红旗正迎风飘扬,它映照着广场上孩子们灿烂的笑脸,映照着长安街上川流不息的车流,也映照着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土地上的万家灯火。这,就是我们的国之大庆,是属于每一个中国人的盛世华章。
评论列表(3条)
彭玉强: 景胜老弟:
散文《国之大庆盛世华章》融汇了国庆的豪情与心中的喜悦展现了国泰民安,盛世欢歌的情景画卷。双节同庆,家国共欢,笔下的喜悦与祥和,道出了各族人民的心声。正是”国之大庆喜气扬,山河煥彩普华章。百业腾飞生活美,城乡绵绣盛世歌”。
为您佳作点赞![强][强][强]
@陈景胜:谢谢哥哥的精彩点评!
谢谢刘主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