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46年12月中旬发生在宿迁大地的“宿北大战”,全歼国民党军整编第69师共2.1万余人,开创了人民解放军一次歼敌一个整编师的范例。此役,山东野战军、华中野战军投入了约11万人的兵力。78个春秋转瞬即失,当年的11万将士,健在者不足20,洋河籍的夏广文是仅存者之一。
夏广文,男,汉族,1930年4月生,江苏省泗阳县洋河镇人。1945年7月参加革命,1945年1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编入华中野战军第9纵队77团。曾任班长、机要员、机要组长。转业后,先后担任地委机要秘书、县委宣传部长、统战部长。1977年,任《福建画报》社社长兼总编辑,直至离休。2024年7月起,享受国家正部级医疗待遇。
夏玉炎夫妇育有五个孩子,三子两女。夏玉炎在泗阳县城的一家布店当掌柜,长年在外,家里的吃穿住用、孩子教育诸多事务都落在妻子身上。以一个人的薪水养家,家道可想而知,尽管如此,夏家还是把长子夏广文送到米市街的吴氏私塾“开蒙”。
1939年2月,日军侵占泗阳县城,夏玉炎失业,回到已被日军占领的洋河,在新集街摆个小摊维持一家生计。这年,11岁的姐姐去人家做了童养媳,夏广文也中断学业拾草打柴补贴家用。
1942年初,夏广文目睹了日军处死抗日志士。那天,他和几个邻家小伙伴来到西大门外,看到双手被反绑跪在地上的两个人腰板挺直,怒目圆睁,一派英雄气概。日本兵用刺刀对着他们前胸猛刺,两人高喊:“打倒日本帝国主义!打倒汉奸卖国贼!……”日本兵又补了一枪,英雄们才轰然倒下。夏广文暗下决心,长大了要当兵打鬼子,为他们报仇。
1943年2月24日晚,新四军第4师9旅26团夜袭洋河,从西小圩南门进入圩内,攻打新集街的伪区公所,俘伪军数十人。伪区长戚问渠等20多名汉奸据中大街炮楼上顽抗,被新四军用火攻全歼。
伪区公所距夏家不足百米,夏广文闻到了火药味,听到了喊杀声。战斗结束后,四个军人来到夏家,进门就说:“大爷大娘受惊了。”父亲说:“老总,请坐。”领头的军人说:“大爷,不要叫老总,我们是新四军,叫同志。”新四军战士谢绝了夏家敬烟敬茶,又去了下一家。妈妈说:“这真是世上最好的军队啊。”夏广文说:“俺妈,等我长大了,也当新四军。”
两年后,1945年8月13日,驻洋河日伪军乘夜逃往宿迁,淮北区泗阳县收复洋河,建立泗阳县洋河市政府,下辖大圩、东圩、米市、西圩、太平五个镇。一周后,夏广文投身革命,担任太平镇盂蓝庵村纠察队长。1945年11月,夏广文加入了中国共产党,由泗阳县总队洋河中队直接编入华中野战军第9纵队77团(原新四军第4师12旅34团)。
1946年9月,夏广文在泗阳城厢五堆头,参加了与国民党王牌军第74师的白刃战,这是他第一次与敌人面对面的拼刺刀。1946年10月,夏广文参加了涟水自卫战,此役,为后来宿北大战的胜利奠定了基础。
1946年12月,夏广文参加宿北战役。在围歼国民党第69师师部和追击第41旅的战斗中,他抓获3名俘虏,缴获一挺轻机枪、三支步枪,荣立三等功一次。
但是,他也犯了错误,因为年幼无知,在打进敌师部时,看见两部电台,就把它捣毁了,因为这是敌人“顺风耳”,砸了解恨。教导员严肃地批评他:“小夏,你胆子不小啊,电台本来可以被我军所用,你却把它砸了。你要吸取教训,看你在战斗中表现还算勇敢,这次就不处分了,下不为例。”
这次犯错和首长的批评帮助,对夏广文的成长,起到了很好的警示教育作用,从此,执行政策和遵守纪律成了他一生的准绳。
早在1946年3月的一个下午,夏广文去团部领口令,军务参谋写好的口令装进信封封好交给夏广文。回到营部,他把口令交给文书时,随口说了一句:“是拂晓、黄昏。”
“啊,小鬼,你识字?”
“还认识好几百呢。”
从此,夏广文成了通信班的“小先生”,他一天教战友们五个字,几个月下来,全班都能认识好几百个字了。这一偶然的机遇决定了夏广文的人生轨迹。夏广文教战友识字的事儿,传到了团宣教股刘跃群股长那里。1947年秋,77团成立的文工队,夏广文任班长。文工队有文化、音乐、美术等科目,还承担演出任务。
1948年4月,淮北军分区组建机要科,经宣传科长赵瑾推荐,夏广文调入机要科。两个月后,夏广文参加江淮军区机要处组织的机训队培训,结业后留在机要处工作,不久,调到前方指挥部工作,参加淮海战役。
1949年1月,江淮军区部队与何基沣起义部队组建成华东野战军第34军,夏广文任军部机要科机要员。10月,军部派夏广文等两名机要员带一部电台到101师,负责与军部无线电联络工作。12月,101师归29军建制,南下进军福建。1950年1月,夏广文带一部电台去259团参加闽西剿匪,担任正连级机要组长。
1951年底,闽西剿匪结束,夏广文接到“省政府机要室报到”的通知。机要室范主任对他说:“小夏同志,听说你想上朝鲜战场。革命不只是打仗,也要搞建设,地方建设需要你这样的人才。我是老红军,也想当一辈子兵,但工作需要,我转业了。听说你也是一位抗战老战士,又是党员,我们要服从国家需要啊。”夏广文听后,坚定地说,我服从。此后,夏广文先后担任福建省永安地委机要科长、南平地委机要科长。
从1948年起,夏广文在党的机要战线上工作了10年。
1967年4月,“文化大革命”风暴刮到了浦城。夏广文时任县委宣传部长受到冲击,1968年初起,下放到林区和农村劳动,与基层干部、社员建立了深厚的感情。
1976年1月,夏广文调任福建省新闻图片社主任。1977年1月,《福建画报》复刊,福建省委任命夏广文为社长和总编辑。1983年,夏广文主持《福建画报》在全国先行改革,改革后的画报每期发行量增加到22500本,其中香港发行2500本1984年,《福建画报》社荣获“全国新闻先进单位”称号。夏广文在《福建画报》社工作了十年,直至离休。
5月9日,他参观宿北大战纪念馆,并向宿北大战马陵山革命烈士纪念塔敬礼。他挺直腰板,久久没有放下右手,几度哽咽……
2024年7月,宿北大战分健在老战士文丛——夏广文回忆录《烽火纪事》出版发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