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清一代,徐州府及之前的徐州直隶州所出进士并不多。以徐州府附郭铜山县(大致今天的徐州市市区和铜山县和贾汪区)为例,共出了十位文进士。这十位分别为:
1、顺治丙戌科 (1646年) 蒋之绂 2、康熙丁丑科(1697年) 李蟠 一甲第一名,授翰林院修撰 3、康熙癸已恩科(1723年)徐鼎 湖北布政史 4、 乾隆乙卯科(1795年) 郑绪泰,钦赐翰林院检讨 5、咸丰癸丑科(1853年) 韩绶昌 三甲赐同进士出身 6、嘉庆己巳恩科(1809年) 胡立本 钦赐翰林检讨 7、嘉庆己巳恩科 段千城 ,钦赐翰林检讨 8、道光己丑科(1829年)崔焘,翰林,安徽怀庆府知府 9、道光辛丑科(1841年) 李芬 任宿州、凤台、霍邱等州县 10、光绪癸丑恩科(1903年)杨允升 内阁中书 而论影响,今天这个社会仍然被人提及的不过三人而已!分别是康熙丁丑科状元李蟠、康熙癸已恩科徐鼎和道光己丑科进士翰林崔焘。下面我想跟大家一起深入探讨一下三人的官职和品级。 广告 成人本科大学(招生):学费2180元,2年制,无需到校,毕业双证 成人本科-贾老师教育 查看详情
李蟠,康熙三十六年中状元后被钦点为翰林院修撰,修撰是清代新科状元的特有官职,品级仅为从六品。后来康熙皇帝认命李蟠担任顺天府乡试主考官,这个职务与其说是官职不如说是临时身份。通常顺天乡试正副主考官都是皇帝认命的前一科的状元和榜眼探花担任。这是李蟠一生除了金殿被钦点状元之外的另外一次,也是最后一次高光时刻。李蟠后来因为顺天乡试出现所谓科场舞弊案而被流放关外,虽然被赦免但最终回到家乡是以平民身份,殊为可惜。 劳动巷的状元府东南门 徐州市户部山历史文化街区-明清建筑保护中心 徐鼎,也是康熙时期人,知道他的徐州人不是太多。但是徐州文化界知 名度极高。徐鼎,字中实,康熙癸已恩科进士,翰林。其父徐益哲常年在浙江任职,曾任浙江温州府同知,因此徐鼎可谓地道官二代。徐鼎更是做到了湖北布政使,品级为从二品,主管一省行政。按清代封赠制度,从二品可往上二代追封,因此徐鼎父亲徐益哲、其祖父徐国珍都被追封为通奉大夫,通奉大夫是清代文官从二品可以追封的头衔。 广告 正常人的智商范围在85~115,你的智商在正常水平吗?测一测 千映智智商测试 查看详情 ,历史的天空,歌单5首音乐, 高镇胡哥
崔焘,这个人徐州人不陌生。徐州户部山崔家大院因他而有名,因他中进士可以在门前立旗杆,因此又称户部山崔家为崔旗杆。崔焘在道光九年中进士后入翰林院,经考试合格被授予翰林院庶吉士称号。庶吉士在翰林院根本无法与状元任的修撰和榜眼探花任的编修相提并论,无品无级。但是他们可以被选官,一般从最基层的知县做起。崔焘最后做到了安徽怀庆府知府,这个知府在清代属于从四品,级别也并不高。 崔焘故居大过邸 崔焘故居
通过分析对比我们发现,徐州清代的这些进士们并不是我们一般人所认为的状元是多么高的官,翰林是多么高的官。只有徐鼎做到了文官的从二品布政使,为徐州清代进士中的最高级别。而状元公李蟠虽然名声最高,最终级别却是最低的身份却只是个平民。大多数徐州人对翰林的身份有误解可能与崔家大院后来修缮的过于阔气和逾制有很大关系,以为翰林是多大官呢,其实是无品无级的身份而已。崔焘作为一名普通进士从基层知县做起,最终做到知府已属不易。反观徐州清代的那些高官如雍正朝李卫、张亮基等人都不是进士出身。为何出现这种学优而仕不优的现象值得深思! 徐州文史圈 本公众号提供徐州文史圈相关信息推送,是文史圈内信息交流、学术探讨的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