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莲渡沂水
山东沂水李家大宅内,烛火将两道对峙的身影投映在窗纸上。李老爷怒拍桌案,震得茶盏叮当作响:”陈家乃六品官宦之家,这婚事由不得你任性!”婉荣垂首不语,纤指无意识地摩挲着发间青玉莲簪。这枚通体莹润的簪子,是及笄那年一位游方道人硬塞给她的,说是”物归原主”。此刻簪身微凉,似在安抚她翻涌的心绪。三更梆子响过,她留下书信,背着药箱悄然来到沂水河畔。一叶扁舟随波南下,河风送来淡淡莲香。忽然,发间玉簪泛起莹莹青光,照亮了她含泪却坚定的眼眸。这光仿佛指引,带着她漂向命定的邳州,那里不仅有悬壶济世的夙愿,更有一段沉睡千年的仙缘正等待苏醒。
第二章 清荷初绽
邳州运河畔的晨雾中,”清荷医馆”的桐木匾额渐渐清晰。婉荣素手拂去门楣薄霜,将晒好的草药一一归位。三个月来,这位外乡女郎中凭着精湛医术,从最初的门可罗雀到如今的门庭若市。这夜暴雨如注,急促的叩门声混着少年哭喊:”救救我兄长!”她打开门,见一白衣男子昏迷不醒,雨水顺着他的下颌滴落,腰间碧玉笛上”云外清音”四字在水光中流转。诊脉时,婉荣心头一震——这脉象平稳却魂魄游离,竟似古籍记载的”离魂症”。她取银针蘸取特制药茶,轻刺人中穴,同时念动安魂咒。男子倏然睁眼,星眸直望进她眼底:”姑娘的针,带着莲香。”此时雨歇云开,月光透过窗棂,照得笛与簪交相辉映,似有宿缘初醒。
第三章 笛韵药香
自那日后,阿峰成了医馆常客。每当笛声响起,病患们的呻吟声便会轻上几分。婉荣发现,经他指尖拂过的草药,药效竟能倍增。某个满月之夜,她正在整理药柜,忽闻笛声转为《梅花三弄》,曲调清冷孤高,惹得柜中当归无风自动。她循声来到后院,见阿峰独坐石凳,白衣映着月光,宛如画中仙。”这曲子…”婉荣话音未落,阿峰忽然转头:”我总梦见站在云端吹笛,脚下万里波涛,身旁…”他目光灼灼,”似有一人踏莲而来。”发间玉簪骤然发烫,婉荣眼前闪过零碎画面:琼楼玉宇,仙乐飘飘,八位仙人举杯共饮……药杵”当啷”落地,惊醒二人。阿峰拾起药杵递还,指尖相触的刹那,一缕金线自两人接触处浮现,又转瞬即逝。
第四章 仙缘觉醒
暮春时节,一位白发老道拄着竹杖来访。”姑娘,讨碗茶喝。”他接过茶盏却不饮,反从袖中掏出一幅泛黄画卷。画轴展开,八位仙人踏浪而行,其中持莲仙子的面容与婉荣有七分相似。”何仙姑,千年未见。”老道轻笑,皱纹里藏着促狭。婉荣正要反驳,发间玉簪突然腾空,化作一朵青莲徐徐绽放。恰在此时,阿峰推门而入,腰间玉笛自行飞向画卷,稳稳嵌入韩湘子手中空缺的位置。”这些梦…竟是真的?”阿峰怔在原地。张果老抚须大笑:”韩湘子,你谱的《霓裳羽衣曲》可还记得?”窗外忽起狂风,东北天际黑云翻涌,隐约传来兽吼。老道神色一凛:”不好!铁拐李镇守的东海封印出事了!”
第五章 魔踪初现
金陵城最破败的巷弄里,三人寻到个抱着酒葫芦酣睡的跛脚老汉。”老丈…”婉荣刚开口,老汉突然睁眼,浑浊眼底闪过一丝金光。”看病?三文诊金,五文抓药!”他咧嘴露出黄牙。阿峰玉笛轻吹《清心咒》,老汉浑身剧震,酒葫芦”咚”地落地,竟发出金石之声。紫金葫芦现出本相,李玄醉意全消:”你们来得正好!”突然他脸色大变,指向城东:”快!染坊!”染坊内,十几名工人面色铁青地躺着,每人心口都浮现黑莲印记。婉荣以簪尖轻点患者印堂,黑气如活物般扭曲挣扎。阿峰笛声转为降魔调,李玄趁机打开葫芦,将溢出的魔气尽数收走。”这只是开始。”葫芦里的黑气发出刺耳尖啸,”那魔头感应到八仙转世,正拼命想冲破东海封印…”
第六章 钟离归位
终南山脚的晨雾中,砍柴声清脆回荡。虬髯大汉每斧落下,木柴都沿纹理均匀分开。”好俊的功夫。”阿峰由衷赞叹。大汉头也不抬:”不过是’道法自然’。”李玄突然将紫金葫芦抛去:”钟离权,装了几百年樵夫,还没玩够?”葫芦在空中划出弧线,大汉接住的瞬间,周身腾起赤色霞光。砍柴斧”铮”地清鸣,化作羽扇落入他手。”汉钟离在此!”虬髯褪去,露出不怒自威的真容。突然,西北天空裂开漆黑缝隙,魔气如瀑布倾泻而下。钟离权羽扇急挥:”洞庭湖的赑屃要压不住了!”五人驾云疾行,途中忽见一道蓝光划过天际。张果老骑着纸驴追来:”快!曹国舅和蓝采和已在洞庭湖畔等着了!”
第七章 剑穗情劫
洞庭湖畔的龙王庙残破不堪,却传出清朗诗声:”朝游北海暮苍梧…”颓垣间,白衣书生以指代剑,在积水里画着符咒。钟离权一脚踢翻酒壶:”吕纯阳,还要装疯卖傻到几时?”书生抬眼,积水忽化三尺青锋,直指婉荣眉心:”你身上怎会有我的剑穗玉?”阿峰玉笛架住水剑,两股灵力相撞震碎满地瓦砾。混乱中,婉荣妆匣飞出一枚残玉,与书生剑穗上的玉佩严丝合缝。吕洞宾如遭雷击:”当年轮回前,我竟把本命玉给了你…”突然地动山摇,湖心炸起百丈水柱,龙头龟身的赑屃负着破碎封印浮出水面,双眼赤红如血:”哈哈哈…八仙齐聚,正好让本座一网打尽!”
第八章 八仙聚首
七道仙光交织成网,却难镇压魔化的赑屃。黑莲老魔的虚影在龟背上显现:”想不到八仙最大的破绽,竟是情劫未了!”魔气顺着玉佩裂缝钻入吕洞宾体内,同时婉荣心口金莲印记渗出黑气。危急关头,婉荣发簪化剑,本该属吕洞宾的青蛇剑竟认她为主。”不是剑认主。”她剑挑双玉合璧,”是剑归原主!”强光中,阿峰笛奏《凤求凰》,眼中妒火化作释然:”原来这首曲子,本就是为你们而谱…”突然花雨纷飞,蓝采和挎着花篮翩然而至:”打架怎么不叫我?”八仙法宝终于齐现,结成浑天阵式。当曹国舅玉板削落天旨一角时,太白金星现出身形,拂尘指向婉荣药箱:”李姑娘,令尊病危的家书,已在箱底压了半月…”
第九章 沂水别父
沂水李家药香弥漫,李老爷躺在病榻上,枯瘦的手紧攥婉荣。”这些…才是你的同道吧?”他望向窗外七道仙光。婉荣将清莲露滴入父亲唇间,玉冠换回及笄时父亲雕的木簪。七仙静立檐下,仙威使得勾魂无常不敢近前。”爹,这是女儿自创的《还魂方》。”她将药方塞进父亲手中,”以沂山晨露为引,可保李家医术三代昌隆。”子夜更鼓响起时,李老爷含笑闭目,床前油灯忽明忽暗。婉荣跪坐整夜,直到晨光穿透窗纸,在父亲安详的面容上镀了一层金边。她最后为父亲理好衣冠,转身时发间木簪已变回青玉莲冠。门外,七仙默默让开一条路,韩湘子的笛声呜咽如泣,吹的正是那首《霓裳羽衣曲》。
第十章 尘缘仙踪
三百年光阴如白驹过隙,艾山八仙台的晨钟惊起一群白鹤。首徒捧着泛黄药方匆匆跑来:”师父!山下李姓郎中献祖传《还魂方》,说是沂水李氏一脉!”婉荣指尖抚过”沂山晨露”四字,檐下青蛇剑穗无风自动。药圃传来吕洞宾的轻笑:”师妹,新采的晨露够酿三坛’醉仙酿’了。”她望向山门处,那位李家后人正仰望着”清荷医馆”的匾额,眉眼间依稀可见当年父亲的神采。远处松涛阵阵,韩湘子教导弟子们吹奏新谱的《八仙贺寿》,蓝采和带着孩童们在药田辨识灵芝。婉荣轻轻摩挲腰间玉佩——当年合二为一的剑穗玉,如今温润如初。山风拂过,带来阵阵莲香,恍惚间又回到那个雨夜,白衣男子倚门轻笑:”姑娘的针,带着莲香。”这人间千年,不过弹指;这仙缘一世,已是永恒。
有诗为证:
沂水南行别旧家,邳州绽露第一花。
金针渡厄承仙骨,玉笛招魂忆岁华。
魔障千重同破阵,情关百转共烹茶。
人间留得青囊在,笑看云涛幻晚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