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中是蓼东村里唯一的光棍,三十多岁,还没有娶上媳妇,被村里人嘲笑,连中父母都是种地的,没啥本事,连中性格内向,不爱与人交流。连中虽然只有小学文化,可是他爱编故事,写在小本本上,经常往《故事会》投稿,只是没有刊用石沉大海。
村里有一个孤寡老人周老太,80多岁了,丈夫解放前被抓壮丁,生死不明。周老太一直没有改嫁,无儿无女,孤苦零丁,周老太年龄大了,身体不太好,连中可怜她,就经常帮助周老太做饭洗衣,像儿子一样伺候她。
周老太心里非常感激连中,但是她又没有办法报答他。
突然有一天,周老太病重了,快不行了,连中在周老太身边守着,周老太让人叫来村支书,当着村支书的面,把一个首饰盒交到连中手里,说,“这是我出嫁时的嫁妆,可能值几个钱,送给你。”
连中一时不知道是感激,还是理所应当。
周老太接着对村支书说:“假如我男人回来了,如果发达了,一定要给连中盖个好房子,娶个媳妇。”周老太说完,就死去了
谁也不会在意周老太说的话,因为没有人相信周老太的丈夫会回来。连中非常同情周老太,他就写了一篇《一个孤寡老人最后心愿》文章,投到《海峡周报》。结果发表了,报社还给连中300块钱的稿费。
有一天,蓼东村外来了几辆豪车,来了很多人,连县长都来了。原来周老太的丈夫从台湾回来了,周老太的丈夫名叫齐金豆,现在发达了。
齐金豆在台湾现在很牛,开了几家连锁百货大超市,赚了好多钱,又娶了台湾媳妇,有了一个女儿叫齐圆圆。齐金豆还是非常念旧的人,他忘不掉周老太,毕竟是糟糠之妻,肯定是有感情的。
由于两岸当时无法联系,如今两岸三通,两岸可以往来,齐金豆心里重新燃起寻找妻子周老太的火花。他不瞒着现在的妻子和女儿,把以前事情说了,并且说要到大陆去找周老太,妻子女儿也是通情达理之人,非常支持齐金豆的想法。
这天女儿齐圆圆拿来一份《海峡周报》,让齐金豆看,报纸上有一篇《一个孤寡老人最后心愿》,作者署名连中,齐金豆流着泪水读完这篇文章,因为文章里的周老太,就是他的妻子。于是就和女儿一起飞来大陆,他必须要在周老太坟前看看,顺便报答一下连中。
连中一见齐金豆和齐圆圆,拿出周老太给他的那包首饰,说:“这是周婶留下的,你们回来了,就物归原主吧。”
齐金豆没想到,在这个物欲横流的社会,一个能把到手的财物再次拿出来的人,看来连中的品德很好。
齐圆圆接过那包首饰,对连中说:“你知道这包首饰的价钱吗。”
连中摇摇头,说:“不知道,值多少钱都不是我的,君子取财有道。”
齐圆圆说:“这包首饰现在价值三万块钱呢。你竟然不心动。太老实本分了。”
齐金豆问连中:“感谢你照顾我的家人,你有啥需要我报答的吗,我可以帮助你实现。”
连中还没开口,村支书抢先说道:“老太太生前说过,如果你回来,让你一定给连中盖个房子,娶个媳妇。当然也欢迎你来家乡投资。”
齐金豆连忙点头,说:“必须的,必须的,我要给连中盖最好的房子,娶最好的媳妇。
连中摇摇头说:“我不要回报,我照顾周婶是我自愿的。”
齐金豆和齐圆圆都惊呆了,这是一个视金钱如粪土的人呢,更加对连中刮目相看。
齐圆圆心里油然升起一股对连中的好感,她说不清为什么,觉得连中这个人很伟大。是一个女人可以托付终身的人。她就是不明白,为啥女人都不愿意嫁给连中,想着想着,齐圆圆的脸红了。
齐金豆和齐圆圆在周老太坟前祭奠一番,让人重新修理了一下坟墓,而后给村支书一张支票,上面是一百万人民币的数字,让村支书转送给连中,让连中盖房子,娶媳妇。
连中拿到钱,没有去盖房子娶媳妇,而是给村里小学盖了一栋教学楼。他自己还是原来的自己。在家孝顺父母,在田里干农活,业余写故事投稿
有人说他傻,他不当一回事,总是憨憨地笑笑。
一晃三年过去了,连中还是很穷,还是娶不上媳妇。村里人都为他惋惜。可谁也没想到的事情发生了。齐圆圆回来找连中来了,
原来齐金豆回台湾后,心里一直牵挂着连中,他觉得连中就是最好的男人,三年过后,齐金豆身体也不行了,女儿齐圆圆也老大不小该到嫁人了,齐金豆想到了连中,觉得连中可以做自己的女婿,可以继承自己的产业。就跟齐圆圆商量,齐圆圆对连中也有好感。满口答应。
齐圆圆是白富美,连中是穷光蛋一个,这样的好事简直是天上掉馅饼,刚开始连中不答应,架不住齐圆圆的疯狂猛追,英雄难过美人关,连总最后还是答应了。可他有两个条件,一必须带上父母去台湾,二必须要给村子里里修条通往镇上的路,齐圆圆答应了。
蓼东村的路修好了,连中带着父母跟齐圆圆去了台湾,至于后来怎么样,就不得而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