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六喝夜壶——邳州几近失传的一种棋艺 2024-09-24 16:03 • 文化 • 阅读 5448 作者:高俊明 五六喝夜壶,是我们邳州古老的一种棋艺。虽棋名不雅,但这种棋艺,简单易行,生动有趣,既能娱乐身心,又能开拓心智。极适合广大农民在劳动间歇里,于田间地头玩耍。 树荫之下,两人对面席地而坐,随手捡块瓦砾,在两人之间的地面上,横竖斜正,几下划成棋盘。若手法不当,划的线条歪斜,可挪挪屁股换个地点再画。然后两人各随手取来9颗棋子。所谓棋子,通常是小石块、小泥蛋,或是小短树枝 ,只要双方“棋子”能在质地、颜色上有区别,便于确认就好。 在地上一两分钟间备好棋盘、棋子,两人就可摆开阵势,各执“棋子”,在棋盘之上纵横跌宕,前伏后击,诱引追逼,各显神通。几局下来,对弈双方兴致盎然,浑身轻松,之前的劳累一驱而散。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人们大都进城搏金挣银,村坊留守的老人们也都自顾自家,照管幼孙,忙于农时,再也没有了昔年大集体的劳动场景。因此这种劳动人民喜闻乐见的棋艺就渐渐失去了人们的青睐。又因科技发展,现代人多玩手机游戏、麻将、扑克,五六喝夜壶的棋艺也就逐渐的淡出了人们的视野,时间一久,几近失传。 为保存我们邳州历史文化,现整理如下: 游戏程序:首先,双方在己方棋盘最下一边横线的五个交叉点上,各摆好五颗棋子(如上图),然后双方通过棋子运行,运用吃棋招式干掉对方的棋子,再用自己的棋子补上,吃掉几颗,补上几颗。但在对方棋子将要被吃光的情况下,需要给对方保留最后一颗棋子,并且这一颗棋子可以由对方心愿任意选择。然后运用己方的棋子,采取围、赶、逼的方法,把对方这最后一颗棋子,逼到夜壶嘴上,让它再也无路可走,这盘棋局就算结束。 被逼到壶嘴的一方为输 。输方应捏着鼻子,伸长嘴巴,用自己的鼻音作一个长时间的“呃——”,同时闭上眼,蹙着眉,扮着鬼脸,摇着头,做出夜壶难喝,但自己输了,又不得不喝的怪模样来。于是对弈双方相视一笑,愉快的结束了战斗。 行棋方式:在棋盘的任意一条直线或斜线上,只要前方无障碍,棋子可以沿着这条直线或斜线走到任意一个交叉点,但不能转弯走棋;若在壶系上则可以从己方壶鼻行到壶嘴或对方的壶鼻上。 吃棋招式有9种,分别是:顶、双顶;夹、双夹;挑、双挑;一提搂、双提搂;甩一边。下面分项介绍: 顶、双顶:棋子经运行后,在一直线或一斜线上,构成己方两棋子前有对方一个棋子,且这个棋子后没有其它棋子,为“顶”,即可吃掉对方的这个棋子;若有对方两棋子,且这两个棋子后没有其它棋子,则名为“双顶”也可吃掉。吃掉后在相应位置换上己方的棋子。 夹、双夹:棋子经运行后,构成同一线上己方的两棋子中,“夹”有对方一棋子(“夹“子”的两端应没有己方或对方的棋子),可吃掉这一棋子;若己方的四棋子中间夹着对方一棋子,也可吃掉,名为“双夹”。吃掉对方的棋子后,在相应位置换上己方的棋子。 一挑、双挑:棋子经运行后,在同一线上构成己方一棋子在对方对称的两子或四子之间,且这对方两棋子或四棋子的外端没有其它棋子,则为一挑或双挑,己方赢。吃掉对方的棋子,换上己方的棋子。 一提娄,双提娄:经运行,若己方一棋子行至壶嘴,而对方恰巧在壶鼻上各有一棋子,而这一子外为空,则为“一提娄”,己方赢; 若己方一子运行壶嘴上,而两壶鼻中间相连的直线上,有对方四颗棋子,又恰巧最中间的交叉点是空,则为“双提娄”,己方赢,然后把对方棋子换成己方棋子。 甩一边:在一条直线或斜线上,己方棋子运行到有对方连续四棋子的一个端点上,为“甩一边”,赢。若在壶嘴(菱形图)内竖线上下两个端点对应的斜线上,有对方的连续三棋子,也为甩一边。赢。然后换上己方的棋子。 应注意:一招可以同时赢多项。在棋子运行后,凡能同时能构成顶、双顶、挑、双挑、夹、双夹、一提娄、双提娄、甩一边中的任一招或数招,都可以吃掉对方的棋子。 而只剩下一颗棋子的一方也不要灰心,还有很多的翻盘机会。你可以眼观全局,运用自己已有的经验,尽量寻找对方的疏漏,运行自己唯一的棋子,利用各种招式翻盘。若一时找不到,则尽量一步一步的拖延,以时间换空间,诱引对方上当,争取一招反败为胜。若实在翻不了盘,那就只有认输,总结经验,再战! 下图是红棋最后胜利。 小结:这种棋艺,需要有整体的布局、灵敏的思路。棋子每次可走一步,也可数步,纵横穿插,大开大合,有时一方虽只剩一子,但只要心细观察,瞅准对方漏洞,则可以一招致胜。 这种棋艺,简单易学,趣味无穷。若经常使用,有助人们对事物进行整体思维,合理布局,缜密思考,从而越来越聪慧。 赞 (1) 0 0 生成海报 相关推荐 浅谈京杭大运河的开挖和发展:连载5(刘波涛收集整理) 2023-08-02 领袖无愧“娘的心 2025-05-12 发表回复 请登录后评论...登录后才能评论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