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空间治理是挖掘农村发展潜力的关键点,也是富民增收的新举措。宿羊山镇沙埠滩村以公共空间治理为抓手,积极探索村级发展新路径,赋能乡村振兴,助推集体增收。
近日,记者来到宿羊山镇沙埠滩村的邳州瑞豪食品有限公司的大蒜收购处,蒜农将大蒜倒入自动分拣机,便可实现自动分选装袋。
据了解,作为一家主营农产品代购、代销、代存的企业,该企业拥有3栋冷库。除了满足企业自身储存需求外,冷库还可以出租。入夏以来,大蒜收购量日渐增加,企业也根据市场需求及库存情况及时销售大蒜。
邳州瑞豪食品有限公司负责人张勇介绍:“截至目前已经收了4000多吨大蒜。国内主要销往广东、湖南等省,国外主要销往欧洲、中东国家。”
过去,收储冷库少,蒜农需要到镇区售卖大蒜,为了解决蒜农卖蒜难问题,沙埠滩村积极盘活闲置资源,采取村企联建的方式与大户合作,共同建设冷库项目,带动就业40人。
宿羊山镇沙埠滩村党支部书记聂礼华说:“去年5月份建设的冷库,可储存大蒜2100吨,每年我们村集体可以获得10万元分红。”
盘活闲置资源是沙埠滩村集体经济“换挡提速”的一个缩影。依托公共空间治理,沙埠滩村还重点针对村内废旧汪塘、闲置地块逐一清理。该村的10个鱼塘过去被多名村民私自侵占,经过多番沟通协调,收回了100多亩的鱼塘。
聂礼华说:“每个鱼塘一年的承包费是1000元,10个鱼塘每年增加集体收入1万元。合同到期之后我们会重新发包,争取把收入提上来。”
此外,沙埠滩村还通过出租老村部、探索实施“小田变大田”等方式,助力集体经济增效增收。聚焦“富民强村”目标,该村将持之以恒深化公共空间治理,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注入强劲动能。
聂礼华说:“接下来,我们还会继续找出村集体增收的方法,带领老百姓共同致富,同时将村集体收入应用到民生实事中,提升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融媒体记者:李索雅
摄影:杜洋
编辑:卜非凡
责编:郑惠珠
文章来源:邳州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