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4号到达南昌后,想到的第一个景点就是南昌起义纪念馆。可是参观南昌起义纪念馆,要提前预约,我们没有约到25的票,约到了26号下午的票。25号我们就游览和参观了滕王阁、贺龙指挥部旧址、八一广场、万寿宫等景点。
7月26号我们安排的景点是八大山人纪念馆、南昌八一起义纪念馆、山西省博物馆。由于天气比较热,一天要参观完这三个景点,时间一定很紧张。爱睡懒觉的小朋友也就早早的起床,吃完早餐,就出发了。
八大山人纪念馆,位于江西南昌市青云谱区青云谱路259号。前身为清代书画大师八大山人的故居,是中国第一座古代画家纪念馆,是国家一级博物馆,占地的39亩。
对于八大山人在我的印象是空白,可能是因为我对中国书画艺术家不了解的原因吧!也不好意思咨询,一路上心想等到纪念馆就知道了。
来到纪念馆才知道,八大山人就是一个人,朱耷的号是八大山人。朱耷生于(1626年一1705年)江西南昌,原名朱统鐢,字刃庵,号八下山人。八大山人这个名字是朱耷从1684年前后开始使用,一直使用到他去世。他是明太祖朱元璋第十七子宁献王朱权的九世孙。其祖父朱多炡(1541一1589年)字贞吉,号瀑泉,父亲朱谋觐,字太冲,号鹿洞。他的祖父和父亲都善诗歌,精通书画篆刻,是当代的书画/艺术家。
八大山人名字的由来,八大山人,本名朱耷,是明末清初的著名画家。他的名字“八大山人”有着深刻的含义和背景。
名字的构成:朱耷名字“朱耷”可以拆解为“牛八大大耳”,朱耷对掉“牛耳”,剩下八大,而“山人”是指隐居山野的人。
名字的含义:“八大山人”的名字含义有多种解释:一是,朱耷通过这个名字表达了自己在四面八方都是大,无人能及的竞境。二是,朱耷曾持《八大人觉经》因些以“八大人”为号,再加上“山人”,就形成了“八大山人”。还有一种认为,“八大山人”与朱耷的出身和弃僧还俗有关。
八大山人自幼聪明,八岁即能作诗,开始涉猎书法、绘画、篆刻。他十九岁那年,明崇祯十七年清顺治元年甲申(1644年),李白成率农民起义军攻入北京,明崇祯皇帝朱由检自缢于煤山,明朝灭亡。八大山人的父亲朱谋觐去世, 清兵攻占南昌,南昌的文人纷纷逃离,八大山人离家隐遁江西奉新山中避难。二十三时薙发为僧,进贤介冈灯社,拜颖学弘敏为师,法号传繴,号刀庵。开始了长达二十七年的禅林生涯。在其师傅的指导下,潜心钻研佛家经典,以其过人的聪慧,在佛学上有了突出的成就,深得弘敏赏识,成为曹洞宗青原下二十八世传人。
八大山人四十七岁时,离奉新,游新昌,由新昌返回奉新芦田,在奉新芦田耕香院,黄安平为八大绘《个山小像》。五十二岁南下临川,在临川发病颠狂,哭笑无常,撕裂僧衣并焚烧,步行到南昌,在市街间佯狂行走,被族侄认出,收留于家中,病愈后还俗。清康熙四十四年乙酉(1705年),因大风感染风寒,呼吸困难,浑身无力,于秋冬之间去世,享年八十岁。
八大山人纪念馆拥有1685件/套藏品,八大山人的真迹作品四十余幅,代表作品如:《草书七言题画诗》、《行书为超远年翁题字扇面》、《幽溪载酒图》、《临河叙山水图》、《寿鹿图》、《松鹿图》、《荷花水鸟图》。还展出了石涛、徐渭、黄慎、郑板桥、吴昌硕、齐白石等著名画家的作品。有黄安平在八大山人四十九时为他绘的《个山小像》,陈列着八大山人的生平史料和珍品。馆内还展示了八十山人使用的印鉴101枚。
按照预约的时间,赶到南昌八一起义纪念馆。南昌八一起义纪念馆位于南昌市东湖区中山路380号。成立于1956年,1959年10月1日正式对外开放,占地面积5903平方米。《南昌八一起义纪念馆》由陈毅元帅题写,是全国文明单位、国家一级博物馆、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全国红色旅游工作先进单位、全国首批“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地。
纪念馆分六个部分,讲述了人民军队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由小到大,由弱到强,历尽千辛万苦,战胜千难万险,为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国家富强、人民幸福建立了不朽的功勋。
第一部分,危难中奋起,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后,逐步开始了早期军事探索。在中共一大会议通过的党的纲领中明确提出:“革命军队必须与无产阶级一起推翻资本家阶级的政权”。周恩来在《少年》第六号发表文章指出:“真正革命非要有极坚强极有组织的革命军不可,没有革命军,军阀是打不倒的”。瞿秋白在《新青年》杂志发表《中国革命中之武装斗争问题》一文提岀:“中国国民革命里极端需要革命的正式军队”。这些都是党内早期专门论述武装斗争的核心问题。
1924年1月,国民党一大在广州召开,确认了共产党员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的原则,第一次国共合作正式形成。在国民党的一大会议上,根据共产党人的建议,决定创办陆军军官学校,即黄埔军校。军校于1924年5月正式创建,中国共产党人承担军校主要的政治工作,并从各地选派大批党、团员和革命青年到军校学习,培养了一批军事骨干,开始了军事活动。
1927年春夏,正当国共合作的北伐战争节节胜利,工农运动蓬勃发展之际,国民党右派蒋介石集团,汪精卫集团相继背判革命,血腥屠杀共产党人和革命群众,1927年3月至1928年上半年,被杀害的共产党员和革命群众达31万余人,其中共党员2.6万人,轰轰烈烈的大革命宣告失败。
1927年7月14日,国民党左派的杰出代表,孙中山夫人宋庆龄发表声明,些决抗议武汉国民党中央违背孙中山的革命原则和革命政策,推行反革命“新政策”的行径。
第二部,伟大的决策,大革命失败的惨痛教训,使中国共产党深刻认识到开展武装斗争,创建人民军队的极端重要性。1927年7月中旬,中共中央在湖北省委驻地召开会议,研究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部署,准备组织中国共产党所掌握和影响的一部分武装力量。1927年7月中旬,按照中共中央政治局临时常委、军事部部长周恩来的指示,由聂荣臻、贺昌、颜昌颐组成中共前敌军委,聂荣臻为书记,先到九江开展武装起义的联络准备工作。
7月20抵达九江后,举行谈话会,针对国民党右派将在军队中清党及争取张发奎未取得进展的形势,建议中央“实行在南昌暴动”,并“建立新政府”。7月23日,贺龙抵达九江,赞同南昌起义计划,再次决定,建议贺龙、叶挺两部队28日之前集中南昌,28日晚举行暴动。7月26日,周恩来抵达九江,召开会议传达中央决定,指出起义应以土地革命为主要口号。
1927年7月下旬,汪精卫、张发奎等感到贺龙、叶挺部队不稳定,决定召贺龙、叶挺上庐山参加军事会议,企图借机解除他们的兵权。国民革命军第四军参谋长叶剑英及时觉察汪精卫等人的阴谋,7月24日紧急和贺龙、叶挺、高语罕、廖乾五进行磋商,议定贺龙、叶挺不上庐山参加军事会议。
除贺龙、叶挺的部队外,参加起义的有朱德在南昌创办的国民革命军第三军军官教育团的部分学员,朱德兼任南昌公安局局长,在他的影响下,公安局的部分警察。有在徐特立、林伯渠等的争取下,江西省政府代理主席姜济寰及其子姜治。有武汉中央军事政治学校女生队30余名学员陆续来南昌参加起义。
第三部分,打响第一枪。1927年7月27日,中共前敌委员会在江西大旅社正式成立,并召开第一次会议,决定起义由原定28日改为30日举行。1927年7月30日晨,以中央代表身份前来传达共产国际和中共中央指示的张国焘,从九江赶到南昌,前委立即召开扩大会议。由于张国焘仍对张发奎(联合国民革命军笫二方面军总指挥)存有幻想,主张一定要得到张发奎同意后方能举行起义,遭到周恩来等人的坚决反对,31日,前委会义作出最后决定:8月1日凌晨4时举行起义。根据前委决定,刘伯承任起义军军事参谋团参谋长与贺龙共同拟定作战方案及作战部署。
1927年7月31日晚9时访,第二十军中的一个副营长投敌告密,情次十分危急,中共前委当即决定:起义提前两小时,于8月1日凌晨2时,在以周恩来为书记的中共前敌委员会及贺龙、叶挺、朱德、刘伯承等领导下,按预定的部署,向驻守南昌的敌军发起猛烈进攻,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第一枪,经过4个小时的激烈战斗,歼敌3000余人,占领了南昌城。
第四部分,南征下广东。南昌起义的胜利使国民党反动派受到了巨大的震撼,宁、汉政府及各军阀得知南昌起义爆发后,立即决定对南昌起义部队“进剿”。1927年8月3日,起义军按照中共中央起义前的决定,撤离南昌,取道临川、宜黄、广昌,南下广东,占领出海口,以期取得国际援助,建立革命根据地,然后重新举行北伐。
起义军在瑞金驻扎一周,对土地革命等政纲进行了深入讨论。贺龙、郭沫若等在瑞金中学加入中国共产党,调整了革命委员会的组成人员。在南下途中,起义虽然取得过重大胜利,但终因敌强我弱,在潮汕地区遭受严重挫折。
第五部分,转战上井冈。潮汕失利后,起义军一部分转入海陆丰地区,与当地农军会合,继续坚持斗争。一部分由朱德、陈毅、王尔琢率领。1927年10月23日,起义军到达信丰县,朱德、陈毅、王尔琢等对部队纪律进行了严肃整顿,同时组织开展打土豪活动,解决部队给养,从而初步稳定了起义部队。在大余县城朱德对起义军进行了重新整编。将部队编为一个纵队,下辖三个支队,并对党团组织进行整顿,重新登记党团员,成立支部,把一部分党团员分到连队中去,加强党在基层的工作。
1927年11月21日,起义军到达汝城,朱德与国民革命军第十六军军长范石生谈判后,决定在保证政治上独立,建制上完整的前提下,将起义军改编为国民革命第十六军第四十七师第一四O团,使部队得到休整、补充。
1928年1月13日,朱德郑重宣布起义军改名为“工农革命军第一师,朱德任师长,陈毅任党代表,王尔琢任参谋长。
1928年4月下旬,朱德、陈毅率领南昌起义余部和湘南起义农军上井冈山,与毛泽东领导的湘赣边界秋收起义部队胜利会师。成立工农革命军第四军,为进一步巩固和扩大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创造了条件。
第六部分,群英耀中华。南昌起义开创了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武装斗争和创建人民军队的新时期,也锻炼和造就了一批治党、治军的骨干。南昌起义参加者二万余人,至今留下姓名者仅1042人,他的中建国前牺牲的474人,建国后担任过党和国家领导职务的18人,授予元师军衔的6人、授予大将军衔的3人,授予上将军衔的4人,授予中将军衔的7人,授予少将军衔的6人,担任过省部级领导职务的19人。
1933年6月30日,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命令“八一”为中国工农红军成立纪念日。
南昌城内升起的“八一”军旗却依然高高飘扬,并将永远飘扬。
最后一个景点,江西省博物馆。江西省博物馆位于南昌市红谷滩区赣江北大道698号,筹建于1953年,60多年来,历经八一广场老馆迁到新洲路馆,新洲路馆迁到赣江北大道,就是现在的新馆。新馆为江西省文化中心三大馆之一,新馆以方盒为建筑原型,寓意为宝盒,共六层,建筑面积8.6万平六米,展陈面积2.8万平方米。汇集了江西各地发现的珍贵历史文物和古代艺术精品。
介绍江西省博物馆有十大镇馆之宝,参观时见到的部分之宝有:
一、伏鸟双尾青铜虎,是存世最大的先秦时期青铜虎,被誉为“虎王”,出土于江西省新干县,造型栩栩如生,纹饰繁缛富丽,是商代青铜艺术的辉煌之作。
二、双面神人青铜面具,是国内迄今所见唯一的商代双面青铜面具,出土于新干县大洋洲商代墓,人性与神性完美融合,反映了商代南方独特的信仰崇拜,具有极高的文物价值。
三、活环屈蹲羽人玉佩饰,这件玉佩出自于商朝墓,是迄今发现最早的玉羽人,展现了南方地区远古土著民族鸟图腾崇拜的遗俗和变异。
由于时间关系和受“格美”台风的影响,暴风雨来了,其它的镇馆之宝就没有时间观看了,赶回宾馆。
评论列表(2条)
谢谢您的点赞
哥哥又到南昌去了,写了一篇鸿著!欣赏佳作点赞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