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的“邳县台儿庄”黄林庄——走读中运河邳州段之二

作者:张可春

皖南古村落中,藏在深山中的它最不起眼,却也是最原生态的一个__财经头条

台儿庄因大战而名,因煤炭而兴,因古城重建而荣。台儿庄的昨天和今天,流传着许多美丽的故事。有一个经典故事,与一个村庄有关,这个村庄的名字叫黄林庄。

黄林庄,今属台儿庄区邳庄镇,位于台儿庄城东南1.5公里,傍依京杭大运河。解放前,黄林庄与台儿庄虽近在咫尺,却分属两个省份,黄林庄村西300米处的运河大堤上,立有标示苏鲁两省的一块界碑,历史上黄林庄属江苏邳县管辖。俗称邳地。《峄县志·峄境舆地全图》中有“邳地黄林庄”标记(省界碑在1957年整治运河时丢失,《峄县志》上版图清晰可见)。明崇祯年间(1639年)、江苏场州道的治安河防碑也立在黄林庄的北门里(此碑现在台儿庄运河展馆保存)。

全国解放以后,国务院调整区划,把“邳地黄林庄”划归山东省,隶属枣庄市台儿庄区邳庄镇管辖。1957年春,大规模整运,规划开挖加宽取直的新运河河道,把原黄林出村一分为二。原来的朱家大院连同煤场、码头、南庙、北庙留在新运河的南岸,大东门、北门、北官林子、保家卫国碑、扬州道河防碑则留在新运河的北岸。村民们又在新运河的北大堤建村而居。昔日的石驳岸、石码头,连同两公里长的明清运河旧河道一并埋入泥底,当年的一切情景,只能留在人们的记忆和传说中。

曾经的“邳县台儿庄”黄林庄——走读中运河邳州段之二

应运而生的“北煤南运第一港”

黄林庄特殊的地理位置,造就了一段特殊的历史,使黄林庄成了“北煤南运第一港”。资料载:当时的枣庄,煤炭资源丰富,早在明代就有开采的历史,因煤质好,从生产之日起就远销四方。那时大都是肩挑车推的陆路运输。明万历三十二年(1604年)楚庄运河开通后,正式并入了京杭大运河的航道,成为了至今四百多年川流不息的黄金水道。“南漕由江淮达运,连樯北上,岁逾千艘,江南徐海、邳(州)、宿(迁)山东郯(城)、兰(山)、滕(县)、峄(县)之民,随漕逐沫及游手好闲换舟佣食者累数十万”(《山东军兴纪略》)。

在山东微山湖至江苏直河口之问设有十六道闸口,黄林庄就在这上下八道闸口的中心,当时号称 “上八闸”、 “下八闸 ”航道的开通,使水上运输不断发展,同样也开启了煤炭走上水路运输的帷幕。台儿庄是距枣庄最近的河边城镇,自然是煤炭上船的首选之地。台儿庄城内店铺林立,商贾云集,生意兴隆,无论出于环境保护考虑,还是因为土地面积受限,都不便设立煤炭场地,这就促使煤炭货商们到台儿庄城外寻找场地。

大运河出台儿庄直行东南,在黄林庄的西北角转弯向正南继而向东,走了个S形,一个天然的大弯成了设立运煤码头的好地方。于是,煤商们便陆续把煤炭运到这里装船南运,在这里装货,既减少了过闸的程序和费用,又避开了本地域内的税赋,一举两得,货商们何乐而不为?慢慢地,沿河小港越来越多,达到二里路长,村庄的西半边全都成了煤场。那时人力装船,场上装筐过磅,通过跳板一筐筐的抬到船上。白天时间不够用,常常需要挑灯夜干,本庄的劳动力远远不够,引来了四村八乡的打工者,应运而生地带起了一批服务行业。每当此时,搬运工的抬号声,百业的吆喝声,还有阵阵的船工号子声,汇成了优美的音乐。熟闹的煤场,拥挤的木船,还有片片的白帆,构成了美丽的画面。一时间,这个普通的小村庄,发展成拥有数千流动人口彻夜灯火的不夜城。

纵观运河的航运史和枣庄煤矿的开发史,这北煤南运的先河之地——黄林庄,自然而然成了北煤南运的第一大港。

康乾盛世繁荣了黄林庄港

据《台儿庄古城文化研究》载:随着康乾盛世的到来,黄林庄的港运业达到了鼎盛时期。据传,在南京某高官的资助下,朱氏家族携巨资来到该村,搬迁了部分农户,全面规划了港口建设,在河岸附近修建了“朱家大院”。大院为三进院落,有百余间房屋,青砖黑瓦,飞檐翘角,朱红门窗,雕工精致,很是气派;艾筑堤断河,在岸边修筑青石驳岸100余米 ,可停靠大吨位货船;又修一座从河岸上至河底深处的青石大码头,不论是枯水期还是丰水期,各类杂货可随时装船,就连庄内百姓担水烧饭(那时百姓一直吃的是运河的水),浆衣洗菜也脚不沾泥。朱家把村子西半边整理成规范的场地,十之八九为煤场,其余部分为杂货场。朱家主营煤炭,当地称为炭行,其行号为“德隆”,取以德兴业生意兴隆之意。随后,陆续开设的还有王家盐行、天津粮行等专业经营大户。朱家胞兄弟五人均称“行板”,他们协调一致,分工负责,生意越做越大,越做越好,不仅在河道上大有名望,在社会上也美名远扬,邳州官员北来巡理公务,也大多在朱家落脚。朱家小辈的行板们先后在下游“天(dai)王庙”、“加口等地建立码头,开设“德隆行”分号。

了加强港航业的安全和水患治理,在邳州某官员的提议下,以朱家为主,联合各大商户,出资围村建城,修筑了东西宽1华里,南北长2.2华里的围村土城墙,挖护城河宽约15米,城墙高出地平面3米(大小规模仅次于当时的台儿庄城)。顺着河堤上下游设有“西北”“东南”两门,另设“北门”和“大东门”。大东门建有三层青砖门楼,上住保安,下面通车,为各类货物出入的主要通道。城墙的修建,既加强了港口、货场和全村的治安,又解决了涝天的水患,使港航业得以有序繁荣发展。

东门里北侧,单立了高5米宽1.3米的带雕龙帽石碑一座,正面刻有“保家卫国”四个大字,背面记载了当时的盛景,也标明了建立城墙的宗旨。旧时运煤多用牛车、马车、人力车岸上车水马龙、百业云集,河里桅杆如林、百舸争流。那个时期的黄林庄港人于兴旺,财源滚滚,人们的吃穿、日用。皆不出村,邳县的商贾们一度称之为“南台儿庄”或“邳县台儿庄”。

曾经的“邳县台儿庄”黄林庄——走读中运河邳州段之二

运河文化为“邳县台儿庄”增光添彩

南来北往的船只带来了南北方文化,在这个煤炭大港上也得以交融升华。瞎腔琴书、评书、武术、杂耍、牌场…..遍及船上和岸上,遍及货场和农家;峄县柳琴、泗洪泗州柳琴在这里竞技演出。天津粮商独家捐资,挑选本村20余个村民,按专业性质的要求,排练了传统歌舞—— “太平歌”(亦称渔灯秧歌)。演员的全部服装、道具用具等都是正规剧团的标准,平时为港口商家和村民定期表演。歌词自编,多以歌唱行业、人物等为主,曲调是固定的格式,慢慢地村庄里、货场上几乎人人都会哼会唱。每年一进腊月,就精排精炼,正月里参加社会上的乡会交换演出,常常跑出方圆百里。同时,也换来各类民间文艺社团来村演出,以饱村民眼福耳福。“太平歌”也独树一帜,远近百里享名。

行商们还捐款在大货场南北各建一座寺庙,供奉河神、天神,号称“南庙”、“北庙”。两庙定期唱大戏,一年中设立两个庙会,分别是农历的二月二十九和四月初四,主要是物资交流,传播煤港事业。(此庙会延续到解放后,建国初随着对台儿庄运河的勘测规划和治理,庙会也渐渐停止了)。

新中国成立后,黄林庄村人感受到了太平盛世的温暖。由二代主演刘学忠和王西九发起,全村户户捐款捐粮,购置了服装道具,开始排练“太平歌”。朱绍亮主笔,村民集体编词,1956年春,由总导演刘学忠带队,代表峄县到省里参加了农民文化会演,并荣获二等奖。(一等奖被胶东一位荣誉军人领队的“打井舞”夺得)。又有村民单连清为主成立了农民俱乐部,排演柳琴戏《小姑贤》、《喝面叶》等,剧目达20多个,定期为村民演出。区文化站梁隆风站长也为村里捐书3000余册,建起了村图书室。运河文化又一次繁荣起来。

一位作家说得好,有的村庄在特定的年代注定要留下深刻的印痕,台儿庄是,黄林庄也是。

(1)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