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座小山坡竟有“淮海第一关”崖刻,徐州到底经历了什么?(作者:于克南)

一座小山坡竟有“淮海第一关”崖刻,徐州到底经历了什么?(作者:于克南)

景山,又称境山,宋元时期叫耿山,是徐州境内打上大运河文化烙印的一座山峰,长1.5公里,高不及百米,山下有景山村,山上有“淮海第一关”摩崖石刻。元明时期,借泗水河道通航的京杭大运河傍着景山而过,给这个看似偏僻的小村庄带来了勃勃生机,船只川流不息,集市人声鼎沸,很短的时间内,景山村蜕变为一个辐射徐淮大地,联通大江南北的重镇。

“淮海第一关”出自明朝

宋末元初,大运河还没有开通之际,从南方去大都(今北京),要乘船沿泗水逆流而上经徐州到达济宁,然后换乘马车到达目的地,这是南方去大都的一条以水路为主的捷径。

景山它不只是一座山峰,还是徐州的一个象征,离开景山北上即离开徐州,南下来到景山则进入徐州,实为徐州水路的北大门。景山附近的梁境闸是各种船只进入淮海地区的第一道关口。当时每过一闸,都要等候船队成帮方可过闸。所以境山就成为船夫、商贾、漕运官员停步歇脚和求神安渡的地方。因而古人称此处为“淮海第一关”。

由于地理位置独特,早在元初,景山这儿就成了过往船只停靠的一个大码头。

但由于运河在徐州一段借用黄河,因而黄水泛滥决堤直接影响到漕粮运输。从明代隆庆到万历年间,徐州以下河道淤积严重。明万历三十二年(1604年),运河改道由韩庄经泇河入邳县南流入淮,徐州一段运河随之冷落。清咸丰五年(1855年)黄河北徙,泥沙淤积河道,徐州段运河已经不能行船过帆,“淮海第一关”从此失去昔日的繁荣景象。

泗水河畔大码头

1279年,文天祥被俘,一路沿泗水北上,8月24日离开扬州,9月7日途经徐州。举步戏马台,触景生情,写下了沉郁苍凉、寄托亡国之恨的《彭城行》:“我从南方来,停骖抚遗踪。故河蓄潢潦,荒城翳秋蓬。凄凉戏马台,憔悴巨佛峰。”国破家亡,睹物伤怀,在英雄的眼中,戏马台是凄凉的,云龙山也是凄凉的。9月9日,文天祥乘船继续北上,经景山、沛县和鱼台到达济宁,10月抵达大都。

还是这一年,年近半百的汪梦斗因尚书谢昌言推荐,被元世祖忽必烈召见,因发誓永不做官被元世祖放还。诗人回归安徽绩溪,先是从大都乘车到达济宁,然后乘船南下来到景山,《舟次耿山喜霁》:“晓来乘雨过留城,屈指徐州一百程。到得耿山程已半,云收特地放新晴。”这首诗清新飘逸,豪迈奔放,放还后的心情如雨过天晴一般让人爽朗。

在同一时间段,文天祥北上,汪梦斗南下,两人相向而行,擦肩而过,虽然两人内心的感受不一样,但两人坚定不移的意志都是一样,宁死不屈,不折不挠,不坠青云之志。

他们的诗文间接记载了这段时间水路和陆路经由,见证着大运河没开通之前,蜿蜒的泗水是当时南来北往的交通干线,见证着景山村从名不经传的小山村一跃成为一个大码头。

一座小山坡竟有“淮海第一关”崖刻,徐州到底经历了什么?(作者:于克南)

吴人移民景山村

1293年,京杭大运河正式开通,它就像一个纽带把大江南北紧紧联在一起,漕船、商船、客船南来北往,络绎不绝。大运河的繁荣吸引了大量人口汇聚运河沿岸,有北方人南迁的,也有南方人北迁的,由此推动了各民族之间交往与交融。

南方人北迁,在景山安家落户。泰定元年,即1324年,史学家袁桷(1266—1327)辞官返乡浙江宁波,从大都一路乘船南下,途经徐州留下多首诗歌,《耿山》:“一簇山腰总卖薪,语音犹是旧吴人。江湖水阔从今住,更肯轻生学买臣。”诗人来到景山看到山腰处站着一排樵夫,听声音操的是一口吴侬软语,显然是从南方而来落户微山湖畔。这是一批有理想的人,他们的想法让诗人想起汉代的朱买臣,朱买臣家贫如洗却胸怀远大,砍柴卖薪都不忘读书,后来被乡人举荐给汉武帝,汉武帝欣赏他的才华就拜他作了中大夫,因击破东越有功,征入为主爵都尉,列于九卿。袁桷笔下的樵夫同朱买臣一样,人穷志不穷,个个希望自己能像朱买臣一样有朝一日时来运转,希望被朝廷重用。

大运河的繁华也给地方文化带来深刻影响,景山这个千年古老地名的由来被记载于册。明成化年间,兵部郎张弼(1425—1487)再次路过景山,登山揽胜,睹物思人,写下《过境山忆中书天骏弟》:“昔年同上境山颠,日色微茫入暝烟。今欲登山谁是伴,蓬窗独坐一凄肰。”诗序中自注:“是山俗呼耿,或作景。予天顺乙卯秋与天骏同登阅碑文,乃作境肰碑文亦不甚,可依据旧志,果何如?”由此可知景山地名是由“耿山”谐音演化而来,元代黄公绍《古今韵会举要》里面有耿的字音介绍:“耿,古幸切,音与刭同,说文目着颊也。”景和耿同音不同字,如同乾隆皇帝把徐州的垞城写为茶城一样,为的是听写方便。耿读景很可能是南方人带来的方言,这种语言差异反映了人口迁徙带来的语言差异。

明代晚期,曾官职南京工部主事、总督漕运的张瀚(1510—1593)在《松窗梦语》中也记载了耿山,“自房村渡吕梁、徐州二洪为彭城,由此溯流而上,逾耿山,至沛县,皆直隶界矣。夫二洪之间,犹可鼓枻而前,耿山以上,大水漫漫,浩荡无涯,皆自溜沟来,不从浮桥出。村落仅存高阜之十一,余皆巨浸波涛,舟航无岸可傍,停于水中。”黄河带来的泥沙把吕梁洪、百步洪等处淤塞,黄河之水不得不由东运河排泄,导致留城淹没,微山湖形成,徐州以上汪洋一片。

一座小山坡竟有“淮海第一关”崖刻,徐州到底经历了什么?(作者:于克南)

寺庙林立境山镇

元明时期,徐州下设三大镇,利国镇、汴塘镇和吕梁镇,均为军事和经济重镇,除此之外,境山在明代也上升为军事和经济重镇,《明史》记载:“请于境山镇、徐、吕二洪之下,各建石闸,蓄水数尺以行舟,旁留月河以泄暴汛。”设置船闸的时间有明确记载,《明会典》:“嘉靖二十年,设南旺管闸主事,置境山镇闸,及官吏人夫。”明代教育家章潢也有类似地方志的详细记载,其《图书编》曰:“境山沟,源出东北马跑等泉,西南流三十里至境山镇北,东岸入漕河。”作为一个重镇,南来北往的达官显要、文人墨客往往留诗纪念,苏州人、吏部主事郭谏臣(1524—1580)《暮抵境山》:“风帆飞驿路,野烧动寒原。雾翳林光黑,烟笼水气昏。远天收落景,新月露微痕。沙岸停桡处,时闻鸡犬喧。”

境山作为一个大镇,设有储备粮仓,明嘉靖本《徐州志》:“济留仓四,一在吕梁,一在境山,一在黄山村,一在赵团山。” 济留仓储备粮食用以备荒和赈民,徐州共设四处,除了赵团山位于黄河旁边,其余三处均位于大运河旁边。

大运河的繁荣对境山成为一个大镇起到拉动作用,境山各方面得到长足发展,尤其在文化方面特别显著。此时境山有官府设立的大型书院——境山书院。境山寺庙林立,香火旺盛,从山下到山上,大大小小的寺庙有五座,几乎把境山西部的主峰全部占满了,民国本《铜山县志》记载了火神庙、真武庙、关帝庙、潘公祠、大云圣教寺等。诗人黄省曾(1490—1540)路过境山留诗《境山寺》:“石磴层悬刹,花梯客驻攀。云侵萧子国,天入楚王山。马法藏金殿,龙灵护绿关。林台销赤日,旅眺一怡颜。”

潘公祠祭祀的是明嘉靖年间工部侍郎、总理河道潘希曾。潘希曾,字仲鲁,号竹涧,浙江金华人。嘉靖八年,黄河在徐州境内泛滥成灾,大运河淤塞,漕船与客船无法通行,潘希曾火线接任总理河道,筑徐沛长堤四百余里,疏通徐沛间运河淤塞,保证了大运河畅通无阻,嘉靖十一年因过劳去世,时年57岁。

五年后,即嘉靖十六年(1537)秋,境山百姓感恩潘希曾疏通大运河功绩,在村民郝端、伊逵倡议下,大家集资建造了一座祠堂以纪念这位功臣,《侍郎潘公祠堂记(祠在境山)》:“民何德公之?理河不扰民,不激水,漕舟通,利国富民,安饮水者思禹不能一朝忘也……。” 祠堂落成之时,山东按察司副使宋圭和徐州知州陆时望亲临现场,百姓还编排民间戏曲歌颂潘希曾:“河之水兮汤汤,公之灵兮洋洋,岁时伏腊兮,民曷可忘?”

大运河横贯南北,百舸争流,千帆竞渡,流经景山时间长达三百年余年,也给徐州留下一笔宝贵的大运河文化遗产,但愿景山能够早日纳入大运河文化带规划和开发,让历史文化与现代生活融为一体。

一座小山坡竟有“淮海第一关”崖刻,徐州到底经历了什么?(作者:于克南)
作者简介
于克南:1965生于徐州,南京大学法律系毕业,现就职于徐州市城管局,长期从事徐州地方志研究,系徐州市作家协会会员,徐州市文学艺术交流协会副会长,在国内期刊杂志发表有关徐州历史地理的文章近三十万字,挖掘地方文化,介绍徐州古迹,经常义务当“导游”带领大家游学徐淮大地,讲述家乡风土人情故事,传承历史文化。

(2)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