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节的演变和习俗

作者:胡惠有

清明节海报|平面|海报|hejunyu199612 - 原创作品 - 站酷 (ZCOOL)

清明节兼具自然与人文两大内涵,既是自然节气,又是传统节日,与春节、端午节、中秋节并称为“中国四大传统节日”。2006年5月20日,文化部申报的清明节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从自然的角度来看,清明首先是“二十四节气”之一。二十四节气”是上古农耕文明的产物。民间流传的二十四节气歌:

春雨惊春清谷天, 夏满芒夏暑相连。

秋处露秋寒霜降, 冬雪雪冬小大寒。

清明是第五个节气,交节时间一般在公历4月4日至6日之间变动,以4月5日最常见。清明时节气候转暧,草木生发,桃花初绽,杨柳泛青,春和景明,万象更新,一派欣欣向荣。

从人文的角度来看,清明又是一个传统节日。清明节是传统的重大春祭节日,扫墓祭祀、缅怀祖先,弘扬孝道,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

清明节,融汇自然节气与人文风俗为一体,大约开始于周代,已有2500多年的历史。

清明节在发展中融合了“寒食节”习俗。寒食节是中国古代流传于中原一带非常重要的传统节日。在民间传说中,寒食节是为了纪念忠义之士介子推而设立的,但寒食节起源,并非为了纪念介子推,而是沿袭了上古的改火习俗。

《周礼》记载,仲春(农历二月),气候干燥,保存的火种容易引起火灾,要进行隆重的祭祀活动,把上年传下来的火种全部熄灭,即“禁火”。季春(农历三月),再重新钻燧(古代取火的器具),取出新火,作为新年生产与生活的起点,谓之“改火”。在禁火与改火期间,人们必须以冷食度日,所以称为寒食节。

最早的寒食节时间至少近1个月。因为禁火时间过长,影响民众的生产和生活,历代都进行了改革。唐代寒食节变成三天。宋元时期,清明节取代了寒食节的地位。明代,寒食节固定在清明节前两天。清代,寒食节固定在清明节前一天。现在,寒食节已经完全融入清明节,只有日历上还着“寒食”两个字。

清明节还融合了另一个节日——上巳节的习俗。上巳节,是汉民族传统节日。上古时代,以“天干地支”纪日,三月上旬的第一个巳日,称为“上巳”,魏晋以后,上巳节的节期改为农历三月初三日,所以又称“三月三”。

有人说,上巳节是纪念轩辕黄帝的节日。相传三月三是黄帝的诞辰,中原地区有“二月二,龙抬头;三月三,生轩辕”的说法。

上巳节是古代举行“祓除畔浴”活动中最重要的节日,人们结伴去郊外游春、祓禊(fú xì)等。《论语》:“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写的就是当时祓禊的情形。到了宋代,上巳节在北方突然销声匿迹,不见于文献记载。现在,“三月三”在西南部分地区依旧流传。清明融入了上巳节的风俗,逐渐成为水边饮宴、郊外游春的节日。

清明是重要的传统节日,要在规定的时间里停止工作和学习,进行祭祀、祓禊等活动,于是,就有了清明假日。

唐代在国家最权威的礼法《开元礼》中规定:“寒食通清明,每逢寒食,放假三日。”唐德宗的时候,下令把假日延长到七天。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节日黄金周”,清明节开始列入国家法定节假日。

宋代延袭唐制,清明节放假七天。元代清明假日减为三天。明清时期,清明不再专门放假。

1935年,中华民国政府明定4月5日为国定假日清明节。

2007年12月7日,国务院第198次常务会议通过了修改《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的决定,规定“清明节,放假1天(农历清明当日)”。从2009年起,清明节当天加上相邻周末调休实际可休假3天,称为“清明小长假”。

今年的清明节假日,是4月4日、5日、6日三天。

清明节源自早期人类的祖先信仰,祖先信仰与祭祀文化是清明节形成的重要因素。清明节扫墓祭祀、缅怀祖先,不仅有利于弘扬孝道亲情、唤醒家族共同记忆,还可促进家族成员乃至民族的凝聚力和认同感。

清明时节,人们无论身处何方,都会回乡参加祭祖活动,缅怀祖先。2009年实行三天小长假以后,清明节成为家族聚会的重要节日。每逢清明节,人们从天南海北回乡祭祖,亲朋故旧也会相约,在回乡扫墓时叙旧。

洋河沙圩烈士陵园里长眠着解放战争时期,在洋河战斗中牺牲的中国人民解放军部分指战员。为了铭记先烈功绩,洋河及附近乡镇,将这里建成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每逢清明时节,社会各界,特别是中、小学师生,都来扫墓,敬献花圈,凭吊英烈,寄托哀思,以此激励身处和平年代的人们报效祖国,建设美好家园的理想和信念。

中华民族自古就有清明踏青的习俗。清明节在仲春与暮春之交,春意已浓,万物焕发出勃勃生机。这个时候,桃花红、梨花白,柳树随风飘荡,到处鸟语花香,小草萌动,绿意盎然,一片生机勃勃,正是欣赏祖国大好河山的时候。因此,到了清明节,人们都会三五成群到处踏青游玩。

清明假日期间,洋河居民或阖家出游,或结伴成行。古黄河风光带、大运河风光带都是春游的好去处。爱情主题公园、神农时代旅游区更是孩子们放风筝的好地方。

假期旅游是清明踏青的升级版。清明外出旅游成为洋河居民的新时尚,洋河酒厂工业旅游区、神农时旅游区也成为外地游客的打卡点。2023年清明节当日(4月5日),全国国内旅游出游2376.64万人次,实现国内旅游收入65.20亿元。这里面也有洋河的贡献。

还有人把清明节叫作“植树节”。清明节植树的习俗,据说发端于清明折柳、插柳、戴柳的习俗。关于清明戴柳插柳,有多种传说。

据说,唐高宗在某年三月初三,去渭阳游春,熏香沐浴后,赐群臣柳圈各一个,说是可免虿(chài)毒。虿是古代对蛇、蝎一类的毒虫的称呼。这是清明折柳的开端,后演化成插柳的习俗。

柳树有强大的生命力,俗话说,“心栽花花不发,无心插柳柳成荫。”柳枝插土就活,插到哪里,活到哪里,年年插柳,处处成荫。每逢清明节,家家户户将柳条插在井边,叫作“井井有条”,这就是清明植树的起源。

清明是一个很重要的节气。清明一到,气温升高,正是春耕春种的大好时节,所以有“清明前后,种瓜点豆”“植树造林,莫过清明”的农谚。

我国的植树节由凌道扬等林学家于1915年倡议设立,最初将时间确定在每年清明节。1928年,国民政府为纪念孙中山逝世三周年,将植树节改为3月12日。1979年,第五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决定将每年的3月12日定为植树节。 2020年7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明确每年3月12日为植树节

清明植树既有重要的传统文化价值,也是公民的社会环保义务。我们每个人都要积极参加植树活动,为绿色环保、美丽中国建设作出自己的贡献。

(1)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