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鱼遇险(作者:夏成兵)

卷鱼遇险(作者:夏成兵)

五十年前发生的一件事,至今想起,我心仍有余悸。

事情发生在1966年夏天,那时到处红旗漫卷,口号震天。时值暑假,我和小伙伴们参加生产队劳动,工间、工余,和社员们一起学习毛主席语录,一起批判走资派。除此以外,没有任何的文体活动,只能结伴下汪塘游泳寻点乐趣。

忽然有一天,邻队传来一个好消息,说是有人到南湖(即洪泽湖)底去“卷鱼”,收获颇丰。一两天的劳动,不但落了个吃鱼,把鱼卖了每人能分两三块钱,还有到大湖里游泳的机会,一举几得,何乐而不为。得此消息,一帮小伙伴异常高兴,奔走相告,有的还动员自己的叔伯、兄弟参与行动。

卷鱼,是一种最简单的原始捕鱼方法。我们家乡历来有捕鱼的传统习俗,有很多人会撒网。雨汛期,有人在沟渠上下拦河簖,有人用小网等鱼。平日也有下丝网、地笼的,还有垂钓的。林林总总,方法很多,但都需要相应的渔具。唯独卷鱼,不须购置捕鱼的器具。

但卷鱼却要具备一个重要的条件,要有一大片宽阔的盛长水草并且有鱼的浅水区,水不能过深或过浅,水位以膝盖深为宜。卷鱼的人围成一个圆圈,各人在自已的地段用镰刀割断水草,卷成坝状,一起慢慢的将草坝向前推进,渐渐地缩小包围圈,最后把鱼集中赶到最后的小圈里,再用柳筐、竹篮、小网兜来捉取。我们村在洪泽湖北岸,路程不算远,早有去湖底卷鱼的先例。

“鱼头有火”,经过一天的动员,有意参加的人己达20多位了。其中有的是父子、叔侄和兄弟,队伍主体是十四五岁的中、小学生,最小的才12岁。大家兴高采烈,高声诵读毛主席的《水调歌头·游泳》的诗句:“才饮长沙水,又食武昌鱼……”来壮士气。

经过一番准备,带好两顿干粮和卷鱼要用的工具,于农历六月初三下午顶着太阳出发了。路上大家有说有笑,唱着“下定决心,不怕牺牲,排除万难,去争取胜利”的语录歌,徒步30里,傍晚时分,到了离湖边不远一位亲戚家住的槽坊庄。

因为来人多,不想给亲戚带来麻烦,大伙儿在生产队的打麦场上露宿。热情好客的亲戚送来了一水桶的米汤,我们就着干粮作为晚饭。由于一路步行奔波,大家不顾蚊虫叮咬,渐渐进入梦乡。

一觉睡到天明,抬头一望天空,乌云密布,顿感不妙。怎么多日干旱无雨,今天天就变了呢?有人想打退堂鼓,我们岂能答应。要学杨子荣打虎上山,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决不后退。

当地生产队一个喂牛的老爷爷对我们说:“你们来的时间不对啊,昨天六月初三,小乌龙探母没有哭出来,今天肯定要补上的啊。”

六月初三小乌龙探母的故事在我们家乡耳熟能详,尽人皆知。据说,水母娘娘为了个人恩怨,干了水淹泗州城的坏事,使无数百姓或葬身鱼腹,或流离失所,受到天庭的惩罚,被铁链锁在洪泽湖南岸龟山的琉璃井中,不见天日。其子小乌龙思母心切,求告玉帝,获准每年六月初三,可以见面一次。每次小乌龙与母亲会面,都要呜咽哭泣,以至民间有六月初三都会下雨的说法。

我们这些“革命小将”不信这“迷信”说法,有年长的人思想动摇。为了统一思想,有人搬出了毛主席的最高指示“除了沙漠,凡是有人群的地方,都有左中右。”的名言说服大家。并发出豪言壮语:“我们不是温室里的花朵,我们要经风雨,见世面,到大江大海里去游泳,不能被困难吓倒。”

统一了思想,我们坦然踏上征程。可是,老天偏偏和我们作对,天空云层变厚,头上开始落下稀疏的雨滴。过了洪泽湖挡浪大堤,眼前是泥泞沼泽的茫茫浅水,路上是匆匆的过往行人,周围是不太茂盛的芦苇和蒲草,水面飘浮着水草和一些不大的死鱼烂虾。

大家穿着短裤光着脚,紧一步慢一步向目的地前进,雨点渐渐稠密起来,使人感到丝丝的凉意。举目远望,看不到多少人,原来不少和我们同行者都已经撤退了,大家感觉到孤单,或多或少的有了一丝恐惧感。看到脚下藻类较盛,深浅适宜,大家一致决定,不再前进,就地作业。

卷鱼遇险(作者:夏成兵)

我们摆开阵势,很快围成一个大约两亩地大的圆圈,各人挥动镰刀,奋力推着草坝向前缩小包围圈。鱼还真的不少,大白鲢、武昌鱼一跳多高。可惜天不作美,突然起了东南风,雨骤风狂,水位陡长,草坝慢慢漂起,鱼群从坝下面外逃,大家仓促抓捕收获甚微,只好忍痛割爱,草草收场。

向南眺望,水天一色,白浪翻滚,好不吓人。雨幕中的湖岸成了一抹黑影。我们像一群落汤之鸡,孤立无援处境狼狈。冷风怒号,大雨倾盆,我们睁不开眼睛,以致父子难以相顾。

干粮都放在两个壮汉的担子里,我们冻饿交加,跑到马化河口的马西机站时,个个衣裳湿透,浑身颤抖,精疲力尽。查点人数,少了阿荣和小华,两个都是14岁。

这还了得,六七个20岁以上壮年全部出动,穿上从抽水机站借来的雨衣,重返旧途查找。幸好苍天有眼,在向南二里多远的一个小土堆边,找到了已经半昏迷的两个小孩。大家轮换把二人驮到机站,把面色苍白的他们叫醒,用汤匙喂下好心的机站师傅送来的热面汤。又给他们包上被子,经过两小时后才慢慢地恢复了过来。

回家之后,我们每人分得一斤三两小鱼的战利品。一次浪漫之旅,变成了一场痛苦折磨。但也使我增加了知识,知道即使是六月心天,也可能会冻死人的。凡事不能仅靠热情和一时冲动,不能打无准备和无把握的仗。还使我认识到,民间故事和谚语,其实也是人民群众智慧的结晶,值提我们去研究其中的真谛。

(2)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1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