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得的“醉” (作者:陈志宏)

难得的“醉” (作者:陈志宏)

来南京生活已经两年多了,不知是老的原因,还是思乡缘故,老是想家。

在邳州那片热土上,有我许多知心朋友,老年大学的同学和很多可亲可敬的人,说真的"身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今年春节第一次在南京过节,那种思乡之情特别强烈。

年前,我在书法老师家小聚,张老师亲自下厨,做了十多样菜,可事与愿违,刚端起杯子,我爱人突然打来电话说有急事,我们只喝了一杯,便匆匆离开,为此多日心生遗憾,老感觉对不起张老师。

春节期间,亲朋好友相互问候,期待一起聚聚说说知心话,此时又勾起了我对邳州那块热土的思念。难道说越是上了年纪的人,就越思念家乡吗?于是下定决心,只要回邳州一定要好好请一请我的朋友,和他们说说阔别已久的心里话。

在“三八”妇女节的前天,我实现了这个愿望,很高兴。
饭店是黄兴洲老师订的,店虽不大,但菜的味道很好,一个包间,11位朋友欢聚一堂。席间了解,奔我而来的,有我近八旬的家叔,有近七十的表侄,有我年迈的同事等,真令我喜出望外。俗话说:"菜好办,客难请。"可我没有遇到过这样尴尬的事。

说实话,我原先打算只请三五个人,主要是想感谢黄兴洲老师,是他将我三万字《吕老师》的文章收入《冲浪》一书。成书后,黄兴洲老师送我二十本书,我又赠送吕伦老师十本,吕老师嘱咐我一定要代他感谢黄老师。我想怎么感谢呢?就请请黄老师吃一顿饭吧!和弥补一下年前与张老师尚未圆满的饭局。

黄兴洲老师亲和力极强,他平易近人,开场白就先感谢我和张恒成老师的到来,并说明我的宿愿,欢迎各位同仁朋友的到来。讲完后,我想不愧是一位文人,微型小说写的那么好,说话也干脆利索,让我肃然起敬。他与张老师一见如故,在他俩交谈中,得知黄老师长子是张老师的学生,有这层关系,他们更加亲热了。

酒过三巡,菜过五味之后,在座自我介绍中,我才了解到,天那,这桌人,除了我之外,其他十位朋友,没有一个是等闲之辈,作家、书法家、音乐家、雕塑家、剪纸、文化网主编、摄影师、会计师,最低的就是我这个教书匠了,搞得我整场都小心翼翼的不敢说话,因为我知道"言多必失",所以,还是保持沉默的好吧!

可能是我话不多的原因,还是怕冷场,张老师特别向在座的各位介绍我,说我天天笔耕不辍,每天都向朋友圈发文章和(每天一言)还作九幅图片,几年如一日,从未间断,听后,让同桌对我肃然起敬,并一致让我说两句话,我见推脱不了,硬着头皮说:"有幸相识各位,本人无才,因只上过小学,先天文化不足,向诸位学习,希望大家吃好这顿饭,能度过愉快的中午。"

难得的“醉” (作者:陈志宏)

讲到这黄老师说我谦虚了,张老师说我的小说写的好,情感充沛,人物形象鲜明,语言艺术性强。当然,这些都是夸赞之词,我心里明白。可在坐的《邳州文化网》执行主编刘波涛先生热情邀请我加他微信,并请我加入"以文会友群"。

这顿饭吃的,满座皆喜人人神采飞扬,个个精神抖擞。我那八十岁的家叔即兴献歌一首,他那清脆美丽的歌声还在我耳边萦绕:"悠悠岁月,欲说当年好困惑,亦真亦幻难取舍,悲欢离合都曾有过,这样执着究竟为什么?"当他唱到:“谁能与我同醉"时,在座都情不自禁地合唱起来。是啊!这一个"醉"字道出了人间多少喜怒哀乐、悲欢离合、酸甜苦辣,又讲出了多少人间的真情和爱啊!我们都醉了。

谢谢"醉"的力量!愿知我“醉”者与之共勉。

(2)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2条)